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安文脉丛书
  • 雄安文脉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雄安文脉丛书

148500 7.5折 198000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松涛 胡连利

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6615626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000元

上书时间2024-08-30

知汇文轩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雄安文脉丛书

书号: 978-7-5666-1562-6
主编:梁松涛 胡连利
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月
册数:240册   开本:16开  
中图法分类号: K292.23

出版説明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聖人内修其本,而保其精神。一地之文化孕育一地之人文,養護一地之精神。于一地如是,于一國更如是。因史而溯源流遠,因文而鑄精魂昌。二〇一四年十月十五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道:『爲什麼中華民族能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頑强發展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脉絡。』早在同年二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時就曾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要本着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文脉……』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四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州考察時又特别强調:『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在深厚的歷史土壤與堅固的文化基石上,我們才能在城市發展中堅持根本,守望未來。自二〇一七年四月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强調要『堅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脉』,也充分説明黨中央對雄安『千年大計』的規劃包含了歷史文化的深層把握與長遠考量。
文化從來不是靜止的存在,而是一種文脉的傳承。文化也從來不是單獨個體的存在,而是在時間空間上交織的網。雄安新區範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三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不僅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更有悠久的歷史傳統與深厚的文化積澱。雄安文脉的延續不僅限于一地之人文,而是與京津冀地區文化相承接,與北方文化相統一的。從滄桑的燕趙之地走來,這裏有傳唱不息的慷慨悲歌,有忠義淳樸的鄉里士風,更有經世實幹的學統高地。雄安之文脉屬于『北學』的範疇,也是『北學』之核心。
『北學』一詞作爲學術内涵,初見于唐初編纂的《隋書·儒林傳》:『大抵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北學』指南北朝時期的北朝經學,與南朝經學『南學』相對;後來有泛指涵蓋了北方燕趙文化、中州文化、齊魯文化、三晋文化、三秦文化等主流文化的『北方之學』之意;也有特指以燕趙之學爲核心的北方之學。在清初學術由理學轉向實學的過程中,北學復興,形成高峰,其開山人物就是明末清初北方大儒——容城孫奇逢。孫氏潛心經世之道,晚年避居河南,清初中州學者無一不淵源于他,北方學者無一不受其影響,乃至整個清代學術發展都有其傳衍,以至後代濟南學人霍炳劍稱:『中原文獻在夏峰,天下楷模亦在夏峰。』孫氏因晚年所居而被尊爲夏峰先生,其弟子衆多,身邊聚集了一大批儒生,形成了享譽士林的夏峰學派,河北河南尤爲之澤,多有務實學者出。晚年雖移居他鄉,但孫氏一直秉持『學術之廢興,繫世運之升降,前有創而后有承……居其鄉,居其國,而不能盡友鄉國之善士,何能進而友天下、友千古』(《北學編序》)的情懷和意旨,注重對家鄉學術傳承、學説流衍的梳理,因而囑其弟子魏一鰲編纂《北學編》。其後《北學編》又由保定名宦尹會一、後學戈濤進行了續編補充,共載入自漢以降以燕趙一地爲主的學人五十三位,各爲小傳,述其生平、治學及著述。最終在幾代學人努力下,北學流衍之脉絡梳理、北學譜系之框架構建,取得了較爲全面的成果。
梁啓超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中曾總結道:『北地苦寒磽瘠,謀生不易,其民族銷磨精神日力,以奔走衣食,維持社會,猶恐不給,無餘裕以馳騖于玄妙之哲理。故其學術思想常務實際,切人事,貴力行,重經驗,而修身齊家治國利群之道術,最發達焉。』梁啓超之言可謂切中北學之真諦。北學之特質有三:第一,北學追求經世實用,表彰能躬行實踐的人物。如《北學編》溯源,將董仲舒作爲北學開山,就是因爲董仲舒使儒家理想主義向實用化發展,更緊密地爲現實政治服務。第二,北學兼收並蓄。董仲舒兼採衆家之長而成天人感應説;漢儒毛萇、盧植,唐之孔穎達,等等,無一不是博採兼收以治學。夏峰北學從横向上,以回歸和重釋孔孟經典的方法,折中朱陸異同,調和經學與理學;縱向上,紹述宋明理學,兼顧漢唐經學,實現經道合一,最終又回歸到實學爲落腳。王發桂在其《補刊北學編序》中就總結道:『夫學自宋儒而後,幾判爲二,曰經學,曰道學。尊漢儒者,以道學爲空虛;尊宋儒者,視經學如糟粕……蓋合經學道學而一之,正學也,亦實學也……知先賢真學問,以身體力行爲要……處可以師鄉里,出可以佐盛治。』此言切中要理。第三,北學在重文重理之上,更重慷慨節義之品格。孫奇逢本人就以節義著聞,不畏權宦,營救左光斗等人;實幹衛城,保一方之平安;不屑功名,數次舉薦而不仕,終有『始于豪傑,終以聖賢』之譽。而《北學編》在凡例中更是强調:『敦行爲正學督脉,故茲編所載,重在事實,間取著述之多者,亦必生平節行無甚可議。若言雖多,名雖盛,而出處大節未免有虧,則不敢隨聲濫入,致遺詬病。』可見,在爲學之上,北學對敦行節義之品格尤爲看重。
雄安位踞北方,《北學編》一書實可視爲雄安之學案,最能展現雄安綿延不絶的儒學傳統及其以『北學』相號召的精神氣魄。有鑒于此,我們對雄安北學的文脉源流進行了整理,在編輯過程中,以《北學編》所列北學名録作爲綱目,置于卷首,以示淵源,共收録了自漢董仲舒至清前期黄叔璥在内的四十位學人的一百三十餘種著述。雄安文脉可謂異彩紛呈,群星璀璨,其中包括漢唐間學人七位、宋元間學人七位、明清間學人二十六位。漢唐間人數雖少,分量却極重。董仲舒開獨尊儒術之先:『漢興,學術未明,武帝始知尊崇孔子,抑黜百家,立學校之官,州都舉茂才孝廉,皆自董子發之。』(《北學編》)孔穎達統一經學、總結漢學。李翱則有結唐繼宋、儒學轉捩之功。宋元間有被稱爲『北宋五子』的理學創始人邵雍,也有通曉文獻之蘇天爵。明清間學人多理學與實學並重,既有如鹿善繼、孫奇逢、顏元這樣的學術泰斗,也有以忠烈彪炳千古的楊繼盛。此外,文脉之傳衍流布並不僅僅限于學術類著作中,因此我們將有關學者的詩文别集、筆記雜著等作品也一併收録,以期能全面展現雄安文脉的歷史風貌。一地之文脉傳承一地之學術,凝聚一地之人文,綿延一地之精神。希望文脉叢書的編纂對雄安的文化傳承、學風延續、精神構建皆能産生積極的助益。

二〇一九年六月編者識

總目録

第一册
北學編 四卷 清 魏一鰲 輯 尹會一 戈濤 續輯 清同治七年翰墨林重刊本
春秋繁露 十七卷 漢 董仲舒 撰 宋嘉定四年胡槻江右計臺刻本
第二册
董仲舒集 一卷 漢 董仲舒 撰 明刻本
董子年表 一卷 清 蘇輿 編 清宣統二年刊《春秋繁露義證》本
韓詩外傳 十卷 漢 韓嬰 撰 明嘉靖十四年蘇獻可通津草堂刻本
韓詩内傳徵 四卷 漢 韓嬰 撰 清 宋綿初 輯 清志學堂刻本

第三册
毛詩詁訓傳 二十卷 漢 毛萇 傳 鄭玄 箋 唐 陸德明 釋文 宋刻本
第四册—第七册
附釋音毛詩註疏 二十卷(一)—(四) 漢 毛萇 傳 鄭玄 箋 唐 孔穎達 疏 陸德明 音釋 元刻明修本
第八册
附釋音毛詩註疏 二十卷(五) 漢 毛萇 傳 鄭玄 箋 唐 孔穎達 疏 陸德明 音釋 元刻明修本
小戴禮記註 一卷 漢 盧植 撰 清嘉慶三年金谿王氏刻《漢魏遺書鈔》本
盧氏禮記解詁 一卷 補遺一卷 附録一卷 漢 盧植 撰 清 臧庸 輯
                    清光緒二十六年南陵徐氏刊《鄦齋叢書》本
禮記盧註佚文疏證 一卷 盧尚書年表 一卷 清 蔣元慶 輯 清光緒三十四年鉛印本
束廣微集 一卷 晉 束皙 撰 明金閶徐氏刊《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五經通論 一卷 晉 束皙 撰 清嘉慶三年金谿王氏刻《漢魏遺書鈔》本
第九册—第十五册
毛詩註疏 二十卷 唐 孔穎達 疏 明崇禎三年毛氏汲古閣刊《十三經註疏》本
第十六册—第二十一册
毛詩正義 三十三卷(原闕卷一—卷七)附校勘記 三卷 唐 孔穎達 撰 一九一八年吴興劉氏嘉業堂刊本
第二十二册—第二十三册
尚書正義 二十卷 唐 孔穎達 撰 宋刻本
第二十四册—第三十册
禮記正義 七十卷 唐 孔穎達 撰 宋紹熙三年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遞修本
第三十一册—第三十二册
周易註疏 十三卷 唐 孔穎達 撰 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遞修本
第三十三册
周易正義 十四卷 唐 孔穎達 撰 宋刻遞修本
第三十四册—第四十册
春秋左傳正義 三十六卷 唐 孔穎達 撰 宋慶元六年紹興府刻宋元遞修本
第四十一册
李文公集 十八卷 唐 李翱 撰 明成化十一年馮孜刻本
論語筆解 二卷 唐 韓愈 李翱 撰 一九二一年上海博古齋影印《墨海金壺》本
河洛真數 十卷(一) 題 宋 陳搏 邵雍 撰 明萬曆二十年李學詩校刻本
第四十二册—第四十三册
河洛真數 十卷(二)—(三) 題 宋 陳搏 邵雍 撰 明萬曆二十年李學詩校刻本
第四十四册—第四十七册
皇極經世 十二卷 (存十卷) 宋 邵雍 撰 明萬曆刻本
第四十八册—第五十二册
夢林玄解 三十四卷 首一卷 題 宋 邵雍 纂輯 明 陳士元 增刪 明 何棟如 重輯 明崇禎刻本
第五十三册
邵子觀物 内篇二卷 外篇二卷 後録二卷 漁樵問對 一卷 宋 邵雍 撰 宋咸淳福建漕治吴堅刻本
伊川擊壤集 二十卷(一) 集外詩 一卷 宋 邵雍 撰 明初刻本
第五十四册
伊川擊壤集 二十卷(二) 集外詩 一卷 宋 邵雍 撰 明初刻本
第五十五册—第六十一册
邵子全書 二十四卷 宋 邵雍 撰 明 徐必達 輯 明萬曆刻本
第六十二册
元城先生盡言集 十三卷 宋 劉安世 撰 上海涵芬樓影印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明隆慶覆宋刊本
四書集義精要 二十八卷(一) 元 劉因 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六十三册
四書集義精要 二十八卷(二) 元 劉因 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六十四册
靜修先生文集 二十二卷 元 劉因 撰 元至順元年宗文堂刻本
劉文靖公文集 二十八卷(一) 元 劉因 撰 明成化十五年蜀藩刻本

第六十五册
劉文靖公文集  二十八卷(二) 元 劉因 撰 明成化十五年蜀藩刻本
第六十六册
安默庵先生文集 五卷 附録一卷 元 安熙 撰 元 蘇天爵 輯 清光緒五年定州王氏謙德堂刊《畿輔叢書》本
瘡瘍經驗全書 十三卷(一) 宋 竇漢卿 撰 清康熙五十六年陳氏浩然樓刻本
第六十七册
瘡瘍經驗全書 十三卷(二) 宋 竇漢卿 撰 清康熙五十六年陳氏浩然樓刻本
第六十八册
瘡瘍經驗全書 十三卷(三) 宋 竇漢卿 撰 清康熙五十六年陳氏浩然樓刻本
治世龜鑑 一卷 元 蘇天爵 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六十九册
元朝名臣事略 十五卷 元 蘇天爵 撰 清乾隆武英殿聚珍本

第七十册—第七十五册
元文類 七十卷 目録三卷 元 蘇天爵 輯 明末脩德堂刻本
第七十六册—第七十八册
滋溪文稿 三十卷 元 蘇天爵 撰 清抄本
第七十九册
文忠集 六卷 元 王結 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經書補註 一卷 明 黄潤玉 撰 明刻本
第八十册—第八十一册
南山黄先生家傳集 五十六卷(一)—(二) 明 黄潤玉 撰 明抄本
第八十二册
南山黄先生家傳集 五十六卷(三) 明 黄潤玉 撰 明抄本
海涵萬象録 四卷 明 黄潤玉 撰 民國張氏約園刊《四明叢書》本

第八十三册
醫閭先生集 九卷 附録一卷 明 賀欽 撰 明齊宗道刻本
第八十四册
醫閭漫記 一卷 明 賀欽 撰 明刻《紀録彙編》本
周易議卦 二卷 明 王崇慶 撰 清抄本
春秋斷義 不分卷 明 王崇慶 撰 明萬曆二十四年黄漢儒刻《五經心義》本
山海經釋義 十八卷 圖一卷(一) 明 王崇慶 撰 明萬曆二十五年蔣一葵堯山堂刻本
第八十五册
山海經釋義 十八卷 圖一卷(二) 明 王崇慶 撰 明萬曆二十五年蔣一葵堯山堂刻本
元城語録解 三卷 附行録解 一卷 明 王崇慶 撰 明刻本
海樵子 一卷 明 王崇慶 撰 明嘉靖十七年吕景蒙刻本
第八十六册—第八十七册
端溪先生集 八卷 明 王崇慶 撰 明嘉靖三十一年張蘊刻本

第八十八册
嘉靖開州志 十卷 明 王崇慶 纂修 明嘉靖刻本
第八十九册
楊忠愍公集 三卷 附一卷 明 楊繼盛 撰 明隆慶三年王世貞刻本
李卓吾評選楊椒山集 四卷 明 楊繼盛 撰 李贄 評 明刊本
楊忠愍公遺書 明 楊繼盛 撰 清同治五年木樨山房刊本
第九十册
楊忠愍公全集 四卷 首末二卷 清 章鈺 等輯 清光緒十九年味菜廬校刊本
楊椒山先生垂範集 明 楊繼盛 撰 清 章淵 等輯 清咸豐二年刻本
第九十一册
楊忠愍公家訓衍義 明 楊繼盛 撰 清 藍煦 增註 清光緒十九年重刊本
楊忠愍公傳家寶書 明 楊繼盛 撰 民國 陳君選 輯 一九二六年石印本
洨濱蔡先生語録 二十卷 附録一卷 明 蔡靉 撰 明嘉靖刻本

第九十二册
洨濱蔡先生遺書文集 十卷 首一卷 語録二十卷 明 蔡靉 撰 清光緒四年刻本
第九十三册—第九十四册
詞致録 十六卷 明 李天麟 輯 明萬曆十五年刻本
第九十五册
淑問彙編 六卷(一) 明 李天麟 撰 明萬曆二十一年刻本
第九十六册
淑問彙編 六卷(二) 明 李天麟 撰 明萬曆二十一年刻本
學庸正説 三卷 明 趙南星 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九十七册
增定二十一史韻 四卷 首一卷 末一卷(一) 明 趙南星 撰 清 仲弘道 增續 清康熙三十三年郭金湯蘭雪堂刻本

第九十八册
增定二十一史韻 四卷 首一卷 末一卷(二) 明 趙南星 撰 清 仲弘道 增續 清康熙三十三年郭金湯蘭雪堂刻本
趙忠毅公儕鶴先生史韻補註 四卷 明 趙南星 撰 清 陳鍾祥 補註 清同治元年貴筑陳氏刻本
第九十九册
夢白先生集 三卷 明 趙南星 撰 明挹霞閣刻本
第一○○册—第一○二册
味檗齋文集 十四卷 遺筆 一卷 明 趙南星 撰 清光緒五年定州王氏謙德堂刊《畿輔叢書》本
第一○三册—第一○五册
明十二家詩選 三十九卷 (存十家三十卷) 明 趙南星 輯 明萬曆刻本
第一○六册—第一一一册
趙忠毅公集 二十四卷 明 趙南星 撰 明崇禎十年姜大受刻本
第一一二册—第一一五册
趙忠毅公全集十二種 二十一卷 明 趙南星 撰 明萬曆至清初刻本
第一一六册
清都散客二種  明 趙南星 撰 民國 盧冀野 校訂 一九三六年中華書局聚珍仿宋本
四書説約 三十三卷(一) 明 鹿善繼 撰 清刻本
第一一七册
四書説約 三十三卷(二) 明 鹿善繼 撰 清刻本
第一一八册—第一一九册
鹿忠節公認真草十五種 明 鹿善繼 輯 清刻本
第一二○册
三歸草 二卷 明 鹿善繼 撰 清刻本
無欲齋詩鈔 一卷 明 鹿善繼 撰 清乾隆五十五年鹿荃覆校成雲洞定本
無欲齋詩草 八卷 附尋聲譜一卷 明 鹿善繼 撰輯 清光緒二十三年刻本
第一二一册
鹿忠節公集 二十一卷 明 鹿善繼 撰 清道光潘氏袁江節署刊《乾坤正氣集》本
第一二二册
鹿忠節公年譜 二卷 清 陳鋐 撰 清光緒三十一年補刻本
朱勉齋集 一卷 明 朱之馮 撰 清康熙五經堂刻《廣理學備考》本
金忠潔集 六卷 年譜一卷 明 金鉉 撰 清光緒五年定州王氏謙德堂刊《畿輔叢書》本
第一二三册
車營叩答合編 四卷 明 孫承宗 等撰 清同治八年高陽孫氏師儉堂刻本
督師奏疏 十六卷(一) 明 孫承宗 撰 清抄本
第一二四册—第一二五册
督師奏疏 十六卷(二) 明 孫承宗 撰 清抄本
第一二六册—第一二九册
孫高陽全集 二十六卷(一)—(四) 明 孫承宗 撰 清嘉慶十二年刻本
第一三○册
孫高陽全集 二十六卷(五) 明 孫承宗 撰 清嘉慶十二年刻本
周易十卦解 一卷 清 孫奇逢 撰 稿本
第一三一册
孫夏峰先生筆記 殘卷 清 孫奇逢 撰 稿本
乙丙紀事 一卷 清 孫奇逢 撰 清道光十三年世楷堂刊《昭代叢書》本
孫夏峰全集 一百四十九卷(一) 清 孫奇逢 撰 清遞刻本
第一三二册—第一五一册
孫夏峰全集 一百四十九卷(二)—(二十一) 清 孫奇逢 撰 清遞刻本
第一五二册—第一五四册
三賢集 十二卷 清 張斐然 等輯 清光緒二十四年重修本
第一五五册
紫峰集 十四卷(一) 清 杜越 撰 清康熙刻本
第一五六册
紫峰集 十四卷(二) 清 杜越 撰 清康熙刻本
乾坤大略 十卷 補遺一卷 清 王餘佑 撰 清光緒五年定州王氏謙德堂刊《畿輔叢書》本
第一五七册
五公山人集 十六卷 清 王餘佑 撰 清康熙三十四年李興祖刻本
第一五八册—第一六○册
易酌 十四卷 清 刁包 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一六一册—第一六五册
四書翊註 四十二卷 清 刁包 撰 清道光同治間刁懷謹順積樓刻《用六居士所著書》本
第一六六册—第一六七册
斯文正統 十二卷(一)—(二) 清 刁包 選輯 清同治三年祁陽惇德堂刻本
一六八册
斯文正統 十二卷(三) 清 刁包 選輯 清同治三年祁陽惇德堂刻本
潛室劄記 二卷 清 刁包 撰 清光緒五年定州王氏謙德堂刊《畿輔叢書》本
第一六九册
用六集 十二卷(一) 清 刁包 撰 清同治八年順積樓重刻本
第一七○册
用六集 十二卷(二) 清 刁包 撰 清同治八年順積樓重刻本
聖人家門喻原編 一卷 清 魏象樞 輯 清光緒十二年積誠堂刻本
望雲草 一卷 清 魏象樞 撰 清順治刻本
第一七一册—第一七四册
寒松堂全集 十二卷 清 魏象樞 撰 清康熙刻本
第一七五册—第一七六册
寒松堂集 十卷(一)—(二) 清 魏象樞 撰 清光緒五年刊本
第一七七册
寒松堂集 十卷(三) 清 魏象樞 撰 清光緒五年刊本
魏敏果公年譜 一卷 清 魏象樞 口授 清光緒五年定州王氏謙德堂刊《畿輔叢書》本
第一七八册
雪亭文稿 不分卷 詩稿 不分卷 清 魏一鰲 撰 清稿本
讀易日鈔 八卷(一) 清 張烈 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一七九册
讀易日鈔 八卷(二) 清 張烈 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一八○册
讀易日鈔 八卷(三) 清 張烈 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王學質疑 五卷 附録一卷 清 張烈 撰 清正誼堂刻本
第一八一册—第一八七册
顔李遺書 九十二卷 清 顏元 李塨 撰 一九二〇年徐世昌重刊定州王氏刻本
第一八八册
顏氏學記 十卷 清 戴望 撰 清同治十年刊本
第一八九册—第二○○册
顏李叢書 民國 徐世昌 輯 一九二三年四存學會鉛印本
第二○一册
顏李學三種 十三卷(一) 民國 徐世昌 輯 民國天津徐氏刊本
第二○二册
顏李學三種 十三卷(二) 民國 徐世昌 輯 民國天津徐氏刊本
公羊傳 不分卷 穀梁傳 不分卷 清 王源 評訂 清康熙五十五年刻本
第二○三册—第二○五册
文章練要 二十卷 清 王源 評訂 清居業堂刻本
第二○六册—第二○七册
居業堂文集 二十卷 首一卷 清 王源 撰 清光緒五年定州王氏謙德堂刊《畿輔叢書》本
第二○八册
聰山文集 三卷 詩選 八卷 清 申涵光 撰 清康熙刻補修本
第二○九册
年譜略 一卷 崇祀鄉賢録 一卷 荊園小語 一卷 進語 一卷
     清 申涵光 撰 清康熙刻補修本
聰山詩鈔 六卷 清 申涵光 撰 清康熙六十年敬事堂刻《畿輔七名家詩鈔》本
第二一○册—第二一一册
湯子遺書 十卷 清 湯斌 撰 清康熙四十二年王廷燦刻本
第二一二册—第二一三册
潛庵先生遺稿 五卷 志學會約 一卷 清 湯斌 撰 清乾隆三年湯定祥刻本
第二一四册—第二二二册
湯文正公全集 清 湯斌 撰 清同治九年刻本
第二二三册
湯文正公尺牘 一卷 清 湯斌 撰 清光緒十七年上海文玉山房刻本
湯文正公詩翰 不分卷 清 湯斌 撰 清稿本
洛學編 五卷 清 湯斌 尹會一 輯 清乾隆三年湯定祥刻本
第二二四册—第二二六册
尹健餘先生全集 六十一卷(一)—(三) 清 尹會一 撰 清光緒五年定州王氏謙德堂刊《畿輔叢書》本

第二二七册
尹健餘先生全集 六十一卷(四) 清 尹會一 撰 清光緒五年定州王氏謙德堂刊《畿輔叢書》本
尹太夫人年譜 一卷 清 尹會一 撰 清乾隆十年刻本
周禮節訓 六卷 清 黄叔琳 撰 清乾隆三十一年刻本
夏小正傳註 一卷 宋 金履祥 撰 清 張爾岐 輯定 清 黄叔琳 增訂 清乾隆十年養素堂刻本
第二二八册—第二二九册
硯北易鈔 十二卷 清 黄叔琳 撰 清初鈔本
第二三○册—第二三一册
史通訓故補 二十卷 清 黄叔琳 撰 清乾隆十二年養素堂刻本
第二三二册—第二三三册
硯北雜録 十六卷 劄記 一卷 清 黄叔琳 撰 清徵草軒抄本
第二三四册
顔氏家訓節鈔 二卷 北齊 顔之推 撰 清 黄叔琳 刪 紀昀 批註 清雍正養素堂刻本
西亭王公行狀 一卷 清 黄叔琳 撰 清抄本
文心雕龍 十卷 南朝梁 劉勰 撰 清 黄叔琳 輯註 清乾隆六年姚培謙刻本
第二三五册
養素堂文集 不分卷 清 黄叔琳 撰 清稿本
黄侍郎公年譜 三卷 清 顧鎮 編 清乾隆間吴門刻本
第二三六册
養素堂藏書目録 一卷 續目一卷 清 黄叔琳 藏 清道光六年劉氏味經書屋抄本
廣字義 二卷 清 黄叔璥 撰 清乾隆四年黄氏刻本
第二三七册
國朝御史題名 不分卷 清 黄玉圃 輯 清光緒十三年刻本
南臺舊聞 十六卷(一) 清 黄叔璥 輯 清刻本
第二三八册
南臺舊聞 十六卷(二) 清 黄叔璥 輯 清刻本

第二三九册
南征記程 一卷 清 黄叔璥 撰 清乾隆刻本
臺海使槎録 八卷 清 黄叔璥 撰 清光緒五年刊本
第二四○册
中州金石攷 八卷 清 黄叔璥 輯 一九二七年鉛印《顧氏金石輿地叢書》本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