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血管毒理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血管毒理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1.99 5.3折 11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芝兰,孙应彪,王宇红 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ISBN9787565916526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118元

货号1201621977

上书时间2024-12-03

休闲图书吧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章绪论
节心血管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心血管毒性表现
一、流行病学资料
二、动物实验资料
第三节毒性机制
一、离子稳态改变
二、氧化应激
三、线粒体功能改变
四、缺血—再灌注损伤
五、细胞凋亡
六、细胞信号通路改变
第四节研究进展
第五节结语
第二章心脏结构与功能特征
节心脏基本结构
第二节心脏生理特征
一、心肌细胞电活动
二、电生理学特征
三、兴奋的收缩耦联
四、神经递质对电生理学效应
第三节心脏的功能
一、心脏周期性活动
二、泵血功能及其机制
三、泵血功能的评定
四、泵血功能的调节
第四节心电图
第五节心肌能量代谢
一、正常心肌能量代谢
二、心肌能量的利用
第六节心脏的生物化学
一、氧化应激酶系
二、亚硝化应激酶系
三、心肌标志物
第七节心脏的离子通道
一、钠离子通道
二、钾离子通道
三、钙离子通道
四、氯离子通道
第三章血管结构与功能特征
节动脉系统血管的特征
一、大动脉的结构与功能
二、中动脉的结构和功能
三、小动脉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静脉血管特性
一、静脉血管结构
二、静脉功能
第三节毛细血管
一、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
二、毛细血管分类
三、毛细血管功能
第四节微循环
一、微循环的结构
二、微循环的功能
三、微循环的调节
第五节血管系统的调节机制
一、神经调节
二、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三、体液调节
四、自身调节
第四章器官循环
节冠状动脉循环
一、解剖特点
二、血流特点
三、血流调节
第二节脯循环
一、血流特点
二、血流量调节
三、血—脑脊液屏障与血—脑屏障
第五章致心血管系统损伤的外源性有害因素及毒性表现
节致心脏毒性的外源性有害因素及毒性表现
一、概述
二、心律失常
三、心脏肥大
四、心力衰竭
五、心肌病
六、其他
第二节致血管毒性的外源化学物及毒性表现
一、概述
二、高血压
三、低血压
四、动脉粥样硬化
五、血栓形成
六、出血性疾病
第六章外源性有害因素致心血管毒性机制
节离子稳态改变
一、Na+—K+—ATP酶抑制
二、Na+通道阻断
三、K+通道阻断
四、Ca2+通道阻断
五、Cl—通道阻断
六、Na+—Ca2+交换体
第二节冠状动脉血流改变
一、冠状血管收缩或阻塞
二、缺血—再灌注改变
第三节氧化应激
第四节细胞器功能失调
一、肌纤维膜
二、肌浆网功能改变
三、线粒体
四、溶酶体
五、内质网
六、其他
第五节细胞胀亡与凋亡
一、细胞胀亡
二、细胞凋亡
第六节细胞信号通路改变
第七节心肌细胞相关基因改变
第七章心血管毒理学研究方法
节概述
第二节整体动物实验
一、实验程序
二、心脏毒性观察指标
三、常规观察指标
第三节心血管疾病毒理学实验模型
一、普通动物实验模型
二、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三、高血压相关遗传工程小鼠
第四节心血管毒性评价的体外替代模型
一、离体心脏灌流模型
二、全胚胎培养模型
三、心肌细胞培养模型
四、血管细胞培养
五、电生理特征测定
六、清醒动物无线遥测技术
七、计算机模拟替代法
第五节临床医学方法
一、非侵入性检查
二、侵入性检查
第八章金属与类金属
节镉及其化合物
一、毒性表现
二、毒性机制
第二节铅及其化合物
一、毒性表现
二、毒性机制
第三节钴及其化合物
一、毒性表现
二、毒性机制
第四节锰及其化合物
一、毒性表现
二、毒性机制
第五节砷及其化合物
一、毒性表现
二、毒性机制
第六节镍及其化合物
一、毒性表现
二、毒性机制
第九章芳香族烃类
节苯
一、毒性表现
二、毒性机制
第二节甲苯
一、毒性表现
二、毒性机制
第三节二甲苯
一、毒性表现
二、毒性机制
第四节苯系混合物
一、毒性表现
二、毒性机制
第五节多环芳烃
一、毒性表现
二、毒性机制
第十章烷类、醇类与脂类
节正己烷
一、毒性表现
二、毒性机制
第二节乙醇
一、理化性质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
三、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
四、毒性概述
五、毒性表现
六、毒性机制
第三节硝酸甘油
一、概述
二、用途与药理作用
三、毒性表现与机制
第十一章碳化物
节一氧化碳
一、毒性表现
二、毒性机制
第二节二氧化碳
一、理化性质
二、来源、存在与接触机会
三、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
四、毒性概述
五、毒性表现
六、毒性机制
第十二章硫化物
节二硫化碳
一、毒性表现
二、毒性机制
第二节硫化氢
一、毒性表现
二、毒性机制
第十三章三氯甲烷(氯仿)
一、毒性表现
二、毒性机制
第十四章氯及有机过氧化物
节氯气
一、急性毒性表现
二、慢性毒性表现
三、毒性机制
第二节光气
一、毒性表现
二、毒性机制
……
第十五章大气污染物
第十六章农药
第十七章药物
第十八章物理因素

内容摘要
心血管毒理学(cardiovascular toxicology)是研究环境化学物、工业化学物、药物、天然物质和有害内源性物质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及其毒作用机制的学科。目前,对具有心血管毒性损害作用有害因素的关注,已从化学因素扩展到物理、生物因素,甚至是食品等范畴;并在整体、器官、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等不同水平上探索其与机体的交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心血管毒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与一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叠,充分体现了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及渗透,同时也促进了心血管毒理学科的发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