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本体论研究
无笔记
¥
10
5.0折
¥
20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蔡新乐 著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2—4,宋
上书时间2023-11-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蔡新乐 著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10
-
版次
1
-
ISBN
9787532738472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4页
-
字数
228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的撰写目的是想以个人的思考所获,走出翻译的“科学观”和“艺术观”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对峙局面。当然了,这或许只是一种奢望。不过,翻译理论的确不应该只是徘徊在“科学观”和“艺术观”所含有的工具论与艺术论的两极之间,进而陷入实用主义的泥沼不能自拔。多元的视角,可能为翻译研究展现出新的途径。而我们这本书里所要做的,则是想从翻译与人的关系这一视角入手,来考察它的历史性及其背后隐含的人本身的“构成”问题。这里说的“构成”,是指人本身的意识指向与转化、变易以及更改意义上的翻译之间的关系背后所具有的那种自我保护或保守倾向。换言之,我们认为,只有在认可了人的个体性的情况下,才能有针对性地去探索这一由个体及其差异形成的翻译世界,以及这一世界所得以成就自身的多元格局。因而,我们在书中提出了人的“元翻译构成”。
- 【目录】
-
前言
第一章 走向第三条道路
第一节 中国真是一个没有哲学的国度?——从德里达对待翻译的态度说起
第二节 翻译理论建构之中的几个悖论
第三节 走向第三条道路
第四节 本章小结:面对“主体间性”
第二章 什么是第三条道路——翻译学的本体论问题
第一节 当前翻译学研究的两条路线及其困境与出路
第二节 翻译理论的科学观与艺术观含有的工具论倾向及其缺失
第三节 理论的意义与翻译学的指向
第四节 海德格尔式现象学对翻译理论建构的意义
第五节 本章小结:翻译的本体论研究——指向与意义
第三章 语言起源的倒塌与翻译的无源之始
第一节 语言的“起源”与翻译的关系
第二节 理性主义的反动吗?——解构只能对准解构者之外
第三节 解构的实质与所谓的科学翻译理论对“对等”问题
第四节 “解构”的缺失与“意义”的意义
第五节 走向世界的“意义”与一种现象学的翻译思想
第六节 本章小结:“我”与世界交流的基础——翻译的普遍性问题
第四章 翻译的历史表现及其教训——从明末清初耶稣会来华传教士的一些作为看“对等”的结构建制
第一节 创世的神话之中才会存在翻译的“对等”
第二节 神的恩典并没有解救人类而只是毁灭人的多元的开始
第三节 专名的惟一与专门的动向:翻译之源的多元意义
第四节 “启蒙”我名义下对“他者”加以妖魔化的语际翻译
第五节 本章小结:历史给予翻译理论的启示——回到“人间”
第五章 “间”的本体论意义及其对翻译理论建构的作用——从中华文化之中的“间”到跨文化翻译之中的主体间性
第一节 主体、主体间性与翻译的关系
第二节 “间”的本体论意义及其对语内翻译、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的作用
第三节 语内和语际翻译之中的主体间性问题及“间”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第四节 本章小结:作为“间”的翻译
第六章 翻译与人的主体性的关系——元翻译构成
第一节 元翻译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精神改变自我的可能性:“元翻译”
第三节 “元翻译”的作用
第四节 “反翻译”:“他者”的被物化及其理论倾向
第五节 “非翻译”:精神在变中的不变与生命力的聚拢
第六节 本章小结:固守自我的翻译
第七章 余论:相关的几个问题——翻译的“言语”的本性、翻译的人及其他
第一节 翻译还是它本身吗?——“通化翻译”辨析
第二节 翻译到底是什么?——本体论观照下的翻译
第三节 翻译的“言语”本性
第四节 翻译与精神的“自返”
第五节 可能指向的一个思路:“翻译的人”
参考文献
历史何曾翻过那一页?
——代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