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学艺全集(全12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陆学艺全集(全12卷)

2700 7.8折 3480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北京市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2804613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3480元

上书时间2023-06-28

启慧知远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陆学艺先生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三农”问题研究专家,为了纪念陆学艺对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及改革开放作出的贡献,陆学艺基金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做了长时间的安排,专门设置了编撰小组,对陆学艺自1963年至2013年公开发表的论文、建议、书序、访谈、致辞等,未公开发表的手稿、文档等进行整理出版。本书以时间为序,对陆学艺先生在“三农问题”、中国阶层结构、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全面梳理,总结陆学艺一生所做的贡献,对于中国社会学、农村、农业、农民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文目录
编纂说明(代凡例)
序一怀念陆学艺
序二
出版者前言

第1卷 农村改革发展的黄金时代(1978~1984)
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包产到户的调查与研究
序言
关于加速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问题
包产到户问题应当重新研究
包产到户的由来和今后的发展
——关于甘肃省包产到户问题的考察报告
关于包产到户的几个问题
安徽包产到户后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解决城镇居民吃菜难的问题
——来安县蔬菜大队实行包产到户的调查
农村政策问题的长期争论应该解决
——也谈阳关道与独木桥问题
为什么说包产到户仍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
农村包产到户后的发展趋势
包产到户的动向和应明确的一个问题
近两年德州地区农业大发展的启示
几统一下的包干到户将成为责任制的主要形式
中国农村市场正在兴起
农村市场向工交财贸战线的挑战
德州人民的喜悦和忧虑
精干简政,减轻农民负担
一个包干农户的家庭调查
后记
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

第一章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第二章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考察
第三章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兴起和发展
第四章农民为什么普遍欢迎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五章关于联产承包责任制性质的讨论
第六章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第七章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八章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第九章联产承包责任制当前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第十章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意义
后记

第2卷 当代中国农村与农民(1979~1988)
农村改革
关于部分调整农村所有制关系的几个问题
为安徽联系产量的责任制声辩
大集体劳动并非社会主义农业的特征
处理好统包关系,是目前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关键
要及时制定对农村“先富户”的政策
以联产承包、分户经营为基础的合作经济
家庭承包制的农业经营方式为什么能长期存在
马克思主义的合作理论和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改革的若干基本经验
关于农村第二步改革问题
农村第二步改革和诸城经验
农业农村发展形势
当前农村形势和农业调整的几个问题
农业调整了,商业也要作相应的调整
当前农村形势和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于棉花政策的若干问题
关于农村发展商品生产的几个问题
再论棉花政策问题
关于德州地区发展战略及其实现途径问题
当前农村的形势和几个有关哲学问题的思考
“今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多”的报道与实际不符
农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
农村的形势和粮食问题
关于农村第二步改革和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问题
我国农村发展的新阶段、新任务和新对策
当前的农村形势和粮食问题
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和新任务
当前农村形势和农业问题
今年粮食减产后将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性建议
当代中国农民
要处理好农民问题
为什么在田间劳动的只剩下一些妇女?
——芦城公社劳动力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民负担加重,农民反应强烈
城乡关系
近几年城乡差别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值得注意
应当改变“离土不离乡”的观念
农村调查
关于农村调查的几个问题
关于建立农村体制改革试点县的初步设想
陵县蹲点工作汇报和建议
农村的伟大变革对社会科学研究提出的新课题
关于进一步办好陵县农村发展研究基地县的意见
把德州农村发展学院办成德州地区农村管理干部的摇篮
关于调查研究的问题
德州农村发展学院应运而生,得道多助
寄语德州农村发展学院首届毕业生
把德州农村发展学院进一步办好
陵县基地的典型调查方法是国情调查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关于县情调查的几点思考

第3卷 “三农”论(1989~1993)
农村改革
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及当前面临的几个问题
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而作
社会主义道路与我国农业的发展
农村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发展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
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几个问题
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怎么建立
关于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若干问题
关于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
关于延长土地承包期和保护农地的问题
农业农村发展形势
如何突破农业徘徊,跨上两个新台阶?
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粮食问题
不单是农业的警报
——一组令人警醒的数据
按价值规律办事扭转农业徘徊的局面
关于解决农业徘徊问题的几点意见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及其对策
走出经济困境的一着活棋
九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展望
当前中国农村的形势和前景
我国农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农村形势
粮食产量还是如实公布为好
农村发展的新阶段和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
农业要警惕再走扭秧歌的老路
关于当前农村形势和农村发展前景
当代中国农民
关于我国国情的报告
重新认识农民问题
——十年来中国农民的变化
农业丰收后要注意保护农民利益
——关于东北农村形势的调查
当前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和农民生活质量
现阶段农民分化问题研究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变革中的农村和农民
转型时期农民的阶层分化
——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实证研究
城乡关系
城市发展中的农业和农民问题
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反弹琵琶和加快城市化进程
农村发展与改革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思考
县域经济与乡村治理
搞活县经济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农村怎样实现?
发展型式的转换:从非均衡到均衡
——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举
当前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
——主谈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进一步认识乡镇企业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农村调查
毛泽东与农村调查
——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
实证方法:十年团队型综合参与调查
继续努力,在国情调查和研究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传统农业县的农民行动和社会变化

第4卷 “三农”再论(1994~1998)
农村改革
节流与开源并举
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
给农民保护耕地的权力
包产到户:中国改革的最早突破
20年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
中国改革开放20年
农业形势与农村现代化
继续深化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粮食涨价是一个信号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与发展前景
当前的农村形势和农村持续发展的前景
治理通胀必须调控粮食市场
1995年粮食棉花生产形势分析
全国的经济社会形势与陵县冬季农业的意义
今年棉花形势更加严峻,棉花政策亟须调整
要为形成新的粮食增长高峰准备条件
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
关于农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
今年粮食大丰收,明年不要又掉下来
走出“三年一徘徊”
——陆学艺谈我国粮食生产
对1997年粮食减产后的几点思考
农村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展市场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农村发展的前景
我国农村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战略
1997年粮食减产是市场调节的体现
对当前农业生产形势的看法与建议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农村跨越了三个时代
关于农业农村文件学习的体会
日本农村发展变革的经验中有许多值得中国研究和借鉴
中国农村现代化问题
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方向
实现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
关于苏南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关于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
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
产业化提出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探析
迈向新世纪的中国农村现代化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现实途径
农民与农民工
中国农民的分化与分层研究
靠中国农民养活中国
农民问题的实质和特征
中国的城市化要考虑几亿农民“进城”的愿望
把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好
农民问题:中国的一大难题
关于“民工潮”问题
抓紧抓好培训工作
城乡关系
关于农村城市化的几个问题
农业的问题在工业农村的问题在城市
调整优化城乡结构保护促进农业发展
农村城市化和农村社会变迁
调整城乡社会结构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县域经济与乡村治理
晋江模式是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的一种形式
晋江模式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作出了贡献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各类村级组织关系的协调
——新时期完善农村村级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
如何面对农村封建迷信的盛行
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中国农民的分化
拓展视野谋发展
大名牌代表质量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搞好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是新增长点
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农村调查
中美社会学家合作研究的一项成果
一次合作研究的成功实践
——关于中日合作开展山东省农村社会变迁调查的回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