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辛亥(从孙文崛起看晚清日落)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9.18
3.7折
¥
79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陈舜臣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53124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30807988
上书时间2024-11-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1.获奖无数,柏杨推荐,作者硬核!陈舜臣的作品一次次在日本掀起读史狂潮,总销量超过2000万册,《十八史略》《太平天国兴亡录》等作品,也为中国读者所熟知。
2.史料硬核、细节考究,叙述小说化,兼具文学性、专业性和趣味性。史料与文学结合,将刻板的历史和平面的人物变得有血有肉,使读者在无负担、零压力下了解历史。
3.包罗万象,一本书读懂晚清到民国。这里有政治的博弈、人民的抗争、英雄的血性,也有近代的屈辱外交、派系的斗争、复杂的人性。从皇帝到布衣,从军政名臣到市井百姓,从辛亥英雄到仁人志士,读这一本就够了!
作者简介
陈舜臣,“日本小说界无出其右者”,在日本的历史小说创作领域与司马辽太郎并称双璧。他的作品常呈现无国籍的宏观视野。他的历史作品因加入了推理的成分而自成一派,一次次在日本掀起阅读中国史的热潮,代表作有《中国的历史》《太平天国兴亡录》《甲午战争》等。
目录
第一章 海东青
第二章 公车以后
第三章 风暴前夕
第四章 重阳起义
第五章 亡命异乡
第六章 中堂遇袭
第七章 强学会
第八章 周游世界
第九章 檀香山
第十章 博 爱
第十一章 旧金山
第十二章 横跨大陆
第十三章 三裔地
第十四章 德文郡街
第十五章 礼拜日
第十六章 幽 禁
第十七章 大英博物馆
第十八章 中山樵
第十九章 维 新
第二十章 壮士不还
第二十一章 保皇会诞生
第二十二章 义和狂风
第二十三章 准 备
第二十四章 健将们
第二十五章 台湾四十四日
第二十六章 留学时代
第二十七章 《苏报》
第二十八章 致公堂
第二十九章 洞中起誓
第三十章 同盟会
第三十一章 烽火连连
第三十二章 王朝日暮
第三十三章 青山一发是中原
作者后记
解 说
内容摘要
慈禧太后在晚清危亡之际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康有为要对戊戌变法的失败负多大责任?
李鸿章为何自称“裱糊匠”?
孙中山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民国“国父”的?
《走向辛亥:从孙文崛起看晚清落日》以辛亥革命为契机,百科全书式展现了从晚清到民国的军政、经济和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书中对慈禧、李鸿章、康有为、孙文等人进行了细致刻画,对各派系间的斗争进行了深度还原,并补充了一些被忽视的关键细节,是了解这段历史不可多得的通俗读物。
主编推荐
★获奖无数,柏杨推荐,作者硬核!陈舜臣的作品一次次在日本掀起读史狂潮,《十八史略》《太平天国兴亡录》等作品,也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具有稳固的读者基础。★细节考究,形式新颖,兼具可信性与可读性。本书对史料的研究堪比考古,且不是枯燥地堆砌,而是通过文学小说的方式进行演绎,引人入胜。★以辛亥革命为契机,百科全书式展现从晚清到民国的军政、经济和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书中对慈禧、李鸿章、康有为、孙文等人进行了细致刻画,对各派系间的斗争进行了深度还原,并补充了一些被忽视的关键细节,是了解这段历史的通俗读物。
精彩内容
第一章海东青1895年10月中旬,台湾附近海域。
青年在甲板上眺望着波澜不惊的海面,恣意地伸了个懒腰,惬意道:“好安静……不知陆地的骚乱消停些了没有?”他乘坐的是一艘饱受风浪、残破不堪的罗查式帆船。
所谓罗查式,是指安装上西式蒸汽设备的中式传统帆船。
这类船只在当时的中国沿海随处可见,船员不需要很多,数人就足以应付。
时值闰年,农历有两个五月。洋人眼中的lO月,按中国的老皇历算来,才八月份。去年的农历八月,甲午战争爆发,半年后,以清国战败落下帷幕。
事后,李鸿章在呈给朝廷的请罪书中说:“以北洋一
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自知不逮。”北洋军原本是李鸿章麾下的“私军”,所谓“一隅之力”,便是他李鸿章一人之力。这位晚晴名臣的话中话再明显不过——以我一
己之力,敌一国之师,安有不败之理?
青年正眺望着远方的海平线,一个豪放的声音从下面传来:“消停得了吗?……有些人扼腕叹息,有些人暗自窃喜。你没见咱船上的客人个个喜上眉梢?”说话者年近四十,外形彪悍。
青年问道:“夏威夷也在庆幸清国战败吗?”彪悍男人懒洋洋地站起身,抖去手上的灰尘,幸灾乐祸道:“何止夏威夷!那伙人哪个不跟过节似的?我也是。”谈话问,台湾最南端的鹅銮山己近在咫尺。船头的油漆字已脱落,几乎无法辨认,但这艘老船有一个响亮的名字——FALCON(“隼”号)。
“大竹哥,昨儿在安平港口还能瞧到几艘洋船,今儿怎么只剩几艘破渔船了?”青年问道。
大竹就是那个彪悍的男人。他望着前方不远的陆地,叹道:“阿福一定在昨天的船队里。从今往后,世上再没有清国的台湾了。”青年口中的骚乱,指的正是日军接管台湾一事。
今年4月17日(以下皆公元),清国被迫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按照条约内容,清国割让给日本的领土,除台湾外,本还有辽东半岛。但在俄、法、德三国的干涉下,日本不得不放弃了辽东半岛。但是日本接管台湾是势在必行的。新任台湾总督——海军大将桦山资纪早已率近卫师团与第二师团,企图武力接管台湾。6月初,日军占领台北。时任台湾巡抚的唐景崧乔装为平民,混入德意志商船弃城而逃。而在台南方面,有曾在越南力克法兰西军队的猛将刘永福坐镇。刘将军固守安平炮台,怎奈弹尽粮绝,不得不乘洋船于昨日从台湾撤退。
大竹口中的“阿福”,便是堂堂台湾总兵刘永福。中国人自古以来便习惯于在他人的姓名前加个“阿”字,以表亲昵。刘永福本为流民出身,后投奔太平天国军。太平天国覆灭后,他流亡至越南,归顺阮朝政权,之后组织“黑旗军”,抵抗侵略越南的法军。在他的率领下,黑旗军成功手刃两名法兰西司令官卡尼尔和瑞莱。也正因为如此,他被软弱的阮朝所疏远,后来降清,做了广东总兵。但他毕竟是招安而来的叛军,甲午战争开幕之际,清政府便调遣他去镇守台湾。
“我还盼着阿福能让假洋鬼子吃些苦头呢……”青年的失望溢于言表。
“唉……看来黑旗军也不过如此。而且,阿福也不比当年。别看日本的架势大,只不过是卖昔日英雄一个面子罢了。”大竹叹道。
刘永福曾严词拒绝日军大将桦山的劝降。这位年近花甲的老英雄,以撤退保全了自己的晚节。
每天都会有人驾舟而来,将岛内的形势传达至“隼”号。这些探子似乎都是大竹的旧相识。
依照条约,台湾的官吏、军队、庶民均不得有异动,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军接管自己的家园。揭竿而起之人自然不在少数,但多是企图趁乱逃亡岛外之辈。揭竿而起无外乎暴力反抗,到头来,只是害得清国背上违反国际公约的骂名。
一场战争的失利,并不足以压垮中国。真正可怕的是随之而来、贻害数代子孙的巨额赔偿——白银两亿两,五十年分期偿还。
据《清史稿·食货志》记载,甲午海战前的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国的岁入约为八千九百六十八万两,岁
出为七千九百三十五万两。甲午战争中,清国未踏入日本领土一兵一卒。这一赔,却赔去了两年以上的财政收入。
难以想象,未来五十年这个国家将会是何等惨状。
“隼”号已是第三次游经此地了。对此,大竹自嘲道:“此番阿福溃逃,台湾气数已尽。说来也是造化,我一
介海民,竟亲身经历了国家国土沦丧,被自己国家所抛弃。”“无论是国兴,还是国亡,大竹哥都能赚个钵满盈盆不是?”青年调侃道。
“你这张嘴真是越来越欠抽了,小军。”大竹敲了敲青年的后脑勺儿,惹得青年那垂在脑后的辫子抗议似的跳了跳。
媒体评论
" 中国的历史悠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极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懵懂!不是我们忘本,而是史学家、文学家没有把艰涩的古文史书转化成现代语文,没有把所谓学院派刻板的叙述,转化成趣味盎然的大众言语。如今,陈舜臣先生,这位文化界的巨手,担起这项重任,他一系列的历史故事,使斑斑史迹,变成生龙活虎!——柏杨
陈舜臣这个人,存在就是个奇迹。——(日)司马辽太郎
日本小说界无出其右者。——李长声(旅日学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