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马克思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4.57
5.1折
¥
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程建宁 等 编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28999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1280456
上书时间2024-12-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程建宁,湖北省广水市人,1932年12月出生于南京。1951年7月从清华大学抗美援朝参加空军。历任学员班长、文化教员、副指导员、干事、空军教材编辑组组长、空军政治部宣传部副处长、总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总政宣传部副部长、全军整党办公室秘书组组长,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主任。1988年9月授予少将军衔。曾被选为北京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全国第八届人大代表。1996年4月退休后,任中国靠前战略学会不错颐问、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不错学术顾问。
目录
历史的巨人
一、特里尔小公民
母亲眼中的“幸运儿”
孩童“首领”
二、勤奋的求学生涯
家中上小学
中学生活
对职业选择的回答
初入波恩大学
转学柏林大学
赢得爱情
热心诗歌创作
参加青年黑格尔派俱乐部
撰写博士论文
三、点亮共产主义明灯
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创建无产阶级政党
撰写《资本论》
四、为真理而斗争
革命风暴中的雄鹰
巴黎公社的英勇旗手
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
反对冒牌社会主义的斗争
五、奋斗不息的晚年
在同疾病抗争中顽强工作
继续指导革命运动的发展
学无止境的典范
六、永生的马克思
天才的头脑
一、从宗教批判到现实批判――学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二、对“异化劳动”的理论阐述――学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三、辩证唯物论实践观的提出――学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
五、世界上最早的共产党纲领――学习《共产党宣言》
六、对物质生产各要素关系的分析――学习《(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七、揭露资本家剥削的秘密――学习《资本论》
八、对巴黎公社经验的理论总结――学习《法兰西内战》
九、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学习《哥达纲领批判》
伟大的人格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勤奋的学习精神
三、无畏的斗争气概
四、高尚的道德情操
五、真挚的革命友谊
结束语
编后话
附录
一、马克思名言
二、《活着的马克思》编写散文
三、《活着的马克思》评介文章
内容摘要
“马克思没有死,他还活着”已成为时代强音。《活着的马克思(升级版)》是四位志同道合、平均达73岁高龄的程建宁、丁宏远、刘常仁和袁德金编写者,以多年的马克思情结编写的一本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大众读物,旨在引导读者走进马克思、学习马克思。书中选取拥有典型意义的史料,讲述了马克思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革命生涯;通过用通俗语言学习和解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引领读者走进科学理论殿堂;采取叙述感人故事、回忆精彩篇段、摘取经典评价的形式,宣传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
精彩内容
《活着的马克思》编写散记
一、为什么要编这本书
1. 历史经验的反思
我们党和军队有一个好传统,就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用马克思主义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许多同志,都是通过理论的指导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奋斗终生。
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理论和实践脱节,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单纯地为了学点知识,装潢门面,应付考试,而不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理论失去了指导的作用;有的认为经典著作难学难懂,学习理论是耽误时间,学不学无所谓,以致逐渐边缘化。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说明,需要有一本通俗的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物,吸引广大读者去学习,联系自己的实际去思考。
2. 个人成长的体验
我1951年抗美援朝参加空军,经历过半年入伍教育,除军事训练外,主要学习社会发展史。通过老师讲课、学员联系实际讨论,逐步明确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明确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了一个人应该怎么样生活才有意义。这段学习给我一生的生活、工作奠定了基础。60多年过去了,现在仍然非常珍惜那段学习,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个人的成长实在太重要了。
这里还可以补充一个细节。今年已经97岁高龄的空军第一任宣传部长朱鸿告诉我,那段入伍教育计划,空军宣传部原设想配合抗美援朝的情况搞形势政策教育。要当时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提意见,陆提出,搞社会发展史教育。朱当时思想不通,觉得应该配合形势进行教育,讲社会发展史是不是太远了。陆坚持说,你这个空军宣传部长要听我中央宣传部长的意见。按照陆定一部长的意见制定的计划,经批准在部队实行了。从实践看,陆定一的意见是高瞻远瞩的,把世界观解决了,其他问题就好解决。
3. 优选典型的引导
1985年我任总政宣传部副部长,分管学校教育和理论教育,发现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空军雷达学院(现称预警学院)。该院招收大学本科生,毕业后都要分配到高山海岛等边远地区担任基层技术工作,为了适应这一情况,他们重视理论教育,解决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提出自觉地“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长期为雷达部队服务”(即三到一长期)的口号。几年来成千上万的毕业学员都能主动要求到最边远的地方去。总政于1986年7月在该院召开了“全军高等专业技术院校学员思想教育座谈会”。之后,中央各新闻单位联合到学院采访报道。中宣部、国家教委、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等单位联合发文件推广他们的经验,在全国全军引起很大反响。
4. 当前现实的要求
多次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但是应该看到,在当前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形势下,一些同志忽视马克思主义学习,有的盲目接受西方传播的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离马克思越来越远。在一些青年中,甚至不知马克思主义为何物,马克思为何许人也。有的老同志感叹:“在我们这个靠马克思主义获取革命胜利的国家,这种现象很不正常,也不可思议,一个人、一个革命者没有理想信念,长此下去是很可怕的”。
基于上述几方面的思考,编写一本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读物,既是我多年的愿望,也是当前的急迫要求。
二、书是怎么编出来的
编书的几个人有热忱,但编这样的书却都是第一次,是门外汉。我虽长期从事部队宣传教育工作,读过一些经典著作,但不精,有许多地方没有弄懂。丁宏远、刘常仁同志都是印刷工人出身,多次立功受奖,有的还是全国劳动模范,他们长期从事出版工作,有经验、接地气,但都没有钻研过经典著作。开始是我们3个人志同道合要编这本书,但底气不足、难度太大。我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大家鼓劲说,只要齐心努力,总可以拼出一个诸葛亮来。后来我们又找到军事科学院刚退休的研究员袁德金同志,他是科班出身,一辈子从事经典著作的研究,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博士生导师。我想,我们三个人拼出的诸葛亮在加上一个有真才实学的诸葛亮,还有一个较年轻的王磊同志负责插图和事务工作,经过努力大概可以完成任务。
我们自知任务艰巨,原想用一年时间读书,一年时间写作,一年时间修改,三年完成。能出版,优选;不能出版,就算一次学习,也会有很大收获。
我们还对自己提出“三心”的要求:热心、虚心、耐心。热心,就是满腔热忱地去从事这项工作;虚心,就是听取各个方面、各种不同类型人士的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意见;耐心,就是不浮躁、不厌烦,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之后才出手。
实践结果出乎我们意外。由于大家努力,三个月读书、三个月写作,就拿出一个初稿来了。虽然还很不成熟,但作为了一个基础材料,还是可以的。与其我们几个人讨论修改,不如在更大的范围内修改补充。为了集思广益,我们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是,召开不同层次的五个座谈会,听取了近百人的意见;二是,专门致函请一些专家学者提出意见。使我们感动的是,大家对这件事情都非常热心,或是直面坦言、或是写成文字、或者通过电话,对编写者给予鼓励,对书稿给予肯定,同时提出了许多中肯、有见地的意见。
我们边征求意见,边修改书稿。先分头修改,然后综合讨论修改。大的修改有三次,经历了五个月的时间。修改的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通俗化,力求写得浅显易读,使读者能看懂;二是现实化,就是用马克思的论述来回答当前的一些现实问题。
准确地说,这本书能够写成,得益于各方面人士特别是专家学者的指教。编写组只是搞了一个初胚,最后形成的书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我们要感谢所有对这本书稿提出意见的同志。我们还要特别感谢中央编译局和中央编译出版社的领导,他们对书稿充分肯定,积极支持该书的出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顺利出版了。2014年是马年,在马年之首上马,马年之末下马。在吉祥的“龙马之年”完成了这本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读物,我们是非常幸运的。
……
四、编写的感受
1. 时刻记住老祖宗
追根溯源,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同样离不开马克思的指引。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亲切感受到马克思就活在我们的身边,他活在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中,也活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中,活在我们每个人心中。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所作的《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话中用很长的篇幅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编写,我们感受到其深远意义就在于要我们的党、国家和军队,要我们的党员、干部,都牢记这段历史,时刻不忘老祖宗。
2. 时刻注重掌握立场观点方法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亲身体会马克思的论述大体可分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当时是正确的,现在依然正确,例如关于世界观方法论的论述,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论述,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关于共产主义根本特征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论述等等,这方面的论述是大量的;第二种情况是,当时的认识是正确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后来已不适用或者不接近适用;第三种情况是,当时提出的预测或设想,不符合或不接近符合后来发展的实际;第四种情况是,马克思的原意未被接近理解,甚至理解错了。我们有过因机械搬用或错误理解马克思的论述而产生不好后果的教训。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领会其精神实质。我们要坚信马克思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始终是我们的行动指南。
3. 时刻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只有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去学习马克思的论述,才能领会其真谛,融汇贯通。我们感受到,编写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教育、自我净化的过程,对自己理想信念的坚定、人格情操的洗练、基本理论水平的提高都是极大的推动。我在部队高级机关工作多年,有幸接触党和军队的领导同志,包括开国元勋和身经百战的老红军。同首长近距离的接触和交谈,我深深感到他们是智者、是勇士、是英雄。我写过一篇记叙首长对我教诲的文章,曾概括了三句话:同智者同行就不同凡响,同勇士为伍就无所畏惧,同英雄结伴灵魂就会升华。这次编写《活着的马克思》又有一种新的感受,就是追随伟人,既深感自己平庸渺小、才疏学浅,同时又志存高远、心明眼亮。
4. 时刻关注两个重要观点
马克思的著述鸿篇巨制,思想博大精深。在编写中,我们深深感到,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有两个观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大家时刻关注。
一个观点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句话,“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就道出了马克思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马克思正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才去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在马克思生活的那个年代,面对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的现实,他强调阶级斗争、强调无产阶级专政,不是为了造成新的阶级对抗,而是为了消灭这一对抗,直至消灭阶级,以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这正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博大而深刻的人文情怀。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种种曲解和责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忘记了马克思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正是体现了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的宗旨,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并有新的发展。
再一个重要观点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有当下的实践。通过编写,我们对共产主义是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的。第一个层面是,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基本矛盾,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在总结和概括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和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但它不是空想的而是现实的。因此,要坚定这一伟大理想。第二个层面是,共产主义也是对社会不断进行变革和改造的一种运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仅把共产主义看作是一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而且还看作是一种“消灭现实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是由许多不同的革命阶段组成的,完成这一阶段的革命目标和任务,正是向共产主义不断迈进。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首先就体现在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工作。第三个层面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中,会不断涌现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的新人。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在优选的工人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在我国革命战争中出现的无数革命先烈,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出现的大量焦裕禄式的干部、雷锋式的战士,以及在各条战线上的英雄模范典型,都是具有共产主义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新人。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共产主义的新人。因此,共产主义既是远大的理想,又是当下的实践活动,两者是有机统一的一个整体。
最近中央指出要“有针对性地编写一批通俗理论读物”,这反映了当前的急迫需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我们不仅要编好通俗读物,而且要宣传好、使用好,期盼《活着的马克思》能在广大读者中发挥积极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