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历代著作集成
¥
103500
7.5折
¥
138000
全新
仅1件
作者王强, 熊烨, 梁松涛编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2649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38000元
上书时间2024-08-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雄安历代著作集成》
书号: 978-7-5402-5264-9
主编: 王强, 熊烨, 梁松涛编
册数:147册 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定价:138000元
出版说明
雄安位居畿辅,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人杰地灵。历史上,雄安地区曾产生了许多著名文人学者,他们的著作流传至今,不仅彰显了雄安广博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同时也体现了雄安地处燕赵的精神文化品格。雄安历代著作广涉经、史、子、集四部,还包括丛书以及近现代学术专著、日记行记、普及读物、戏剧图谱等等,内容极为丰富,也颇具地方特色,其中许多著作的学术水平与影响流传都达到了同时代著作的第一流。《雄安历代著作集成》(以下简称《集成》)便是首次对这些著作的整理彚刊,为了更充分地彰显雄安的历史底蕴,更深入地挖掘雄安的文化遗产,除雄县、容城、安新以外,《集成》还搜辑了周边高阳、任丘、霸州等地区的著作,对于一些重要人物的著作,还收録了不同的版本,可以见出雄安著作流传影响的广大。
民国《雄县新志》开篇即云『一邑著述,国粹所关,高山景行,兴起后进』,可见守先待后,保存文献一直以来就是雄安的优良传统。据《新志》所载,谓『邑人著述之多,(马)之骦称最』,因此《集成》首先收録了马氏的《古调堂初集》,其《序》称『吾邑风雅之业,胥仰吾家』,可知马氏几世能文,一门风雅,其著述亦必尚多,只是今天已无缘见到。清康熙年间官至江西巡抚的雄县人王企埥心系乡邦,他所纂辑包括其父王炘在内的清初畿辅地区七位享有盛誉的才士和学者诗歌作品的《畿辅七名家诗钞》,是雄县最为重要的文学总集,诚如书序所言,七名家『显晦各殊,其调则同』,其作品共同反映了雄安位居畿辅,地处燕赵的精神风貌。刘汝霖是民国学术由传统转向现代的杰出代表,他的年谱考证、学术编年类著作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整理国故运动中的时代硕果,因此《集成》也收録了刘氏的六种著作,以体现雄安崇实严谨的学术品格和融入时代潮流的文化风尚。此外宋至民国,雄县还有不少著作或亡佚不存,或家藏待访,希望今后地方有心人士能够续为搜辑补充。
从容城通往安新的白洋淀大道上,有一座三贤文化广场,『容城三贤』——元初学者刘因、明朝名臣杨继盛、清初大儒孙奇逢,是当地崇尚忠义淳朴乡风的标志。《集成》不仅收録了刘、杨著作历代刊刻的不同版本,孙氏著作递刻本全集与稿本,同时也收録了其乡人表彰合刻的《三贤集》,基本囊括了『容城三贤』流传至今的全部著作。杨继盛因其力劾权奸,遭谗下狱,直谏忠愍之声震天下,因此其言行家训在民间更广为流传,影响深远,《集成》便也收録了《杨椒山先生垂范集》《家训衍义》《传家宝书》等社会民俗文献,从中可以看出文化史上大、小传统交互影响以及地方文化衍生建构的真实情况。《孙夏峰全集》中除去一流的经史子集著作以外,也有《家规》《家训》《日谱》等社会史文献,使我们能够更亲切地了解文化世家的养成与家风教育的重要。孙望雅(奇逢子)、孙洤(奇逢孙)的著作也都收録在《集成》中,最典型地体现了雄安诗书继世,忠厚传家的社会文化风范。通过『容城三贤』及其相关著作,我们可以清晰看到雄安忠义淳朴,崇贤守正的精神传统。安新历代著作散佚较为严重,《集成》仅收録四种,其中孙奇逢弟子魏一鳌奉师命而编辑的《北学编》一书,实可视为雄安之学案,能够帮助我们梳理认识雄安的儒学传统及其以『北学』相号召的精神气魄。刘亦珩所编《初等近世几何学》则逸出了传统著作的范围,成为《集成》收録的唯一一种现代数学著作,可作为了解近世国人接受西学与新知的历史参照。
高阳、任丘、霸州的历代著作也都各具特色:高阳除去抗清殉国的孙承宗之著作全集以外,《集成》特别收録了齐如山的剧学著作十三种。保定素有『戏曲之乡』的美誉,雄安未来的文化开发也离不开戏曲的助力,齐氏的剧学著作恰可以反映出孕育它的文化土壤以及国剧走向世界的璀璨辉煌。任丘以多世家大族为特色,尤以任丘边氏一族之著作为至伙,《集成》遂萃父子兄弟之书为一编,以彰显其世守儒学,不坠素业的风雅盛况。此外,我国第一位在国外攻读史学而毕业的历史学家王桐龄也是任丘人,他的十种著作也收録在《集成》中,不仅是学术经典,同时也是时代见证。霸州则收録了避乱徙居于此的元代名儒郝经的著作,以及邑人吴邦庆所辑的《畿辅河道水利丛书》,后者是治理开发白洋淀水域资源的重要参考。此外,《集成》还首次整理汇编了近代著名学者高步瀛的十种著作,高氏不仅是民国时期第一流的文史学者,而且除去为人熟知的举要、义疏、纂笺类著作外,他还曾与友人合编了《民教相安》《共和浅说》等普及读物,为启迪民智,化导民俗做了许多工作,让我们看到雄安学人在专业学术之外的时代责任与社会关怀。
限于时间与条件,《集成》目前搜辑的雄安历代著作仍然不够完整全面,我们希望藉此引起大家对雄安学术文化的重视,以为将来雄安的深入开发与长远建设提供文献的保障和历史的支撑。
总目录
第一册
古调堂初集 六卷 清 马之骦 撰 清顺治八年(一六五一)刻本
畿辅七名家诗钞(一) 清 王企埥 辑 清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敬事堂刻本
第二册
畿辅七名家诗钞(二) 清 王企埥 辑 清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敬事堂刻本
第三册
畿辅七名家诗钞(三) 清 王企埥 辑 清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敬事堂刻本
第四册
刘汝霖著作(一) 刘汝霖 着 民国排印本
崔东璧年谱 一九二八年文化学社排印本
周秦诸子考 一九二九年文化学社排印本
唐玄奘法师年谱 一九三一年《女师大学术季刊》排印本
第五册
刘汝霖著作(二) 刘汝霖 着 民国排印本
汉晋学术编年(一)卷一—卷三 一九三二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第六册
刘汝霖著作(三) 刘汝霖 着 民国排印本
汉晋学术编年(二)卷四—卷六 一九三二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第七册
刘汝霖著作(四) 刘汝霖 着 民国排印本
汉晋学术编年(三)卷七 附索引 一九三二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第八册
刘汝霖著作(五) 刘汝霖 着 民国排印本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 六卷 附索引 一九三六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一
佛教地理讲义 民国排印本五五五
第九册
静修先生文集 二十二卷 元 刘因 撰 元至顺元年(一三三〇)宗文堂刻本
第十册
刘文靖公文集(一)卷一—卷十五 元 刘因 撰
明成化十五年(一四七九)蜀藩刻本
第十一册
刘文靖公文集(二)卷十六—卷二十八 元 刘因 撰
明成化十五年(一四七九)蜀藩刻本
静修丁亥集续集遗诗拾遗 元 刘因 撰 清 顾嗣立 选
清康熙五十九年(一七二〇)刻《秀埜草堂元诗选》本
第十二册
静修先生文集 十二卷 元 刘因 撰
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定州王氏谦德堂刊《畿辅丛书》本
第十三册
樵庵词 一卷 元 刘因 撰 一九二二年刊《强邨丛书》本
樵庵乐府 一卷 元 刘因 撰 一九二二年刊《强邨丛书》本
杨忠愍公集 四卷 明 杨继盛 撰 清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重刻本
杨忠愍公遗书 明 杨继盛 撰 清同治五年(一八六六)木樨山房刊本
第十四册
杨忠愍公集 五卷 首末二卷 明 杨继盛 丁耀亢 撰 清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刻本
杨忠愍公表忠记 二卷 明 杨继盛 丁耀亢 撰 清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刻本
第十五册
杨忠愍公集 二卷 明 杨继盛 撰
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定州王氏谦德堂刊《畿辅丛书》本
杨忠愍公全集 四卷 首末二卷 清 章钰 等辑
清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味菜庐校刊本
第十六册
杨椒山先生垂范集 明 杨继盛 撰 清 章渊 等辑 清咸丰二年(一八五二)刻本
杨忠愍公家训衍义 明 杨继盛 撰 清 蓝煦 增注
清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重刊本
杨忠愍公传家宝书 明 杨继盛 撰 民国 陈君选 辑 一九二六年石印本
第十七册
孙夏峰全集(一)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征君孙先生年谱 二卷
游谱 一卷
读易大旨(一)卷一
第十八册
孙夏峰全集(二)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读易大旨(二)卷二—卷五
书经近指(一)卷一—卷四
第十九册
孙夏峰全集(三)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书经近指(二)卷五—卷六
四书近指(一)卷一—卷十四
第二十册
孙夏峰全集(四)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四书近指(二)卷十五—卷二十
晚年批定四书近指 十七卷
第二十一册
孙夏峰全集(五)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畿辅人物考(一)卷一—卷三
第二十二册
孙夏峰全集(六)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畿辅人物考(二)卷四—卷八
第二十三册
孙夏峰全集(七)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中州人物考(一)卷一—卷四
第二十四册
孙夏峰全集(八)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中州人物考(二)卷五—卷八
理学宗传(一)卷一
第二十五册
孙夏峰全集(九)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理学宗传(二)卷二—卷九
第二十六册
孙夏峰全集(十)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理学宗传(三)卷十—卷十八
第二十七册
孙夏峰全集(十一)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理学宗传(四)卷十九—卷二十二
第二十八册
孙夏峰全集(十二)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理学宗传(五)卷二十三—卷二十六
孝友堂 家规一卷 家训一卷
第二十九册
孙夏峰全集(十三)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孙征君日谱録存(一)卷一—卷五
第三十册
孙夏峰全集(十四)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孙征君日谱録存(二)卷六—卷九
第三十一册
孙夏峰全集(十五)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孙征君日谱録存(三)卷十—卷十四一
第三十二册
孙夏峰全集(十六)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孙征君日谱録存(四)卷十五—卷十九
第三十三册
孙夏峰全集(十七)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孙征君日谱録存(五)卷二十—卷二十四
第三十四册
孙夏峰全集(十八)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孙征君日谱録存(六)卷二十五—卷三十一一
第三十五册
孙夏峰全集(十九)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孙征君日谱録存(七)卷三十二—卷三十六一
答问一卷三八三
第三十六册
孙夏峰全集(二十)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夏峰先生集(一)卷一—卷四一
第三十七册
孙夏峰全集(二十一)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夏峰先生集(二)卷五—卷九一
第三十八册
孙夏峰全集(二十二) 清 孙奇逢 撰 清递刻本
夏峰先生集(三)卷十—卷十六一
第三十九册
周易十卦解 一卷 清 孙奇逢 撰 稿本一
孙夏峰先生笔记 残卷 清 孙奇逢 撰 稿本六一
乙丙纪事 一卷 清 孙奇逢 撰
清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世楷堂刊《昭代丛书》本二一五
三贤集(一) 清 张斐然 等辑 清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重修本二四一
第四十册
三贤集(二) 清 张斐然 等辑 清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重修本一
第四十一册
三贤集(三) 清 张斐然 等辑 清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重修本一
第四十二册
三贤集(四) 清 张斐然 等辑 清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重修本一
第四十三册
得闲人集 二卷 清 孙望雅 撰 清顺治六年刻本一
担峰诗 四卷 清 孙洤 撰 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刻本二〇五
第四十四册
甲初日记 清 胡具庆 撰 清乾隆间钞本一
第四十五册
庚复日记(一) 清 胡具庆 撰 清乾隆间钞本一
第四十六册
庚复日记(二) 清 胡具庆 撰 清乾隆间钞本一
第四十七册
庚复日记(三) 清 胡具庆 撰 清乾隆间钞本一
第四十八册
庚复日记(四) 清 胡具庆 撰 清乾隆间钞本一
第四十九册
求志山房文稿 六卷 年谱 一卷 清 胡具庆 撰 一九二〇年铅印本一
第五十册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一)卷一—卷八 元 俞皋 撰
清康熙十九年(一六八〇)通志堂刻本一
第五十一册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二)卷九—卷十二 元 俞皋 撰
清康熙十九年(一六八〇)通志堂刻本一
北学编 四卷 清 魏一鳌 等辑 清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四川尊经书院刻本二四三
第五十二册
葵园诗集 四卷 清 陈惪荣 撰 清乾隆间刻本一
初等近世几何学 刘亦珩 编 一九三五年排印本二一九
第五十三册
正音攟言 四卷 明 王荔 撰 明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刻本一
第五十四册
孙高阳全集(一) 明 孙承宗 撰 清嘉庆十二年(一八〇七)刻本
孙文正公年谱 五卷一
第五十五册
孙高阳全集(二) 明 孙承宗 撰 清嘉庆十二年(一八〇七)刻本
高阳集诗(一)卷一—卷七一
第五十六册
孙高阳全集(三) 明 孙承宗 撰 清嘉庆十二年(一八〇七)刻本
高阳集诗(二)卷八—卷十一
高阳集文(一)卷十一—卷十二一七九
第五十七册
孙高阳全集(四) 明 孙承宗 撰 清嘉庆十二年(一八〇七)刻本
高阳集文(二)卷十三—卷十六一
第五十八册
孙高阳全集(五) 明 孙承宗 撰 清嘉庆十二年(一八〇七)刻本
高阳集文(三)卷十七—卷二十一
第五十九册
车营叩答合编 四卷 明 孙承宗 等撰 清同治八年(一八六九)高阳孙氏师俭堂刻本一
李文敏公遗集定本 二卷 附録一卷 李国 撰 清康熙七年(一六六八)李霨刻本三二三
第六十册
心远堂诗集 十二卷 清 李霨 撰 清康熙刻本一
第六十一册
心远堂诗二集 四卷 清 李霨 撰 清康熙刻本一
十三经不二字 清 李鸿藻 撰 一九一八年北京自强书局刊本二三五
第六十二册
齐如山著作(一) 齐如山 着 民国排印本
观剧建言 一九一四年排印本
中国剧之组织 一九二八年排印本
京剧之变迁 一九三五年再版增订本
戏剧脚色名词考 一九二七年排印本
国剧身段谱 一九三二年排印本
第六十三册
齐如山著作(二) 齐如山 着 民国排印本
戏班 一九三五年排印本
行头盔头 一九三五年排印本
国剧简要图案 一九三五年排印本
梅兰芳游美记 一九三三年排印本
第六十四册
齐如山著作(三) 齐如山 着 民国排印本
梅兰芳艺术一斑 一九三五年排印本
北平国剧学会陈列馆目録 一九三五年排印本
国剧浅释 一九三五年排印本
故都市乐图考 一九三五年排印本
第六十五册
邢特进集 一卷 北齐 邢邵 撰
清光绪五年(一八七九)信述堂重刻《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
便民图纂 十五卷 明 邝璠 撰 明万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于永清刻本
第六十六册
尚书解意 六卷 明 李桢扆 撰 清顺治九年(一六五二)郭之培刻本
第六十七册
汇古菁华(一)卷一—卷六 明 张国玺 等选 明万历二十四年(一五九六)刻本
第六十八册
汇古菁华(二)卷七—卷九 明 张国玺 等选 明万历二十四年(一五九六)刻本
第六十九册
汇古菁华(三)卷十—卷十二 明 张国玺 等选 明万历二十四年(一五九六)刻本
第七十册
汇古菁华(四)卷十三—卷十六 明 张国玺 等选 明万历二十四年(一五九六)刻本
第七十一册
汇古菁华(五)卷十七—卷十九 明 张国玺 等选 明万历二十四年(一五九六)刻本
第七十二册
汇古菁华(六)卷二十—卷二十四 明 张国玺 等选 明万历二十四年(一五九六)刻本
第七十三册
东陵集 三卷 边铭珣 撰 清钞稿本一
渔山诗草 二卷 清 边汝元 撰 清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刻本二二一
第七十四册
随园诗草 八卷 附禅家公案颂 一卷 清 边连宝 撰 清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任丘边氏家刻本一
第七十五册
竹岩诗草 二卷 清 边中宝 撰 清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任丘边氏家刻本
第七十六册
周易通义(一)卷一—卷五 清 边廷英 撰 清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刻本
第七十七册
周易通义(二)卷六—卷十 清 边廷英 撰 清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刻本
第七十八册
周易通义(三)卷十一—卷十六 清 边廷英 撰 清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刻本
第七十九册
健修堂诗集(一)卷一—卷十一 清 边浴礼 撰 清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刻本
第八十册
健修堂诗集(二)卷十二—卷二十二 清 边浴礼 撰 清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刻本一
空青馆词稿 三卷 清 边浴礼 撰 清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刻本
第八十一册
剑虹盦词存 一卷 清 边保枢 撰 清钞本
国朝大事记 十二卷 清 金象豫 撰 清抄本
第八十二册
丛碧山房集(一) 清 庞垲 撰 清康熙刻本
第八十三册
丛碧山房集(二) 清 庞垲 撰 清康熙刻本
第八十四册
丛碧山房集(三) 清 庞垲 撰 清康熙刻本
第八十五册
丛碧山房集(四) 清 庞垲 撰 清康熙刻本
第八十六册
李文园先生全集(一) 清 李中简 撰 清嘉庆六年(一八〇一)嘉树山房刻本
第八十七册
李文园先生全集(二) 清 李中简 撰 清嘉庆六年(一八〇一)嘉树山房刻本
第八十八册
四书顺义解(一) 清 刘琴 撰 清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刻本
第八十九册
四书顺义解(二) 清 刘琴 撰 清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刻本
第九十册
四书顺义解(三) 清 刘琴 撰 清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刻本
第九十一册
四书顺义解(四) 清 刘琴 撰 清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刻本
第九十二册
四书顺义解(五) 清 刘琴 撰 清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刻本
第九十三册
中庸说 二卷 清 边廷英 撰 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诗境轩刻本
古本大学说 一卷 清 边廷英 撰 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诗境轩刻本
大学改本考 一卷 清 边廷英 撰 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诗境轩刻本
第九十四册
听雪集 四卷 清 舒其绍 撰 清精钞稿本一
归鹤集 二卷 清 舒其绍 撰 清精钞稿本
东归日程记 一卷 清 舒其绍 撰 清精钞稿本
第九十五册
王文靖公集(一)卷一—卷十 清 王熙 撰 清康熙四十六年(一七〇七)王克昌刻本一
第九十六册
王文靖公集(二)卷十一—卷二十一 清 王熙 撰 清康熙四十六年(一七〇七)王克昌刻本一
第九十七册
王文靖公集(三)卷二十二—卷二十四 清 王熙 撰 清康熙四十六年(一七〇七)王克昌刻本一
困斋诗文集 四卷 籍忠寅 撰 一九三二年任丘籍氏家刻本四七九
第九十八册
王桐龄著作(一) 王桐龄 着 民国排印本
东游杂感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一九二二年版 新着东洋史(一) 商务印书馆一九二二年版
第九十九册
王桐龄著作(二) 王桐龄 着 民国排印本
新着东洋史(二) 商务印书馆一九二二年版
尚俭堂诗存 一卷 一九二三年排印本
江浙旅行记 北平文化学社一九二八年版
第一○○册
王桐龄著作(三) 王桐龄 着 民国排印本
陕西旅行记 北平文化学社一九二八年版
儒墨之异同 北平文化学社一九三一年版
中国历代党争史 北平文化学社一九三一年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