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技创新之路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5.32
5.4折
¥
66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王苏生 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31104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6元
货号1201806022
上书时间2024-11-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王苏生,1969年3月出生,现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办公会成员、规划发展部部长、重大项目办主任、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金融系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后、芝加哥大学MBA。发表文章近100篇,出版著作近20部。陈搏,1970年7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研究方向,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出版著作3部。
目录
导论
章 中国“硅谷”成长历程与模式创新
节 中国“硅谷”——深圳创新发展另辟蹊径
第二节 中国“硅谷”——深圳科技成长历程
一 初创阶段:开放包容促进经济发展
二 发展阶段:创新制度助力技术升级
三 嬗变阶段:完善体系强化自主创新
四 提质阶段:夯实基础支撑创新引领
第三节 科技创新深圳模式的关键要素
一 坚持企业主体 激励自主创新
二 坚持市场导向 推动产业升级
三 坚持制度变革 优化创新环境
四 坚持创新至上 确保创新活力
五 坚持人才优先 保障创新供给
六 坚持载体建设 提升创新平台
七 坚持知识共享 丰富创新资源
八 坚持资本力量 助推创新转化
第二章 开放式多样性强竞争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节 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理论与实践
一 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创建实践
二 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理论研究
三 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基本特征
第二节 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各种群的功能及其演化机制
一 科技创新人才种群
二 科技创新载体种群
三 科技创新产业种群
四 科技金融种群
第三节 深圳“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的主要优势
一 综合创新能力提升快
二 引领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三 创新载体建设提质增量
四 创新人才集聚能力显著增强
五 企业占据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六 创新群落生机盎然
第三章 深圳科技产业:从“引进”到“引领”
节 科技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 深圳科技产业发展历程
二 深圳科技产业发展现状
三 深圳科技产业发展特点
第二节 助力科技产业的深圳经验——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角度
一 政府有形的“手”做好顶层设计
二 政府围绕产业需求提供服务
三 市场配置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
四 企业自由竞争谋求发展
第三节 深圳科技产业的未来发展
一 引领式创新带动科技产业发展
二 多个科技产业集群相互支撑发展
三 与周边城市产业协调发展
四 产业企业向高科技服务业发展
五 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
第四章 深圳科技载体:从“铁皮房”到“高大上”
节 深圳创新载体生态体建设成果
一 大学:创新人才和成果培养载体从0到20Il
二 工程技术中心:产业技术研发载体达到569家
三 重点实验室:源头创新载体平地崛起
四 虚拟大学园:产学研合作创新载体探索成功
五 技术服务平台:科技创新服务载体质量国内领先
六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前沿创新载体实现零突破
七 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创新创业载体享誉全球
八 科技创新载体已自成体系:整体创新能力快速跃升
第二节 深圳创新载体建设的新模式
一 加强政府顶层设计,保障载体规范有序
二 强化企业创新载体建设,激活科技创新活力
三 引进大院名校资源,共建科技创新载体
四 探索载体建设新模式,提升科技创新效率
五 布局前沿科技领域,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第三节 深圳创新载体建设未来展望
一 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多所高校入选“双一流”
二 拓展升级双创空间,释放全民创新创业活力
三 载体建设模式多元化,源头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四 打造高水平创新载体,积极布局未来科技领域
第五章 深圳科技金融:从“复制”到“突破”
节 深圳科技金融在学习中成长、在探索中成就
一 三阶段从无到有打造一流科技金融生态
二 高效的科技金融体系助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第二节 深圳科技金融发展中的有益探索
一 构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提供全方位制度保障
二 自上而下创立三级管理制度,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三 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助力科技创新
四 政企合作大力发展科技信贷,拓宽间接融资渠道
五 引导创业风险投资发展,多方资本助推创新创业
六 鼓励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完善科技金融的新业态
第三节 深圳科技金融发展展望
一 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系统化和均衡化
二 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成熟化
三 数据驱动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第六章 深圳科技人才:从“人才荒地”到“人才旺地”
节 深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历程
一 探索起步阶段:改革传统体制(1979-1991年)
二 助跑加速阶段:首创引才政策(1992-2002年)
三 质量提升阶段:完善人才体系(2003年至今)
第二节 深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果
一 高端人才聚集加速
二 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三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四 人才政策更加开放
第三节 深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展望
一 合理改革分配制度,强化人才法制保障
二 全面落实人才政策,塑造良好用才环境
三 创建招才引智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环境
四 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打造人才乐居环境
第七章 深圳科技合作:从“周边区域”到“全球高度”
节 深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频翻新篇章
一 合作阶段:寻求对话
二 合作第二阶段:探索多种合作方式
三 合作第三阶段:加速双方的融合成长
第二节 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一 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目标:促进科技创新资源流动
二 深圳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主要成果
三 深圳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主要典范
第三节 深港澳台及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再创新
一 完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合作
二 转化地缘优势,整合海内外科技创新资源
三 打破资源流动限制,探索科技创新成果合作转化机制
四 注重人才引进,促进科技信息的跨界流动
五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科技合作的积极性
六 完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双向流动
第四节 深港澳台及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未来展望
一 主动布局未来,适应科技创新活动全球化趋势
二 深化合作,为“一带一路”提供动力和支撑
三 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第八章 深圳科技创新的战略设计
节 深圳科技创新面临的形势
一 数字经济已经深度嵌入人类生活
二 各国竞相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
三 国内科技发展势头迅猛且竞争激烈
第二节 未来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 与人工智能合作:人类高度智化
二 与无处不在的屏幕“对读”
三 与不断流动的数据对接
四 使用而不是拥有产品
五 深圳居民生活迈入智能社会
第三节 深圳科技创新的前景展望
一 建设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生态城市
二 建设人工智能生态城市
三 建设脑科学产业生态城市
四 “金三角”生态群构筑深圳科技创新的未来蓝图-
第四节 优化深圳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一 八大科技创新领域集中攻关
二 科技基础设施高端化
三 高等教育大发展
四 科技创新企业国际化
五 科技创新人才优质化
六 深港澳科技创新深度合作
附录 深圳科技创新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中国共产党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基于创新生态理论的很新研究成果,深入挖掘深圳科技创新发展“四十年”发展历程中成功基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科技创新不断取得引领性成果的重要经验。深圳围绕人才这个“靠前资源”建设了创新主体相互依存、创新要素协同的开放性、多样性、强竞争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正是有了这样的创新体系,深圳的科技创新有了自己的特有基因,形成了科技创新城市的特色,并将通过创新生态体系的演化确立其在优选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作者以创新生态视角,分别从科技产业发展、创新载体建设、科技金融发展、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深港澳台及靠前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深圳在这几个方面的主要成就,概括了主要发展经验,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