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哲学卷)手稿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4.33
3.4折
¥
72
全新
仅1件
作者郝晓光,郝孚逸 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23868
出版时间2017-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2元
货号1201632937
上书时间2024-11-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郝晓光,1958年5月生于上海,1982年1月毕业于同济大学测绘专业,理学博士、博士后,中国靠前3次南极科考队中山站越冬队员,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湖北省测绘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南北极考察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地学前缘》编委,《湖北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研究专题组稿人;长期从事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图学、地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出版著作五部,发表论文一百二十余篇。
目录
前 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
对所谓马克思主义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使用价值概念等于哲学价值概念”批判
价值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扬弃——论商品价值的哲学意义
从“人的异化”到“劳动力的商品化”——青年马克思与成年马克思在“人的价值”问题上的联系
论商品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关系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商品——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性范畴
对“分工与分配”的否定之否定——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性范畴
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是回答“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优选方法——试论剩余价值范畴的二重性
剩余价值概念从相对生产关系向相对生产力的转化——剩余价值范畴从哲学含义到经济学含义的推进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体系的本体论特征——从两大难题的破解到两个统一的建立
剩余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基本原理
论分工与分配的经济学哲学内涵
论唯物史观哲学的人与社会的统一
“真正的人的存在”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存在”
劳动与人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
从一场重大学术论争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观的发展轨迹
马克思的劳动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去认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
构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剩余价值哲学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解读——是“人与物的矛盾”还是“人与人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基本范畴——试论人性范畴与物性范畴的哲学关系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范畴体系
按需分配:从“不劳而获”向“人性范畴”的转化——剩余价值哲学“按需分配”概念的经济学与哲学含义辨析
马克思主义的“123”与“345”——对“什么是历史”的两点认识
劳动的二重性是切入剩余价值哲学的要点——马克思劳动学说与剩余价值哲学关系的探讨
作为剩余价值哲学基础的劳动异化概念——马克思劳动学说与剩余价值哲学关系的探讨
从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论的哲学演化——马克思劳动学说与剩余价值哲学关系的探讨
劳动与“二分”的关系是剩余价值哲学的内核——马克思劳动学说与剩余价值哲学关系的探讨
劳动成为需要是剩余价值哲学的必然——马克思劳动学说与剩余价值哲学关系的探讨
劳动体现人的本质和剩余价值哲学构建——马克思劳动学说与剩余价值哲学关系的探讨
当代社会中的劳动和剩余价值哲学发展——马克思劳动学说与剩余价值哲学关系的探讨
劳动的经济学哲学底蕴与剩余价值哲学——马克思劳动学说与剩余价值哲学关系的探讨
后记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再版后记
附录:《否证》发表三十周年回顾与评述——剩余价值哲学的十个创新学术观点
内容摘要
建立剩余价值哲学是一项宏大的哲学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奋斗,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完整体系,续写出《资本论》未完成的辉煌篇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