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山野绽于风雨:我90年的人生历程
¥
35
2.4折
¥
148
九品
仅1件
作者李慕真 著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24
上书时间2024-07-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慕真 著
-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1262373
-
定价
1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5页
-
字数
99999千字
- 【内容简介】
-
2017年,李慕真已经是93岁的老人了,依然思路敏捷,对往事记忆犹新。她的一生,记载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她亲眼目睹和经历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合作与内战、救国学生运动、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大跃进”“三反五反”“反右倾运动”、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直到打倒了四人帮、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等历史阶段。就在这风风雨雨里,她从一个乡村女孩成长为一名新中国的经济地理学家,而且科研成果累累。她沧桑的一生,是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真实写照。她十分感慨一生的多风多雨,跌宕起伏,饱含酸甜苦辣咸。现在,像李慕真这一代的老年学者已经不多了。因此她挥笔著述,记录下了这将逝去的沉重缤纷历史,希望能和她的儿女们,以及现在的年轻人分享她的人生经历。她希望历史能够重新给予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地位、尊重和荣誉,使科研领域永远后继有人。她希望年轻的一代能从中记住我们中国人民过去的贫困和忍耐,痛苦和耻辱,挣扎和不屈,贡献和牺牲;重温我们中华民族浴火重生,走向光明的路;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做人做事的启发,能够通过这本书,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再看物质生活,富有和贫穷,理想和追求,成功和失败,幸福和苦恼,看这个世界,看历史,看我们人生。
- 【作者简介】
-
李慕真,生于1924年7月22,中国河北省遵化县人。1946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1948年加入中国。1953年进入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并任业务处处长。1966年随丈夫西下甘肃,任职于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1970年任河北省地理研究所副所长。1979年直到退休,任首都经贸大学人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李慕真和她的丈夫,有名的经济地理学家孙敬之教授一起参与了我国起初的人学开拓和研究工作,一起编写了中国地理丛书中国经济地理志丛书(中英版)人科学论集和中国20世纪80年代人变迁等著作。她是我国少有的老一代女科学家。退休以后,她依然积极地参加各种人学的研究和编写工作,担任北京地方志和北京人志的主编。直到80岁高龄,她才住笔告退。
精彩内容:
我的家乡和童年
(1924—1932)
(一)回忆童年:李家大院,淳朴温馨
1924年7月22,夜半子时,华北的冀东山区,莽莽的燕山在黑夜中朦胧静卧,幽幽的山谷里渺茫无声,四外万籁俱寂。河北省唐山地区遵化县的赵庄子村里一片寂静,劳累了的人们都已熟睡。这时在村中的李家大院内,突然传出了一个婴孩的哭声,划破了寂静黑暗的夜空,一个小女孩呱呱落地了。夜深人静,她的哭声清脆响亮,传得很远!我的祖母在大院上房的炕上听到了,高兴得拍着大腿说:“中,中,听着嗓音挺有劲,这孩子兴许能活下来,甭管是男是女,能活下来一个好。”我的父亲李国田是李家的长子,和我母亲成亲多年,已经生过了四五个孩子,但都因病夭折在襁褓之中,无一生存,至今还膝下无子。所以全家人都对我这个新生女婴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希望我能生存下来,这样李家终于可以有三世同堂的喜庆,也希望我能给李家从此带来人丁兴旺的好运,所以全家人都如获至宝,如众星捧月,对我百般呵护。
1924年的古老中国,正像一条百孔千疮的旧船,风雨流荡之际漂摇不定,摇摇欲沉。虽然辛亥推翻了清朝,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帝王制度,可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弱民穷,政局不稳,各系军阀混战,东征西伐,、战乱、兵变不断,是个风雨欲来的沧茫之秋。我出生在这个动荡不安,新旧交替的年代,安危难断,前途未卜。可是在偏远闭塞的燕山脚下,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像是被喧嚣的世道遗忘了的一个角落,生活暂时还算安定,人们依旧与自然和土地为伴,按照千年的惯,厮守着自己的一方净土,出而作,落而息,过着传统淳朴的农家生活,与世无争,有着一番难得的静和安宁。
七月份的山村,夏炎炎,天气闷热难耐,农舍简陋,屋里更是闷热难熬,加上农村坐月子的俗,产妇不能出屋,不能见风,让年轻的母亲产后吃尽了苦头。可是失去了前面几个婴孩,让我的父母战战兢兢,不敢有半分松懈,母亲大部分时间是把我抱在怀里,小心翼翼地照顾着我,用她的话说,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月子里她根本没有睡过几个安稳觉。夏天屋子里很闷热,为了不让我中暑,一到傍晚,父亲抱着我在村里井沿旁的树荫下走来走去,他时常要走到半夜,天气凉快下来才进屋。在父母精心的照料下,也好在夏天里没有风寒感冒,在燕山脚下的这个小小村落里,在家人的呵护下,我安安地度过了人生很初的子。
好不容易熬过了炎热的三伏天,我终于满月了,当母亲把白白胖胖的孩子放在我祖母的怀里时,祖母那沧桑的老脸乐成了一朵花,她抱着她的长孙女爱不释手,眯着眼睛怎么看也看不够,她的信心也更大了——“中,这孩子有希望能活下来,她是咱老李家的希望”。祖母是个瘦瘦的有着高额头的老人,她慈眉善目,梳着一个发髻,缠着一双小脚,时很少出屋,是坐在正房里的炕上,不是喃喃地念佛拜神,是依依地吩咐着家人们做事,俨然是一家之主。自从我满月以后,她每天更加用心地祈祷,几乎天天都要面对佛龛,中念念有词:“老佛爷,您发发慈悲,把这个孩子留给我们吧,当我们全家用诚心向您赎来的,等她长大了,要她一步一个头到庙里给您还愿去。”因此,祖母给我取了个乳名叫“赎子”。我祖父有些耳聋,当祖母大声地把孩子的乳名告诉他时,他错听成了“犊子”,他连声称道:“好!好!这个名儿起得好,咱家里的牛犊子都很壮实,这个孩子好养活。”因此,在祖父那里,我的乳名永远是“犊子”。
……
我的外祖父是当时遵化县内有名的中医,他看到这个眉清目秀的外孙女也很好喜欢,可是外祖父的家在白方寺村,离这大约三十多华里,不能常常来往,于是他将一些治疗儿童疾病的中成药以及中医治疗方,一一耐心地传授给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虽然是个不识字的旧式妇女,但从小生长在一个中医世家,耳濡目染,加上她自幼聪慧,心灵手巧,尽心地学会了很多治疗儿童病症的中医方和用药,如汤剂,外敷膏贴,推拿艾灸,等等。之后,她不但养活了自己的女儿,也挽救了不少本村和邻村儿童的命,因为母亲善良温柔,是有求必应,尽心尽力,善心施医,不求报酬,她还成了附近乡里有名的乡村中医大夫。另外,我出生的年代,接种牛痘已在农村开始实行,所以我也去了天花之灾,更算是十分有幸。p2-4
- 【目录】
-
序
第1章 我的家乡和童年(1924-1932)
(一)回忆童年:李家大院,淳朴温馨
(二)回忆故乡:迤逦燕山,富饶之乡
(三)幼年生活:兵荒马乱,颠沛流离
第2章 我的启蒙教育(1930-1936)
(一)母亲家教:初临春雨,润物无声
(二)六叔启蒙:引路之星,命中北斗
(三)老师指导:循循善诱,亦师亦父
第3章 抗日战争的磨难(1936-1939)
(一)动乱生涯:亡国之恨,刻骨铭心
(二)历史机缘:父亲舍命,绝处逢生
(三)外出读书:少女追梦,背井离乡
第4章 我的读书之路(1939-1942)
(一)读县高小:如鱼得水,初悟人生
(二)读省五中:国难当头,初明使命
(三)家事连连:乱世失亲,雪上加霜
第5章 进北平(1942-1946)
(一)一进皇城:闯古京都,考北师院
(二)北师生活:名校高师,育人育德
(三)返家探望:战乱世混,路遇惊险
(四)师专毕业:国乱家贫,自预则立
(五)历史转机:日本投降,危亡未解
(六)初为人师:大学梦危,教学为生
(七)好事多磨:三考北师,圆大学梦
……
第6章 就学北京师范大学(1946-1949)
第7章 北平和平解放(1949-1950)
第8章 遇到我的良师好友和终身伴侣――孙敬之(1949-1965)
第9章 进新中国的科学院(1953-1966)
第10章 北迁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1966)
第11章 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1966-1976)
第12章 重返家乡河北(1976-1979)
第13章 重返北京(1979-2000)
第14章 老骥伏枥(1983-2004)
第15章 篇外篇(2004-2017)
结束语
后记 回忆我的母亲李慕真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