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谜面(增订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6.99
5.6折
¥
4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刘练军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63562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1932647
上书时间2024-11-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刘练军,法学博士,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东南大学法学教授。发表研究论文六十余篇,曾被中国法学创新网列入高产作家排行榜,业余在各类报刊上发表评论文章八十余篇。作品曾获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中青年很好成果奖等多项奖励,个人曾获“杭州市很好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法学会研究课题等多项法学科研项目。主要兼职: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浙江省社会法研究会副会长等。
目录
序读,这些文字里深埋的火种ⅲ为法治“温柔的呐喊”ⅶ辑 善待法官 信任司法法官工资是个宪法问题法官薪水多高才合适法官考核,兹事体大敬重法官才有法治人大代表可以给法官庭审打分吗异哉所谓“判后答疑”问题者不要随便拿司法开涮法官助理应该由谁来管理司法:与其监督毋宁信任第二辑 聚焦法院 制度建言不判案,非法官法官无权积德法官判案——推动司法法治化的杠杆法官对法律负责还是对审判长负责期待最高人民法院推动五大改革陪审并不意味着司法民主化陪审门槛:有读写能力即可司法判决是一种公共产品司法为何要公开法院奖励调解不宜过多第三辑 问责错案 反思机制司法与政府:距离产生美刑事错案发生的逻辑面对刑事错案,机制改革更重要法院该为刑事错案担责吗防止法官腐败的基础工作如何治理“眼花法官”律师不应跟法官“死磕”第四辑 教育公平 匹夫有责高校招生地方保护主义当休矣招生改革应从平等开始来自农村学校的学生更需要被推荐真自主招生又行得通吗教改,欲速则不达推动教育公平匹夫有责促进教育公平的试金石让人痛心的教育不公案学历“查三代”与教育公平反歧视,中国需要实际行动第五辑 大学治理 自治先行大学不应等级化绩效工资改革不应喧宾夺主绩效的双重含义正视科研考核的价值别让课题动了学术的奶酪别急着向南开致敬你若温和,便是晴天——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致辞第六辑 立法宽容 社会信任水果刀背后的法制容忍度行使姓名权岂只是民事活动中国化的民法典离不开家庭窝藏罪立法:大义何必灭亲什么才是贪官的死穴官员财产公开与私有财产保护禁食鱼翅与政务公开重建社会信任,政府要做榜样监察处置得有时效限制第七辑 透视事件 法者见法法官能裁判方韩之争吗法律人别用拳头说话足球反腐不能仅靠司法明星代言“毒胶囊”的罪与罚须把权利当回事受害者真的很无辜吗——关于集资诈骗犯罪“受害者”的六点疑问让法治的阳光照进劳教所影响性诉讼:为法治奠基泰国宪法为何对兼职说不泰国何以宪法常有秩序常无日本战后司法史上的浦和充子事件第八辑 旁观人物 沉思当下从马锡五的纪念文章说起律师亦凡人世上已无黄松有?王立军,哀之更需鉴之周星驰委员,肩负起你的责任伦理精英,你为何不懂得“害臊”?!莫言的“诺贝尔伦理”陈光标的中国式慈善汤寿潜在1911
内容摘要
本书为法学随笔“黑骏马法学漫丛”之一,系《法治的谜面》出版后抢先发售进行增订,本次增订主要是删除了时效性较强的时评,增加了几篇对近几年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剖析与思考的文章。全书共分为“善待法官 信任司法”“聚焦审判 制度建言”“立法宽容 社会信任”“透视事件 法者见法”“法制回眸 当代借镜”等八辑,主题集中在司法审判、法律职业、教育公平等几个方面,所收录的文章包括《敬重法官才有法治》《中国化的民法典离不开家庭》《影响性诉讼:为法治奠基》《推动教育公平匹夫有责》《促进教育公平的试金石》《正视科研考核的价值》等。 作者不预设任何立场,接近以一个局外人身份站在中立立场上就司法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等社会热点问题表达自己的认知与见解。这些文章承载着作者的学术热爱和客观公正信念。展现了一个法律学人对个人、家庭、社会多维进行观察思考,并进行富有见地的阐释。本书既合适专业人员阅读,也可以作为大众普法读物。
精彩内容
读,这些文字里深埋的火种文 / 林来梵刘练军先生的文字,与我们这个时代的氛围一样,都是焦灼的。但焦灼往往也会采取某种勤勉的生存样态,于是刘练军在文字上颇为多产。《法治的谜面》就是这样诞生的。当这册隽永的评论集即将付之梨枣时,刘君从他正在访学的牛津发来了电子邮件,请我为之作序。作为他学术上的一位知友,当然,也是其博士阶段曾经的指导教师,我闻之欣然,亦想借此机会就其新书谈点自己的感受。况且,刘君此前出版了两本学术著作《消极主义:宪法审查的一种哲学立场》和《司法要论》,我都未曾为之写点什么;又况且,他是我所带的三十位博士生当中个出版评论文集的弟子。此文集中的大部分篇什都曾在《法制日报》《检察日报》《凤凰周刊》《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等报刊上公开发表。之后,作者又将其放到其法律博客和新浪微博上。其中的多数篇章刊发出来后,我都有所浏览,所以,对文集的内容算是较为熟悉了。本文集大致根据文章内容主题之不同,分成十辑。从每辑的标题及其文章篇名即可知,本书大约有一半内容涉及中国司法。这些年来,刘君一直在研究司法这个当代中国法治最为重要的议题。这些司法评论文章可谓其司法学术研究的副产品。阅读刘君的这些司法评论文章,我颇有共鸣。首先,刘君坚定地认为,我国司法只能走独立之路,任何不以独立为目标的司法改革都是一种虎头蛇尾的胡闹。文集中《法官对法律负责还是对审判长负责?》《法院奖励调解不宜过多》《法官考核,兹事体大》《人大代表可以给法官庭审打分吗?》《异哉所谓“判后答疑”问题者》《司法:与其监督毋宁信任》《司法与政府:距离产生美》等文章,其核心观点就是认为:法官不对任何人负责,只对法律负责;而要让法官仅仅对法律负责,就不宜对法官进行频繁的考核和各种形式的外在监督。在《司法与政府:距离产生美》一文中,作者指出:“距离产生美,司法与政府唯有保持适当的距离,司法才会越来越像司法,政府亦才能越来越像政府。政府固然要致力于维护社会稳定,但政府绝不应要求司法放弃其依法裁判的基本职责,而沦为‘维稳’之工具,否则,任何和谐稳定都是暂时的,而由此造成的不稳定则是长久的。”对于刘君的这个判断,我深以为然。但凡法治较为成熟的国度,其司法与政府都保持着看得见的距离。司法,绝对不会跟在政府后面亦步亦趋。在这方面,我国委实有点反其道而行之,令人遗憾。相信包括刘君在内的诸多有识之士的呼吁,会促使我国司法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朝着“保持距离”这种更为合理正当的方向前进。其次,刘君主张一点一滴的改良,只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具体制度问题发表其改进和改革的看法与建议,很少抽象地对司法独立进行宏大叙事。《法官薪水多高才合适》《敬重法官才有法治》《法院该为刑事错案担责吗?》《如何治理“眼花法官”》《律师不应跟法官“死磕”》等文章,都是针对司法实践中司空见惯的问题而作的评论。这些议题看似不大,实际不小。如果刘君在本书中分析的这些 “小”问题,在司法改革中均能一个一个地解决好,那我国司法必将会成为担负起“限制权力,救济权利”之重任的现代法治化司法。再次,对于广被忽视的法官不判案问题,刘君很是关注,他将《不判案,非法官》放在文集的第二辑首篇位置,我想这应该是他用心良苦,突出法官要审判的结果。在《期待最高人民法院推动五大改革》中,刘君还呼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内的各级法院领导要坐堂问案,而不应带头做“不审判的法官”。法院里有相当比例的法官,甚至有超过半数的法官常年不进法庭听审和裁判案件,这实在荒谬得很。更荒谬的是,司法改革已然进入了“三五”阶段,但这个问题却从未登上“司改日程”。而据我所知,类似《不判案,非法官》这种直面问题、痛陈陋习的文章并不多见。作者在文章中指出:“法官到处讲课、著书立说,越来越像学者,这是可怕的社会精英的身份错位。”这个意见我也颇为赞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社会精英的身份错位问题堪称痛心疾首,文集中有多处提到。如《正视科研考核的价值》《周星驰委员,肩负起你的责任伦理》《精英,你为何不懂得“害臊”?!》等文章,都涉及我国社会精英的身份错位问题。毫无疑问,法官不审判,将其主要精力放在科研等方面,而学者不做研究,将大把的时间耗费在做律师或做“公知”上,这种身份错位对当下中国危害不浅。除司法议题外,《法治的谜面》还涉及“教育公平”“大学治理”“读书札记”及法制史等方面的话题。无论是教育公平还是大学治理,作者都是以一个法学者的身份,以相关的法律尤其是现行宪法为根据来进行分析和探讨的。至于读书札记,其中多数涉及的也是宪法方面的书籍,这应该与作者的宪法学教育背景密不可分。翻阅此书,总体印象是,作者主要是在为司法独立和法治宪政而呼吁。作为一介书生的这种呼吁对中国当今现实中的司法改革和法治建设影响如何,无疑不容乐观,但我们也没有理由悲观。毕竟,但凡真诚的呼吁都带有宝贵的正能量。一个民族的精神之光一旦黯淡了,这个民族的前途只会是一片黑暗。刘练军式的焦灼,或许正可为重新点燃民族的精神之光保留了可贵的火种。质言之,刘练军的这些文字里,就深埋了这种火种。而这种火种一旦在时代的雾霾和风雨中得到历练,便恰是一种温和。刘君在《你若温和,便是晴天》的演讲中说:“一个真正领悟法律精神的人,既不是阻碍社会变革的顽固派,亦不会变为偏激冒进的革命派,它必定是支持改革与改良的温和派。”根据我的观察,文字看似焦灼的刘君正是温和派的坚定实践者。作为他的老师,看到他这些年持论“温和”的评论文章结集出版,我由衷感到高兴。期待他今后有更多持论温和的优秀作品问世。 是为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