• 近代女学生教育文献汇存(16开精装 全56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近代女学生教育文献汇存(16开精装 全56册)

31872 6.4折 49800 全新

库存2件

河南许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湘金 編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7064

出版时间2019-12

印刷时间2019-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00元

货号2123

上书时间2021-12-24

建安文化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适龄女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今日爲极当然、极普通之事,然置于中国历史长河中,实是来之不易的成就。在漫长的男女有别的等级社会中,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空间规范,多数女性活动范围比较狭窄,受教育的机会、时长较之于男性也大爲缩减。晚清以前,受教育权只是少数士绅家庭女性的专利,且教育活动的场所仅限于家庭或女塾内,不能像男性一样在学校、书院进行。明清两代,江南出现醒目的『才女文化』,但女性知识分子的数量较之全国女性人口,其比例还是很小,读书识字依然是少数幸运儿的特权。
新式女子教育的兴起与推广,是晚清以来西学东渐、国内女权运动铺展和朝廷新政实践三重因素合流的産物。今人一般把一八四四年女传教士阿尔德赛(Miss Aldersey)在宁波开设的『女子学塾』和一八九八年经元善在上海创办的『经正女学』(又称『中国女学堂』)分别视爲中国教会女学和自办女学的发轫。二十世纪初,女子教育事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女学堂的社会地位,也渐爲清廷所承认:一九〇七年学部颁行《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宣布了女子小学堂和女子师范学堂的合法地位,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女子学堂与男子学堂双轨并行的学制系统。进入民国后,『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可开设女子中学;一九一九年,高等小学开始实行男女共学;一九二〇年,北京大学和南京高师率先开放女禁。自此,在制度上,女性获得了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
『社会化』是近代新式女子教育的重要特征,它既决定了女学堂的教育内容与封建时代的『女教』『妇学』读本大异,也表明女学堂的培养目标是对国家民族有所担当的新式主体。晚清学部宣称的『贤母良妻』之女子教育主旨,因爲要求学生兼备『新知识』与『旧道德』,其内涵必然溢出旧时代中的『贤母』『贤妇』之标准;更何况,在教育实践中,不少女学堂都突破了这一教育旨趣——晚清以来,女学生以『女国民』『女豪杰』自期者所在多有。故而女学堂的存在,可视爲女性从家庭到社会的重要中介,『女学生』也可看成从旧时闺秀、才女到『社会人』『职业人』的重要中间身份。女性在学校汲取新式知识,培养社交能力,锤炼个人品性,直接提升了其行动能力,不仅改变了自身命运,而且参与到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可以说,新式女子教育的出现,是近代妇女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新事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