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禁书系:欧洲渊源与本土语境 从幻觉装饰到清宫线法通景画
  • 紫禁书系:欧洲渊源与本土语境 从幻觉装饰到清宫线法通景画
  • 紫禁书系:欧洲渊源与本土语境 从幻觉装饰到清宫线法通景画
  • 紫禁书系:欧洲渊源与本土语境 从幻觉装饰到清宫线法通景画
  • 紫禁书系:欧洲渊源与本土语境 从幻觉装饰到清宫线法通景画
  • 紫禁书系:欧洲渊源与本土语境 从幻觉装饰到清宫线法通景画
  • 紫禁书系:欧洲渊源与本土语境 从幻觉装饰到清宫线法通景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紫禁书系:欧洲渊源与本土语境 从幻觉装饰到清宫线法通景画

50 5.8折 86 全新

仅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辉 著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

ISBN9787513409742

出版时间2017-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38页

字数250千字

定价86元

上书时间2023-02-16

雪桥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茶及茶文化二十一讲》  程启坤 姚国坤 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0年一版一印 16开平装
《茶及茶文化二十一讲》 程启坤 姚国坤 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0年一版一印 16开平装 ¥42.00
《诗经名物笺》 诗经名物笺谱 木板水印 陈义时大师绘刻印作品 双色宣纸版 锦盒装(约二十图,共四十张) 慕宋阁出品
《诗经名物笺》 诗经名物笺谱 木板水印 陈义时大师绘刻印作品 双色宣纸版 锦盒装(约二十图,共四十张) 慕宋阁出品 ¥580.00
《沈尹默临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线装全新
《沈尹默临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线装全新 ¥798.00
[限量编号本]《诗集传》[宋]苏辙  著 限量200部编号056号  宋版原书原貌影印 一函三册共二十卷 宣纸四色印刷 宋锦函套 带外包装 为现诗集传版本中的精华 极具收藏价值
[限量编号本]《诗集传》[宋]苏辙 著 限量200部编号056号 宋版原书原貌影印 一函三册共二十卷 宣纸四色印刷 宋锦函套 带外包装 为现诗集传版本中的精华 极具收藏价值 ¥4350.00
《黄牧甫旅粤书迹图证》毛边签名钤印版  黄耀忠著 西泠印社出版社 12开平装全新
《黄牧甫旅粤书迹图证》毛边签名钤印版 黄耀忠著 西泠印社出版社 12开平装全新 ¥350.00
慕宋阁制笺:十二花神 木版水印,精选芙蓉、菊花、荷花、梅花、百合、桃花等十二种花卉套色印制,每种三张,共三十六张,安徽泾县手工宣纸,锦盒装。
慕宋阁制笺:十二花神 木版水印,精选芙蓉、菊花、荷花、梅花、百合、桃花等十二种花卉套色印制,每种三张,共三十六张,安徽泾县手工宣纸,锦盒装。 ¥268.00
《儿童杂事诗》(红印编号本,编号二十),周作人手稿木刻红印雕版,16开本,线装一函一册全
《儿童杂事诗》(红印编号本,编号二十),周作人手稿木刻红印雕版,16开本,线装一函一册全 ¥1880.00
[线装蓝印本]《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一函两册)  手工雕版影刻宋本印制
[线装蓝印本]《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一函两册) 手工雕版影刻宋本印制 ¥980.00
《焦窗九录》  影印明代著名鉴藏家项元汴的一部札记性的著作,分类杂记其见闻,是书首纸录,次墨录,次笔录,次砚录,次书录,次帖录,次画录,次琴录,次香录 。据1914年西泠印社木活字本影印重刊,字迹秀雅,卷尾有西泠印社吴隐跋文
《焦窗九录》 影印明代著名鉴藏家项元汴的一部札记性的著作,分类杂记其见闻,是书首纸录,次墨录,次笔录,次砚录,次书录,次帖录,次画录,次琴录,次香录 。据1914年西泠印社木活字本影印重刊,字迹秀雅,卷尾有西泠印社吴隐跋文 ¥108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塑封未拆
商品描述
作者: 刘辉 著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02
版次: 1
ISBN: 9787513409742
定价: 8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8页
字数: 25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紫禁书系
分类: 艺术
 7 张插图图片
19人买过
内容简介:
  错视觉绘画(Trompel'oeil)是建立在透视法、明暗法等写实绘画技法基础上,但以制造极度逼真的三维空间和真实物体的视觉错觉为目的的一种绘画形式。它产生于欧洲,巴洛克时期的幻觉装饰(Quadratura)代表了意大利错视觉绘画的高峰。这种艺术形式由耶稣会带到中国,用于装饰天主教堂,并服务于清宫。欧洲错视觉壁画与中国传统通景屏、贴落等绘画装饰形式结合而成的线法通景画,凸显了西方绘画技法和本土文化语境的结合形成乾隆朝宫廷的西洋风装饰热潮,但其创作由于中西交流逐步隔绝等原因,在乾隆末年基本完结。故宫博物院至今藏有清官早期油画以及乾隆年间线法通景画,这些作品是中西艺术交流的见证,亦保留了珍贵的历史信息。
作者简介:
  刘辉,就职于故宫博物院出版部,编审,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学博士,致力于中西美术交流史研究。发表论文数篇,如《康熙朝洋画家杰凡尼·热拉蒂尼——兼论康熙皇帝对西洋绘画之态度》《清宫[孔雀开屏图]考证》《[乾隆古装雪景行乐图]考证》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欧洲错视觉壁画——源起与成熟
第一节 错视觉绘画(Trompel'oeil)的源起和概念
第二节 错视觉绘画的雏形——古罗马壁画
第三节 中世纪错视觉壁画
第四节 文艺复兴时期错视觉壁画
第五节 错视觉天顶画

第二章 巴洛克艺术与幻觉装饰高峰
第一节 巴洛克幻觉艺术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幻觉装饰(Quadratura)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18世纪幻觉装饰的余声

第三章 从幻觉装饰到线法通景画
第一节 耶稣会的海外传教事业
第二节 明末清初西方绘画传入中国
第三节 北京教堂的幻觉装饰艺术
第四节 西方绘画在清官肇始
第五节 中国透视理论著作《视学精蕴》
第六节 线法通景画的形成

第四章 线法通景画的中西交融
第一节 线法通景画的欧洲渊源
第二节 线法通景画的本土语境
第三节 中西交融的题材与形式

第五章 历史情境与图像意义
第一节 西域职贡,万国来朝——《清人画弘历阅孔雀开屏图》考证
第二节 纳得百景入君怀——《乾隆古装雪景行乐图》考证
第三节 真实与幻象——乾隆皇帝的哲学与戏剧
第四节 寿考为祺,子孙万代——清官生活与世俗追求

第六章 线法通景画的传播与消亡
第一节 民间线法通景画
第二节 线法通景画的消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塑封未拆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