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斋印稿
  • 可斋印稿
  • 可斋印稿
  • 可斋印稿
  • 可斋印稿
  • 可斋印稿
  • 可斋印稿
  • 可斋印稿
  • 可斋印稿
  • 可斋印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可斋印稿

180 7.9折 228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慰祖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ISBN9787550843332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其他

定价228元

上书时间2024-02-28

启慧知远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可斋印稿》近期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是孙慰祖先生七十岁之际探索篆刻艺术的成果汇编,也是一部面貌丰富而复古焕新的印谱力作。
《可斋印稿》自跋▕ 孙慰祖

这本集子的本意,首先是想将这十来年我的创作状况向更多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作一次集中的坦陈。由这些印作可以看出,我依然对印章艺术各种形式的探索抱有兴趣,个性中贪玩与好奇的一面仍然没有大的改变。在我看来,中国印章艺术的类型和风格谱系很宽,各种类型的出现都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对经典和非经典的品味、梳理、汲取和重构,都是兴味无穷的事情。早年我在汉印与晚清几家印法中浸淫过不少时日,也受到前辈师长深刻的熏染,这些都成了后来不断去寻根问底的诱因,也是探寻过程中判断力与定力的根基。这样,在各种形式的探索中也就包含着主观的提取、修正和约束,不知不觉形成了一些个人的创作习惯。
在艺术审美的进程中,每一步走多远,其实都有着时代的无形限定和个人的局限。以中国印章作为物质外壳的篆刻艺术,即便是那些被视为经典的具体形式,都有表达上的局限。作为个人,寻求形式语汇尽可能地丰富,尽可能避免连自己回看也会厌倦的「千印一面」的形象,也是这一路走来的理想。
篆刻,虽然我肤浅地认为是一种复古艺术,但每个时代、每个印人所能实现的都是「有限复古」。承认不承认都是一回事,历史与现实的实践就是如此。文人篆刻风格体系就是在「有限复古」中实现的「发明」。经典与非经典在艺术风格史上始终并行存在。经典毋庸讨论。对于非经典类型或者样式的关注和试探,在文人篆刻兴起之初早已存在。书法史上的状况,同样如此。
我注意到,某些曾经为人们鄙夷不置的非主流类型,在当下意外地登堂入室甚至引起小规模的追随。追随当然乏味,但这一现象却表明当代印坛对风格形式、表现技法拓展的急切心态,认识到它们被再造而实现「发明古典」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表明了当代篆刻审美对「人类童年艺术」的价值重估。
这本集子基本上是近十来年中的创作。例外的是「秘玩」与「合欢」两印,分别作于二十七年、二十四年前,前者是早年探索吴让之印风的痕迹,后者是当时小心翼翼地一次冒险和探路。两者之间实际上有着后台的联系,我将它作为一个时间记录收进了集子。至于「合欢」发表后引起的跟风效应,是始作俑者的我完全未意料到。我仍然认为隋唐印并不是成熟的艺术风格类型,「借尸还魂」的努力我还在进行之中。至于说到冒险,我想,将一生投入艺术本来就是一次冒险。因为不知深浅,前路就越来越远。创作的摸索,对于我而言仍然很不成功,也还没有休止。
本来,一本习作集子的印行,应该得到更多直接和间接的、不包括表扬的品评和指点,这也是我的另一个愿望。但在时下的氛围中,似乎很难有太乐观的期待。所以编选印稿时的心态,就有点纯粹是与一段岁月告别的况味。这使得本来很个人化的艺术摸索之路,存在更多风险。
——孙慰祖 二〇二三年十月一日

孙慰祖,别署可斋、太平山农、天监砚斋、四半堂、百不得一楼。1953年生于上海。现为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长期从事书法篆刻创作及玺印篆刻鉴定与印章艺术史研究。作品曾入展全国一、二、三届及第六、九届(特邀)篆刻艺术展,全国第四、五届及第九、十一届(特邀)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2011年),中国美术馆当代篆刻艺术邀请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等。2021年获第七屇中国书法兰亭奖金奖(理论方向)。出版编著、专著及个人篆刻作品集50种。
孙慰祖先生制印出秦入汉,印外求印,曾经自况"喜新不厌旧"。他的探索足迹涉及过许多人迹罕至的角落,一如他的印学研究。其创作形式变化之丰富,表现手法之多样,在当代印人中是不多见的。左冲右突的尝试,显然也曾经有过风格寻觅中百思不得其路的苦闷。自幼及长,他和绝大多数的印人一样,心中有着一个以"秦汉"为标志的经典世界,而"秦汉"二字的内涵却随着他学养的积累、阅历的增广和创作的深入而在作品中折射出缤纷异彩。
《可斋印稿》近期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收入孙慰祖篆刻110件和部分印款。是一部艺术面貌丰富的印谱,广涉先秦至明清不同历史阶段的经典印式,追摩并力求再现。此印谱涉及的篆刻样貌除了常见的平正一路汉白文印,还包括古玺、秦印、汉封泥及玉印、晋代将军印、隋唐官印、北宋官印、元押印等,偏于工巧趣味的鸟虫篆印、元朱文印也偶有涉及。本书由王德彦作序《印内与印外——孙慰祖篆刻的样本意义》,刘江题签,韩天衡题辞“风神高迈”,孙慰祖自作《后记》。正文印稿归为“百不得一楼印笺”,主要作于近十几年,也收录少量早年作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