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贝克特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9.54
5.4折
¥
36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张宗子 著
出版社安徽教育版社
ISBN9787533667238
出版时间2012-07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1200341455
上书时间2024-12-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张宗子,河南光山人,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83-1988年在中央电视台工作。1988年秋自费赴美留学,入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英语系研究生院研读英美文学。长期居住纽约,在中文报纸工作,历任编译、编辑、编辑部主任、主编。业余写作,以散文、随笔、书评及影评为主,作品散见于国内、港台及海外报刊及多种海外作家选集,并有大量翻译作品发表,包括当代美国诗歌和散文。2004年出版散文集《垂钓于时间之河》(海外流散文学丛书,赵毅衡主编)。
目录
序
辑一
看花诗在只堪悲
――读《红楼梦》诗词札记
雪夜东坡
东坡食蜜
陆游的饮酒诗
神仙赵高和卧底赵高
萧散
杜苟鹤的闺情
重读《水浒》
千家诗
辑二
黑鸟的翅膀
马勒:孤猿坐啼坟上月
中国公主图兰朵
周氏兄弟和龟鹤齐寿钱
周作人为周佛海改诗
蒋介石与唐诗
张蒋之恋
爱书当如郑振铎
音乐与诗
杂读
辑三
卡夫卡的乡村婚礼
从《阿凡达》到《魔戒》
回看《教父》
墓园和诗人
斯万之恋(一):奥黛特,爱的秘密
斯万之恋(二):嫉妒是更持久的坚持
歌德谈话录
不存在的贝克特
关于叔本华的梦
百合圣母,梦与现实
儿子和侦探小说
内容摘要
《不存在的贝克特(精)》编著者张宗子。 《不存在的贝克特(精)》系著名作家张宗子先生最新作品集,辑录近年读书随笔三十余篇。 本书分三辑,辑一笔涉中国古典诗词,其中《看花诗在只堪悲》是一篇全面论《红楼梦》诗词的长文,此外则涉及苏轼、陆游、明诗等;辑二论及近代人物,谈到周作人为周佛海改诗、郑振铎的藏书等;辑三评介外国作家和电影,包括卡夫卡和普鲁斯特等。全书既平实又典雅,作者谴词造句,匠心独具,沉静中不失华彩,往往惊为神笔。
主编推荐
《不存在的贝克特(精)》编著者张宗子。
安徽教育出版社高品质大众图书“渡书系”。
1.“渡书系”秉承“华文原创,好书至上”的策划原则,收辑名家名作、名家新作;第一辑首推钟叔河《书前书后》、刘绍铭《 冰心在玉壶》、也斯《 昆明的除夕》、赵毅衡《好一双中国眼睛》、 张宗子《不存在的贝克特》、赵焰《野狐禅》、胡竹峰《衣饭书》等。
2.精致编辑,精良制作,三获“中国最美的书”设计奖的刘运来先生担纲装帧设计,与文字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精彩内容
使诗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表现人物和推动情节的手段,这是曹雪芹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中国古典小说里,是空前绝后的。《红楼梦》诗词的意义,盖在于此,而不在那些诗词本身。 为小说中的人物量身定做诗词,必须顾及四点:第一,人物的身份;第二,人物的性情和修养;第三,诗的语言和修辞风格;第四,人物的诗歌才能。人物的身份,应当说,比较容易照顾。富人不说穷酸话,人不说鬼话。人物的性情决定诗的风格,这里面,一是人物的情趣,二是人物的爱憎和理想,前者很难做到一定深度的模拟,因此模拟多通过表现后者来实现。古人经常模拟文友的风格做诗填词,如李商隐的((卡土工部蜀中离席》,明言效杜体,姜夔词风与辛弃疾迥异,却有几首专拟辛体。这种语体的模拟,到什么程度不论,本身并不困难。最后的问题是人物的才气。才气有大小,因此诗有高下。一个志趣高尚的人可能没有诗才,一个品格低下的也可能诗写得不错。 上列四项,两个前三项完全相同的人,也可能因为第四项的区别,而写出很不同的诗来。这在《红楼梦))中尤其重要,因为曹雪芹把他的人物按诗才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而且反复强调,并构成情节发展的重要内容:薛林是第一梯队;湘云和宝琴是第二梯队,其中湘云有时和薛林不分高下,而薛小妹是曹雪芹点明才思直逼宝钗而在前八十回故事中表现并不突出的;属于第三梯队的是妙玉和探春;余下李纨、迎春、岫烟等,属于跑龙套的角色。至于宝玉.他的情形特殊,我们后面会讲到。 在实际情形中,任何人模拟他人,其作品能达到的艺术高度,不能超出他的实际才能。也就是说,就模拟而言,往上有一个铁的限制,往下,这样的限制虽不存在,但让一个人故意写出远远低于自己正常水平的诗,实际上非常困难,他得抛弃自己多年写作发展出的一切技巧、习惯、感觉,而悬猜面对任何题目,一种更笨拙、更粗俗的表达方法是什么样的。那么,对于曹雪芹,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把大观园群芳的诗作水平,上下限确定在自己创作水平的范围内。就算他没有这样想,实际的结果也必然如此。 所幸红楼人物中的几位主要作手,一出场就已经是相当成熟的诗人,他们可能写出的作品,正在便于模拟的范围内。太高的,书中没写这样的人物。北静王水溶应该是能诗的,贾政也是行家,年轻时没少写,但曹雪芹没给他们安排一首诗。水溶是条伏线,在后三十回贾家破败之时,或许能向宝玉伸援手,否则“路谒北静王”一回,那么写他欣赏宝玉,誉为“雏凤清于老凤声”,关心他的教育,邀他去王府见识“海上众名士”,亲将所佩念珠相赠,难道只是虚言?况且贾政说宝玉“赖藩郡余祯”,似也暗示了后来的情节。至于贾政,他在书中更是有机会不得不作一两首诗应景的,比如在元春省亲时,中秋在贾母面前。曹雪芹在此处缩手,想是有所顾虑吧。 往另一头说,初学者或诗才太低劣者的诗作,曹雪芹也不愿过多涉及,出于同样的道理。香菱学诗,写了三首咏月诗,实在勉为其难。贾环从头到尾,只留下一首五律。 《红楼梦》作诗的场面既多,借人物之口,不免谈及诗歌创作的方方面面。这些“诗论”――主要的代言人是黛玉和宝钗――是否一定代表曹雪芹本人的看法,相信有不同的意见。问题不在这些看法表露出了什么艺术倾向,或是否高明,而是在于这些“诗论”的浅易,实在地说,谈不上“论”,仅是一些常识。因为是常识,总是有道理的,但人人尽知,就说不上独创。如果说曹雪芹对于诗歌理论“技止此耳”,固然缺乏根据。但曹雪芹别有何等见解,同样无从得知。但我相信一点,借宝黛钗等人之口讲出来的,确实是他的经验之谈,也体现在书中的诗歌拟作上。香菱初人诗门,谈读诗和写作的体悟,未尝不是曹雪芹自己当初的体会。教香菱学诗,黛玉有两段话,说得最为集中和详细。第一段: 香菱请教做诗,按照后文,说的是七律,黛玉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