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圆之探——解码中西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方圆之探——解码中西文化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0.79 5.2折 40 全新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松波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93215

出版时间201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0元

货号11638841

上书时间2024-12-03

休闲图书吧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周松波,德籍侨领,企业家、管理学研究者,国际文化使者。1990年回国赴北京大学攻读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专业博士学位。
1995年至今,在欧洲和中国各地创办了周氏王朝国际控股、华商集团、百得利艺术俱乐部等10多家公司,业务横跨咨询、贸易实业和金融等领域,并担任全德华人华侨联合总会常务副会长,为东西方经济及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德、法、奥等国政府首脑的多次接见和赞扬。
2002年,当选“北京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被授予“首都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被评为“中华十大财智人物”;2005年成为“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2006年,被全国政协等机构授予“中国十大管理英才”称号,是首位获得此殊荣并担任过国内上市公司董事长、中央核心刊物执行社长的外籍人士。
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中西文化比较、古今思想对比以及孙子兵法在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应用等研究,著有《企业兵法管理》、《灵性与理性》、《商战新论》等。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差异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
一、汉语“文化”的含义
二、西语“文化”的含义
三、近代学者对“文化”概念的不同理解
第二节 文化的层次与结构
一、洋葱的比喻:文化层次论
二、文化的冰山比喻
三、文化的正态分布

第二章 中西文化形成的不同渊源
第一节 中西文化的概念
一、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二、西方文化与西方的三大文明系统
第二节 中西文化形成的渊源
一、中西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渊源
二、中西文化形成的制度渊源
三、中国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与西方文化形成的宗教渊源

第三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要素及其差异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
一、宗教
二、哲学
三、政治
四、文学
五、艺术
第二节 西方文化的基本要素
一、宗教
二、哲学
三、政治
四、文学
五、艺术
第三节 中西文化的基本要素差异
一、中西宗教的差异
二、中西哲学的差异
三、中西政治的差异
四、中西文学的差异
五、中西艺术的差异

第四章 中西文化差异分析
第一节 中西文化的特征
一、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西文化差异分析
一、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
二、中西文化的精神比较
三、中西文化的道德比较
四、中西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
五、中西文化的日常生活差异

第五章 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
第一节 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二、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三、中国民族文化传统
四、西方的民族文化传统
第二节 中国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二、注重和为贵的思想
三、团队精神
四、实业报国、服务社会的理念
第三节 西方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个人主义
二、善于充分授权
三、崇尚创新、开拓和冒险精神
四、强烈的危机意识
五、注重培训与知识管理
六、注重参与管理
七、注重理性管理、硬性管理
第四节 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
一、基本价值观不同
二、思维方式不同
三、决策方式不同
四、管理文化和理念不同
五、治理结构不同
六、沟通习惯和方式不同
七、法制观念不同
八、激励方式不同
第五节 中西企业在工作行为上的差异
一、工作态度、作风与方式
二、人事政策
三、人员的培训
四、决策方式

第六章 文化导向论
第一节 传统文化维度理论综述
一、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二、文化维度理论
三、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理论
四、文化架构理论(强皮纳斯)
第二节 文化导向论
一、文化导向论——提出、概念及其意义
二、中西企业文化的文化导向差异

第七章 中西企业文化的冲突、融合与协同
第一节 企业文化冲突的概念、具体表现和演变规律
一、企业文化冲突的概念和发生原因
二、企业文化冲突的具体表现
三、企业文化冲突的演变规律
第二节 中西企业文化冲突的控制策略
一、企业文化冲突控制的尊重策略
二、企业文化冲突控制的沟通策略
第三节 中西企业文化的融合
一、中西企业文化融合的概念、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中西企业文化融合的目标
第四节 中西企业文化协同
一、企业文化协同的概念
二、企业文化多样性的优势和劣势
三、企业文化协同管理理论模型

第八章 企业文化差异与跨国企业本土化策略
第一节 企业文化差异与企业本土化策略
……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讲述了: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2001年12月11日,中国经过15年艰苦的谈判,正式成为了世贸组织成员。中国“入世”之后,经济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入世”7年之后,经济总量从2001年世界的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而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入世”为中国打开了一扇门,中国巨大的潜力吸引着国外的企业和资本,中国的资本也开始走出国门。 

精彩内容
    而西方文化将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概括为从感性到理性,他们认为最高层的理性就是明晰的语言符号定义,所以他们很早就建立起形式逻辑,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研究其细节,逐渐形成实验科学,即在实验室中,暂时割裂事物间的联系。创造人为的外部环境(如隔绝空气、加热等),然后观察物体的变化与联系,再将实验中的成功经验推广到现实中。正是由于这种科学性使得西方成为近代科学的发源地,我们现在所探求的现代科学体系几乎全部来自西方,它的影响还会长久地存在下去。
    
西方文化的科学性,不仅使西方建立了全套科学体系,而且它对整个西方的文化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相对于中国式的重义轻利、以善为美的“贤人作风”,西方文化明显地显现出爱智、求真的“智者气象”,认为“美德即知识”。西方文化可以接受一个有道德缺陷的智者,相对的中国则更愿意容忍一个平庸的好人。在中国文化中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即是在盖棺定论时说“这是一个好人”,而西方文化则是给那些先哲一个“智者”的封号。
    
(二)民主性
    
从西方文化被引人中国开始,首先引起国人关注的是科学,其次就是民主,这是现代中国在起步时向西方学习的两项重要内容。
    
民主.1生同科学性一样,来源于古希腊文化。古希腊地处交通要冲,地理环境多山而且土地贫瘠,这使得希腊人不得不早早就开始经营海上贸易,以弥补土地的不足。贸易的发展把个体的观念推广到社会,带来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由于商业的原则是等价交换,而等价交换的前提则是交换双方都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的前提是交换的双方都是平等的人,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政治生活特点,即求自由、求平等、求民主。而在中国传统的农业制度下,人是等级森严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使平等交换成为不可能。如《卖炭翁》的故事中,老人之所以一车炭在寒冷的季节只换来装饰性的红绸,就是因为对方是皇宫的太监,地位的不平等造成交易的不等价。
    
海上生涯的冒险性质还造就了海洋民族爱冒险、能创新、喜探索的特点,这就明显区别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业文化。不被束缚于土地上就少了家族观念,不盲目尊崇长辈,而是尊崇在航海中有能力的青壮年人,尊崇通过航海贸易得到许多财产的人。而这些都是西方早期文明中民主观念得以产生的原因。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