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栓与溶栓治疗:基础与实践
正版库存特价书籍
¥
73.14
5.3折
¥
138
全新
仅1件
作者韩雅玲、史旭波、郭静萱 编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雷法涿州
上书时间2024-10-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韩雅玲、史旭波、郭静萱 编
-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9176498
-
定价
13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31页
-
字数
653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由韩雅玲院士领衔主编,汇集了沈阳军区总医院等十多家三甲医院的抗栓与溶栓治疗实践经验,内容包括血栓形成机制,纤溶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凝药物的应用,动脉系统血栓、静脉系统血栓的处理,易栓症,抗栓治疗的监测,抗栓与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特殊患者的抗栓治疗,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及抗栓相关机器械、典型病例等。全书资料翔实,关注热点,图文并茂,是心血管病专科医师的必备参考书。
- 【作者简介】
-
韩雅玲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专业技术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现任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全军心血管急重症救治重点实验室主任。为美国心脏学院院士(FACC)、欧洲心肌协会院士(FESC);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中国介入心赃病学杂志》《中华保健医学杂志》和《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副主编及英国CardiovascularTherapeutics国际杂志副主编。以第一完成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军队“十五”、“十一五”重点攻关课题等30余项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08、2013)、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项(2002、2012)、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1995、2007)以及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007)和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各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l沦著9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10部。主要学术贡献和技术专长为复杂危重缺血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和抗血栓治疗。1997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被评为国家卫生部“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7次。是中共十六大代表和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史旭波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现仟中华医学会血
栓栓塞性疾病防治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华预防医学会抗栓协作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十年百项血脂干预技术推广项目暨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CCEP)秘书长;国际血管健康学会(1nlerna-TionalSocietyofVascularHealth,ISVH)中国分会秘书长;担任《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JACC)杂志中文版等多个杂志的编委;主编、副主编、副主译10多部医学专著。主要研究方向为冠心病防治、血脂异常及血栓性疾病的防治。
郭静萱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卫生部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循环杂志特约顾问,《中华老年多器官病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国老年医学会资深专家,中国医科院有突出贡献介入心脏病学专家,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学会资深专家,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中国医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华夏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络病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卫生部国家考试中心命题专家。
- 【目录】
-
第1章血栓形成机制/
第一节血栓的分类/
第二节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第三节凝血系统的作用/
一、外源性凝血途径/
二、内源性凝血途径/
第四节凝血系统的抑制/
第五节凝血因子、基因多态性及血栓疾病/
第六节体外凝血试验/
第七节止血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2章纤溶药物与溶栓治疗/
第一节溶栓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溶栓治疗的适应证/
二、溶栓治疗的禁忌证/
第二节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药物的研发和临床评价/
一、尿激酶(UK)/
二、链激酶(SK)/
三、茴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nistreplase,APSAC)/
四、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基因突变体/
五、葡激酶(Staphylokinase,SaK)/
六、尿激酶原(Pro-urokinase)/
七、正在开发的纤溶药物/
第三节溶栓药物的给药途径和剂量/
一、静脉给药(全身性给药)/
二、冠状动脉内给药(选择性给药)/
第四节溶栓治疗的并发症/
一、出血并发症/
二、低血压/
三、心脏破裂及心律失常/
四、过敏反应/
五、再灌注损害并发症/
六、血栓栓塞/
第五节冠状动脉血管再通及临床疗效的评价标准/
一、冠状动脉造影心外膜血管再通指标/
二、血管再通临床判断指标/
三、微血管灌注评价指标/
四、死亡率/
五、左心室功能/
六、梗死范围/
第六节梗死相关动脉早期、完全、持续再通的意义/
一、梗死相关动脉早期再通对STEMI预后的影响/
二、梗死相关动脉完全再通的意义/
三、持续性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价值/
第七节溶栓辅助抗凝血和抗血小板治疗/
一、抗凝血治疗/
二、抗血小板治疗/
第八节溶栓与介入治疗的比较及结合/
一、溶栓治疗与直接PCI的比较/
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和溶栓治疗的选择与结合/
第九节心脏外疾病的溶栓治疗/
一、肺栓塞的溶栓治疗/
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
三、深静脉血栓的溶栓治疗/
四、外周动脉的溶栓治疗/
五、中心静脉通路堵塞的溶栓治疗/
六、心脏瓣膜修复后血栓的溶栓治疗/
第十节溶栓治疗的展望/
第3章抗血小板药物/
第一节阿司匹林/
第二节氯吡格雷/
第三节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药/
第四节西洛他唑/
第五节新型抗血小板药物/
一、普拉格雷/
二、替格瑞洛/
三、坎格瑞洛/
四、蛋白酶激活受体拮抗药/
第六节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诊断和处理/
一、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二、血小板功能检测/
三、抗血小板药物抵抗诊断标准/
四、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处理/
第七节阿司匹林与基因多态性/
第八节氯吡格雷的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治疗/
一、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通路/
二、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影响/
三、CYP2C19基因分型检测方法/
四、CYP2C19基因型检测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的障碍/
五、临床使用氯吡格雷药物基因组学检测的证据/
六、氯吡格雷药物基因组学检测的临床应用/
七、小结/
第九节华法林的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治疗/
一、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通路/
二、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反应性的影响/
三、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检测/
四、基因型检测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的障碍/
五、临床使用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检测的证据/
六、基于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检测的个体化给药/
第十节抗血小板药物与消化道损伤/
一、概述/
二、预防与治疗/
三、氯吡格雷与PPI的相互作用/
四、PPI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建议/
第4章抗凝血药物/
第一节普通肝素与低分子量肝素/
一、普通肝素/
二、低分子肝素(LMWH)/
三、口服肝素/
第二节维生素K拮抗药的临床应用/
一、维生素K拮抗药的药理作用/
二、华法林的药物动力学及药代学/
三、维生素K拮抗药的抗血栓作用/
四、抗凝血强度的监测/
五、华法林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
一、心房颤动与脑卒中/
二、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及危险评估/
三、心房颤动抗栓药物治疗/
四、心房颤动抗栓指南更新/
第5章动脉系统血栓的处理/
第一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
一、阿司匹林/
二、ADP受体拮抗药/
三、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药/
第二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凝血治疗/
一、ACS患者PCI围术期抗凝血治疗/
二、ACS患者的长期抗凝血治疗/
第三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抗血小板治疗/
一、PCI围术期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原则/
二、特殊人群应用/
第四节外周动脉疾病和卒中/
一、外周动脉疾病和卒中/
二、外周血管疾病和卒中的治疗/
第五节瓣膜性心脏病/
一、风湿性二尖瓣疾病/
二、风湿性二尖瓣疾病接受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者/
三、二尖瓣脱垂及二尖瓣假腱索/
四、二尖瓣环钙化/
五、主动脉瓣钙化/
六、卵圆孔未闭与房间隔瘤/
七、心内膜炎/
八、人工生物心脏瓣膜/
九、机械心脏瓣膜/
十、心脏瓣膜修补/
十一、人工瓣膜血栓/
第六节抗炎和斑块稳定治疗/
一、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抑制药(他汀类)/
第6章静脉系统血栓的处理/
第一节静脉系统血栓的预防/
一、概述/
二、危险分层/
三、与预防血栓相关的一些问题/
四、抗血栓药物和轴索麻醉/止痛/
五、预防VTE的建议/
第二节新型口服抗凝血药在骨科大手术后VTE预防中应用/
一、药理学/
二、骨科关节置换术后VTE预防的疗效/
第三节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
二、下肢急性DVT的长期治疗/
三、急性PE的起始治疗/
四、PE的长期治疗/
第7章易栓症/
第一节易栓症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遗传性易栓症的病因、诊断与治疗/
一、抗凝血酶缺陷/
二、蛋白C缺陷/
三、蛋白S缺陷/
四、异常纤溶酶原血症/
五、纤溶酶原异常激活/
六、抗活化蛋白C现象/
七、因子Ⅱ(凝血酶原)G20210A/
第三节获得性易栓症的病因、诊断与治疗/
一、恶性肿瘤/
二、骨髓增殖性疾病/
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五、药源性疾病与血栓形成/
第四节风湿性疾病中的易栓症/
一、抗磷脂综合证的血栓形成/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栓形成/
三、系统性血管炎合并血栓形成/
第8章抗栓治疗的监测/
第一节抗血小板治疗监测/
一、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
二、血小板功能检测/
三、监测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法/
四、血小板反应性相关检测的临床可行性/
五、小结/
第二节抗凝血药物治疗监测/
第三节抗凝血治疗的自我管理/
第9章抗栓与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一节抗血小板药物的并发症及处理/
一、阿司匹林/
二、噻吩吡啶类药物/
三、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
第二节抗凝血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一、维生素K拮抗药华法林/
二、凝血酶抑制药/
第三节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10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溶栓-介入联合治疗/
一、溶栓药物及分类/
二、溶栓后介入治疗的演变/
三、溶栓后PCI时机的选择/
第11章抗凝血药物在慢性肾病患者中的使用/
一、肾功能的定量评价/
二、住院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
三、肾衰竭患者的药物使用剂量/
四、深静脉血栓栓塞和抗凝血治疗/
五、ACS患者的抗凝血治疗/
六、肾功能受损患者的抗凝血治疗的安全性/
七、严重肾功能损伤患者的抗凝血治疗/
八、小结/
第12章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一、概述/
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HIT的治疗/
第13章特殊患者的抗栓治疗/
第一节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血液病患者的抗栓治疗/
一、冠心病合并出血/
二、冠心病合并贫血/
三、冠心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第二节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需要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
一、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和治疗时间/
二、抗血小板药物对非心脏外科手术的影响/
三、PCI术后非心脏手术血栓与出血风险的评估/
四、围术期预防过早停用抗血小板治疗的处理策略/
五、围术期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原则/
六、小结与展望/
第三节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
一、抗血小板药物/
二、伴有合并症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
三、小结与展望/
第四节女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
一、女性患者的发病现状/
二、女性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
三、女性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四、小结/
第五节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一、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关系/
二、冠心病及糖尿病和血小板功能的关系/
三、临床抗血小板常见药物的使用/
四、小结/
第14章抗栓治疗相关器械/
第一节血栓抽吸装置/
一、血栓抽吸装置的临床研究/
二、血栓抽吸装置器械的种类/
三、手动血栓抽吸导管抽栓要点/
第二节血栓保护装置/
一、远段血栓保护装置临床研究/
二、远段血栓保护装置的种类/
三、远端血栓保护装置的操作要点/
四、近端血栓保护装置/
第三节心房颤动血栓的预防装置/
一、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现状/
二、心房颤动外科治疗预防栓塞/
三、左心耳封堵器的种类及应用/
四、尚需解决的问题及展望/
第15章慢性肺血栓栓塞的诊断及治疗/
一、流行病学资料/
二、病理生理学(来源:尸检、影像、动物实验资料等)/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治疗/
五、小结与展望/
第16章抗栓治疗典型病例点评/
一、典型病例/
二、特殊病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