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石文献丛刊(16开精装 全273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石文献丛刊(16开精装 全273册)

162300 6.5折 250000 全新

库存2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阳 张茹 主编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6951

出版时间2019-12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12

印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250000元

货号2123

上书时间2021-12-24

建安文化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源头之一,它是在尚未进行科学发掘的情况下,以零星出土的古代铜器和石刻为主要研究物件的学问[一]。北宋曾巩最早使用『金石』一词,清代始有『金石之学』的称谓。现代金石学家、考古学家马衡指出:『金石者,往古人类之遗文或一切有意识之作品,赖金石或其他物质以直接流传至今者,皆是也。以此种材料做客观地研究以贡献于史学者,谓之金石学。[二]』
金石学萌芽于东周时期,当时的学者为阐明古代文物制度或宣扬政治主张而注重研究实物资料。例如,孔子就曾在陈国考正肃慎所贡楛矢,并让人在陈国内府秘藏中找到了对应的实物,『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曰:「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之贡矢」,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之贡。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之金椟,如之。[三]』
金石学真正形成与繁荣的时期是宋代。宋仁宗时的刘敞对宋金石学有开创之功,他将所藏十一件古器,使人模其铭文,绘其图像,刻之于石,名爲《先秦古器图碑》(已佚)。北宋吕大临所撰《考古图》成书于元祐七年(一〇九二),是现存最早且成系统的金石学著作。宋大观元年(一一〇七),王黼等奉宋徽宗敕编纂《宣和博古图》,记録宋代皇宫收藏的自商代至唐代的青铜器八百三十九件。《考古图》与《宣和博古图》充分反映了宋代金石学研究所达到的水准,两书不仅较爲准确地临摹所録器物的铭文、图像,记録其容量、尺寸、重量,并尽可能注明出土地或收藏地。后来的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王逑《啸堂集古録》仅摹写铭文,属铭刻集録性质。石刻方面,代表性的有欧阳修《集古録》、赵明诚《金石録》、王象之《舆地碑记目》、陈思《宝刻丛编》、佚名《宝刻类编》,这些文献或系年、或系地、或按人物对石刻进行分类。其他方面,除钱币有洪遵《泉志》等书传世,玺印、铜镜、玉石、砖瓦等物虽有个别著録,但爲数较少。
元明两代,金石学的发展进入沉寂期,研究成果减少,力作更少。值得关注的有朱德润的《古玉图》和葛逻禄乃贤的《河朔访古记》,前者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部专録玉器的著作,后者则注重实地考察遗物、遗迹,突破了一般金石学家闭门考正之风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