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幻灭 精神分析师对抑郁的全新解读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0.73
5.1折
¥
59.8
全新
库存37件
作者(法)简-大卫·纳索 著 李祉莹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590619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9.8元
货号1202660603
上书时间2024-12-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简-大卫·纳索(Juan-David Nasio),1942年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
1969-1980年,他与精神分析师雅克.拉康(Jacques?Lacan)学习并共同发展精神分析事业。于1999年荣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同时获得拉丁美洲多所大学的“荣誉博士”称号。纳索博士著有30余本作品,涉及大众科普、专业学术等多个领域。
目录
第一部分何谓抑郁症
01毕生难忘的日子
02关于抑郁症的两大观点
03对抑郁症成因的假设
04对抑郁症的第二层定义
05精神分析师的咨询须知
06抑郁症患者的特征
第二部分人人都会抑郁吗
07抑郁症的四个阶段
08抑郁症的节奏
09关于幻想
10抑郁症的“导火线”
11那些至爱的“心头好”
12现在的情感打击是曾经的心理创伤再次来袭
13抑郁症的潜在原因
14抑郁症的创伤来源
15具有抑郁症倾向之人的性格肖像
16具有抑郁症倾向之人的两大性格特征
17创伤与抑郁症
第三部分如何干预抑郁症患者
18假装心力交瘁的洛朗
19没有求生欲的克拉拉
20两个重要的任务
21图表解读法
22杰雷米:图表解读法的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摘要
我们曾以为努力就会实现目标、实现目标就会快乐、足够优秀就会被爱、与梦想中的伴侣在一起就会幸福、承诺永远不会改变、自己最信任的人不可能背叛自己……当现实一次次冲击着我们的期待,曾经依赖的幻想破灭了,我们会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更不知道该用何种心态去面对以后的人生,抑郁便悄然产生。人的成长,本质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一次次学会在变化中抛弃旧的价值观,重塑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世界不是自己以为的那样,并因此感到迷失、愤怒、恐惧、悲伤、无助,丧失希望和动力,但这也是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强大的必经之路。作为精神分析师,本书作者倾尽其50余年的临床经验,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抑郁的新视角,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拆解抑郁发生发展的内核,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战胜抑郁的工具。精神的力量远比你想象的强大。愿这本书可以陪伴你、疗愈你,让你重新开始相信自己,找到你喜欢的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当你走出抑郁的时候,你会发现,生命中的所有不如意,都是为了把你变得更加强大。
主编推荐
1.抑郁并不可怕,战胜抑郁的关键在于理解抑郁为何发生。
2.作者是法国心理学者,专注研究抑郁50余年。
3.本书详细拆解了抑郁发生发展的过程,将抑郁的发生与发展提炼出4个步骤,结合案例,给出详细的剖析,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抑郁、战胜抑郁的心理地图。
4.心理学博士马晓韵,知乎大V曾旻,联合推荐!
5.不论你是受抑郁困扰的人,还是心理学工作者,都可以读读这本书。
精彩内容
下列内容的对象并不是所有人,
而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
——简一大卫·纳索
我会在本书中给大家带来三部分的内容,但愿这些内容能够符合各位的期望。我知道或许阅读这本书的人大多是与心理学相关的专业人士,可能会经常接触抑郁症患者。我由衷地希望我所分享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能够改变对抑郁症的看法,倾听抑郁症患者的声音,最重要的是了解与抑郁症患者沟通的方式。
我在求知方面一心一意。每一次在分享知识经验时,我只有一个诉求——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给每个人提供价值。
我之所以说要给每个人提供价值,是因为在我的内心深处,我的分享对象并不是所有人,而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是的,教育的本质就是点亮他人,这是一种内在且强效的影响力。传道授业不仅是以传承知识为目的,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大家思考,以最符合自身心理和情感态度的方式将之付诸实践。比如,关于如何帮助抑郁症患者,我希望能够激发专业人士思考的是:完全秉持希望走进患者内心的态度,忘掉你们所学过的条条框框。
诚然,多学习知识和多积累经验很重要,但专业人士仅仅运用知识并不能完全帮助抑郁症患者,只有专业人士化身为一张白纸,调动自身人性的一面,才能为抑郁症患者带来希望。只有在屏蔽技术套路输出时,自身的人性才能让专业人士成为情感上的“新生儿”,从而全盘接受对方带来的感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告诉自己的患者,自己所观察到的事情和让患者痛苦不已的根源。我深信,为人师者,不论术业专攻,都应当鼓励学生去学习,然后忘掉那些规矩并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生命中的未知。
01 毕生难忘的日子
接下来,我们会尝试深入了解抑郁症的理论和临床症状。从1964年当住院实习医生起,我一直专注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在精神病科准备专业资格证考试期间,负责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随访。
我依然记得,那时的我只有23岁,我的科室主任对我说:“纳索,从今天开始,由你负责女性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接诊工作。”我穿着白大褂回到医院,穿过早上8点就已经人满为患的候诊室,她们都蜷缩在各自小小的角落里,垂头丧气,眼神空洞暗淡。
就像很多抑郁症患者一样,她们深受早醒型失眠w之苦,凌晨5点天刚亮就醒了,再难入睡,因为脑子里装着唯一的一件事就是——去医院就诊。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就在那么一丁点儿大的诊室里,整个早上我都在不停地接诊这些痛苦不已的女士们。我一边倾听着她们诉说,一边感受着她们中某些人生活里的极端苦楚。是的,她们既抑郁又悲痛,而且悲痛中还带着丝丝不甘。
彼时,我并没有关注到这种显而易见的不忿。许久之后,我才意识到在这一层悲伤面纱的背后,我隐约窥见了那颗耿耿于怀的心;而就分析抑郁症的成因而言,我们需要让患者意识到,通常,由于至亲的“背叛”行为②,他们产生了不满情绪,对他人的怨艾和对自己的憎恶交织错位——最终,他们把憎恨发泄到自己身上,从而导致了抑郁症。
稍后,我将重新回到如何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悲痛这个问题上来。但现在,我希望先和大家分享一段我年轻时的经历,让大家感受一下我在从医之初及作为精神分析师自由执业阶段,是如何走上专攻抑郁症之路的。
1965年1月8日,这是我毕生难忘的日子。那天我接诊了我的第一位患者艾娃(Eva),这是一位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躁郁症患者,在来法国之前的4年时间里,我一直在关注她的情况。艾娃,瑞士人,50岁出头,没有孩子,她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寻求我的帮助。她的丈夫个子不高,他对于妻子躁狂发作并多次企图轻生的情况束手无策。
P3-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