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林见闻录(精) 毛边本
  • 印林见闻录(精) 毛边本
  • 印林见闻录(精) 毛边本
  • 印林见闻录(精) 毛边本
  • 印林见闻录(精) 毛边本
  • 印林见闻录(精) 毛边本
  • 印林见闻录(精) 毛边本
  • 印林见闻录(精) 毛边本
  • 印林见闻录(精) 毛边本
  • 印林见闻录(精) 毛边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印林见闻录(精) 毛边本

125 7.4折 168 全新

仅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北岳 著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ISBN9787550829701

出版时间2020-11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11

印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74页

定价168元

上书时间2022-01-19

雪桥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茶及茶文化二十一讲》  程启坤 姚国坤 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0年一版一印 16开平装
《茶及茶文化二十一讲》 程启坤 姚国坤 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0年一版一印 16开平装 ¥42.00
《诗经名物笺》 诗经名物笺谱 木板水印 陈义时大师绘刻印作品 双色宣纸版 锦盒装(约二十图,共四十张) 慕宋阁出品
《诗经名物笺》 诗经名物笺谱 木板水印 陈义时大师绘刻印作品 双色宣纸版 锦盒装(约二十图,共四十张) 慕宋阁出品 ¥580.00
《沈尹默临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线装全新
《沈尹默临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线装全新 ¥798.00
[限量编号本]《诗集传》[宋]苏辙  著 限量200部编号056号  宋版原书原貌影印 一函三册共二十卷 宣纸四色印刷 宋锦函套 带外包装 为现诗集传版本中的精华 极具收藏价值
[限量编号本]《诗集传》[宋]苏辙 著 限量200部编号056号 宋版原书原貌影印 一函三册共二十卷 宣纸四色印刷 宋锦函套 带外包装 为现诗集传版本中的精华 极具收藏价值 ¥4350.00
《黄牧甫旅粤书迹图证》毛边签名钤印版  黄耀忠著 西泠印社出版社 12开平装全新
《黄牧甫旅粤书迹图证》毛边签名钤印版 黄耀忠著 西泠印社出版社 12开平装全新 ¥350.00
慕宋阁制笺:十二花神 木版水印,精选芙蓉、菊花、荷花、梅花、百合、桃花等十二种花卉套色印制,每种三张,共三十六张,安徽泾县手工宣纸,锦盒装。
慕宋阁制笺:十二花神 木版水印,精选芙蓉、菊花、荷花、梅花、百合、桃花等十二种花卉套色印制,每种三张,共三十六张,安徽泾县手工宣纸,锦盒装。 ¥268.00
《儿童杂事诗》(红印编号本,编号二十),周作人手稿木刻红印雕版,16开本,线装一函一册全
《儿童杂事诗》(红印编号本,编号二十),周作人手稿木刻红印雕版,16开本,线装一函一册全 ¥1880.00
[线装蓝印本]《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一函两册)  手工雕版影刻宋本印制
[线装蓝印本]《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一函两册) 手工雕版影刻宋本印制 ¥980.00
《焦窗九录》  影印明代著名鉴藏家项元汴的一部札记性的著作,分类杂记其见闻,是书首纸录,次墨录,次笔录,次砚录,次书录,次帖录,次画录,次琴录,次香录 。据1914年西泠印社木活字本影印重刊,字迹秀雅,卷尾有西泠印社吴隐跋文
《焦窗九录》 影印明代著名鉴藏家项元汴的一部札记性的著作,分类杂记其见闻,是书首纸录,次墨录,次笔录,次砚录,次书录,次帖录,次画录,次琴录,次香录 。据1914年西泠印社木活字本影印重刊,字迹秀雅,卷尾有西泠印社吴隐跋文 ¥108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描述:
《印林见闻录》
王北岳  著 
软精装
16开  392页
ISBN 978-7-5508-2970-1
西泠印社出版社

       本书为王北岳发表在《印林》杂志上的文章的合集,每篇数百字,配以图片,讲印人印事,生动活泼,可读性强,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 作者简介 |
       王北岳,1926年生于河北省文安县,2006年逝世。西泠印社理事,篆刻家,书法家。原名泽恒,号子苍,字北岳,以字行。北京大学毕业,1972年后在台湾一些高校教授书法篆刻。1984年退休后,全力从事书法篆刻之教学与推广,门下弟子众多,学而有成者亦复不少。在台湾出版《篆刻述要》《篆刻探微》《印林见闻录》等。

 完全印人王北岳(代序)

       定义印人其实很简单,会刻印便是一位印人。刻印不难,执刀斫石成印,也是很多人能够胜任的。如果严格来定义,印人除了刻印外,还要会写字,而且会写好字,能够将书法与印章融合,那能够称为印人者就少了许多。
       刻而优则教,这也是篆刻艺术推广的循环演进模式,但在篆刻教学上能够有系统而且有组织地延续推广,桃李满天下,那这样的印人就更少了。
       师徒授受教学模式,其实影响仅点对点,不够普及。如果一位印人,能够深研篆刻技法及印学理论,并刊印成书,那是面的推广,影响层面就会呈倍数增长;如果不只编书著作,还定期去宣传印学知识予众人,全心投入篆刻专业的杂志编辑,影响层面更是面乘面的广泛,那可堪称全方位的印人,是一位完全印人。北岳师是也!
       北岳师弱冠即从师于齐白石弟子贺孔才师爷,一如贺孔才师爷在三十三岁时抛弃师风一样,北岳师也在二十四岁入台后,篆刻也已无多师风矣。
       北岳师在书印创作上是有独立思维的,也深具自我风格。北岳师在教学指导上,一如白石祖师爷所说“学我者死”,从来多鼓励摹古人而不死学一家,这也是北岳师众多门生中,治印创作无多相同面貌与情境的原因。
       文物的收藏,能让人滋长知识。北岳师有很多的收藏,尤其是篆刻与书法文物,是他拓广印学领域的宝物。
       在亲炙请教老师时,老师经常能无私地让人亲抚学习,这是学生众人都能体会到的。尤其对于历来许多印人的鸿爪遗痕,北岳师更是用心搜集、细心整理,这是印人间的相知相惜,也是受延续篆刻印学脉络使命的驱使,需要费神、费力、费财的付出与贡献。
        北岳师的印学阅历非常丰富,渡海来台后,亦关心两岸印林发展,于印人、印事、印物都能如数家珍。
       一九七二年一月起,应姚梦谷所主办《艺坛》月刊杂志之邀,主笔《印林见闻录》专文的连载,每月一文,每文约千字,并附与文相关之插图。逐文记录台湾本地的印林发展情形,有印人或印社的介绍,有治印技法与周边印具的探讨,有印材或雕钮的介绍,有古今印谱或印学新书的介绍,同时也记载大陆的印林人、事、物的发展,甚至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的印林人、事、物,也都在北岳师笔下一一活跃呈现,仿佛一部近现代的篆刻史。
        《印林见闻录》的专文撰写持续了二十多年,直至《艺坛》杂志休刊而搁笔,前后共计三百零七篇。专文合辑在北岳师生前曾由麋研笔墨有限公司于二〇〇三年出版《印林见闻录(一)》单行本,后又于二〇一二年出版《印林见闻录(二)》,合二册之编辑虽稍有节删,仍可谓完整的王北岳《印林见闻录》。
       今西泠印社出版社复有重刊之议,能借西泠之网而广布发行,让世人更清楚了解二十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的篆刻发展情形,余乐见其成也!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