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川地震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汶川地震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

全新正版

268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崔鹏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29

知汇文轩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崔鹏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1
  • 版次 1
  • ISBN 9787030307033
  • 定价 15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80页
  • 字数 100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汶川地震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以汶川地震震后山地灾害研究为重点,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汶川地震不同烈度地震区孕灾环境的变化和在孕灾环境变化下山地灾害的形成条件、运动过程、演化规律、危害范围、潜在灾害判识等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灾害风险评估、监测预警、防治工程以及堰塞湖应急处置等方法和技术。
《汶川地震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可供防灾减灾、国土资源、水利水电、交通、地质、地理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也希望对参与灾后重建工作的科技人员和政府减灾管理专家有所裨益。
【目录】
前言
第一篇“5·12”汶川地震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活动特点
第1章地震区山地灾害的类型与危害
1.1汶川地震概况
1.2地震区山地灾害的类型
1.3地震区山地灾害的危害
1.4总结
参考文献

第2章地震区山地灾害分布规律
2.1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2.2崩塌滑坡分布规律
2.3堰塞湖分布规律
2.4泥石流分布规律
2.5总结
参考文献

第3章地震区山地灾害活动特征
3.1震后滑坡活动特征
3.2震后堰塞湖活动特征
3.3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
3.4总结
参考文献

第4章岩土体损伤效应及对震后山地灾害的影响
4.1地震作用下边坡永久位移分析的能量方法
4.2汶川地震坡体损伤位移计算模型的建立
4.3汶川地震不同烈度区坡体损伤效应及对山地灾害的影响
4.4总结
参考文献

第5章震后山地灾害发展趋势
5.1汶川地震松散固体物源量的估算
5.2汶川地震重灾区山地灾害发展趋势
5.3北川干溪沟山地灾害发展趋势
5.4IX度区斜坡系统自组织临界性研究
5.5地震作用下土体变形破坏模式及机理研究
5.6Ⅷ度区震后斜坡堆积体时效变形研究
5.7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篇震后泥石流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
第6章水土耦合效应与泥石流形成机理
6.1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典型泥石流形成调查
6.2震后泥石流形成机理模拟试验
6.3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与模拟
6.4总结
参考文献

第7章地震区泥石流运动数值模拟与危险性分区方法
7.1泥石流运动数值模拟概述
7.2流团模型和MAC方法
7.3危险区计算实例
7.4危险性定量分区
7.5总结
参考文献

第8章地震区山地灾害防治原则与技术体系
8.1地震区泥石流灾害防治原则
8.2汶川地震灾区泥石流防治时机
8.3震区泥石流灾害工程防治标准初步分析
8.4总结
参考文献

第9章震后潜在泥石流判识与监测预警技术
9.1震后成灾环境变化条件下潜在泥石流判识
9.2震后泥石流监测预警技术
9.3震后泥石流临界警戒雨量
9.4总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震后活跃朝泥石流治理新技术
10.1交错齿槛型泥石流排导槽
10.2软基消能型泥石流排导槽的肋槛基础埋深计算
10.3泥石流排导槽最佳断面优化设计
10.4泥石流直墙V形排导槽横断面优化设计
……
第三篇斜坡变形破坏机理与动力过程
第四篇堰塞湖演化与应急处置技术
第五篇汶川地震区山地灾害风险分析与制图
附图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