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经七书(线装本)(全6册)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武经七书(线装本)(全6册)

4980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骈宇骞 盛冬铃 李解民 译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5-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9-22

晴空知夏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骈宇骞 盛冬铃 李解民 译注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15-04
  • 版次 1
  • ISBN 9787101108828
  • 定价 81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为适应当时军事斗争、教学、考选武举的需要,宋元丰三年(1080),神宗命令国子监司业朱服、武学博士何去非等挑选、汇编兵书。他们从当时流行的三百四十多部中国古代兵书中挑选出《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六韬》、《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七部兵书,共25卷,作为武学经典,并把它们定为武学必读的教科书,这就是著名的《武经七书》。

  校定、颁行《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在军事理论建设上的一个贡献。它阐述了一系列军事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凝聚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战争的认识的精辟见解。不论在军事理论上,还是在战争实践中,它都对后世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高宗时还曾指定《武经七书》为选拔将领考试的内容。明太祖朱元璋提倡“军官子孙,讲读武书”,为军事斗争和教学之急需,他命令兵部刻印《武经七书》发给有关官员和高级将领及其子孙学习。17世纪以来,在日本出现了多种重刊本、译注本,而《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在欧、亚、美流传更广。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各册书简介】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俗称《孙子》,是现存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本兵书。全书共十三篇,涉及军事理论、实践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既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又名《吴子》、《吴起》,相传其作者为战国初期政治家、军事家吴起。约五千字,共分六篇,较好地保存了吴起独特的政治、军事思想,总结和研究了当时的战争理论和经验,丰富了古代军事理论的宝库。

  【司马法】

  《司马法》又称《司马穰苴兵法》、《军礼司马法》、《古司马兵法》。旧题作者为司马穰苴。《司马法》原为西周时有关军礼、军法的汇集,战国中期,齐威王令大夫追论古《司马兵法》,于是将司马穰苴的阐发之辞也附于其中,便形成了后来的《司马法》。其内容广泛,几乎涉及军事的各个领域。

  【黄石公三略】

  《黄石公三略》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之后,历代书目均有著录,列于兵家类。真正使《三略》取得显赫地位的,是它被列入《武经七书》之后。全书由上、中、下三略组成,杂采儒、道、法、兵诸家思想以为己用,将道德功利、仁政权术融为一炉。

  【尉缭子】

  《尉缭子》一书的著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从南北朝至宋初,一直有部杂家《尉缭子》为官方所藏,而兵家之作却难觅踪迹。宋神宗时,《尉缭子》被列入《武经七书》,《尉缭子》最后定型,即在此时。本书比较集中而有系统地记述了当时有关的军事理论、军队制度及具体法规条令,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六韬】

  《六韬》或称《太公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个部分,共六十篇。旧题周吕望撰。“六韬”之名最早见于《庄子》,成书时代大致为先秦战国之世,盛行于西汉时期。是现存早期古兵书中文字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种。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亦称《李卫公问对》,是一部记录唐太宗和李靖关于军事问答的军事著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凡九十八次问答。所载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对用兵的策略、军队的编制、作战的阵法、将领的选用以及军事教育等问题都有所涉及。
【目录】
孙子兵法

吴子兵法

司马法

尉缭子

黄石公三略

六韬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