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三年 精装典藏版
  • 九三年 精装典藏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九三年 精装典藏版

①一般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开发票联系客服②教材,学习,考试类书默认有笔记(或做过)③其他类书一般无笔记,提前与客服沟通好再下单,否则本店不承担责任)④部分图书籍采用标准图片,可能存在不同印次不同封面,内容一致⑤出版时间过长的书都可能有自然发黄现象。

14.7 2.2折 68 九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社

ISBN9787505729117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1210179210317512715

上书时间2024-11-15

休闲图书吧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雨果继《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后封笔之作,全新精装典藏版,未删节全译本!模切镂空工艺,匠心呈现!
《九三年》是雨果一生思想的概括和总结,也是雨果艺术性上堪称完美的作品。
中国高中语文课文《炮兽》节选自《九三年》!人不应该为了行善而作恶! 雨果在根西岛流亡时就开始为这部小说搜集材料,他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十年后动笔写作,花了六个月的时间一气呵成。
豪华精装,模切镂空工艺,进口丽芙典雅封面纸;内文典雅白云胶版纸!版式疏朗,装帧精美,是您书架上的颜值担当!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国文学巨匠,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出生于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童年在国家动荡中度过,父母对立的政治宗教观点贯穿了他的一生。雨果不仅是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更是饱含炽烈情怀的人道主义者。1861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以后,他曾发表抗议信,谴责侵略军毁灭东方文化的罪恶行径。当巴黎公社被镇压时,他挺身而出,呼吁赦免公社社员,并开放自己的住宅,作为社员们的避难所。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在诗歌、戏剧和小说等方面都成果累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和以爱制恶是他一生创作的思想。1885年5月,因患肺充血不治逝世。在弥留之际,他吟出“人生便是白昼与黑夜的斗争”,这句话概括了他作为斗士的一生。1959年,为纪念雨果,法兰西银行在面值五法郎的纸币上印刷了这位文学大师的肖像。

目录
部在海上

章索德莱林子/003

第二章克莱摩尔号巡航舰/018

第三章阿尔马洛/056

第四章泰尔马克/073

第二部在巴黎

章西穆尔登/105

第二章孔雀街的小酒店/123

第三章国民公会/153

第三部在旺代

章旺代/189

第二章三个孩子/207

第三章圣巴托罗缪惨案/273

第四章母亲/289

第五章魔鬼心里的上帝/341

第六章胜利之后的斗争/356

第七章封建与革命/374

译后记/409

内容摘要
《九三年》是雨果真实还原法国大革命的长篇小说。书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万,以及郭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丹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生动地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一七九三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全书高潮迭起,扣人心弦。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第一章 索德莱林子1793年5月的最后几天,由桑特尔[ 桑特尔(1752—1809),法国政治家,1789年投身于巴黎的资产阶级大革命,1792年被任命为国民卫队总司令,1793年任旺代师团统帅,镇压旺代叛乱。
]率领到布列塔尼来的巴黎师团的一个营,在阿斯迪耶村旁阴森可怖的索德莱林子里搜索。这个营已不足三百人。在这场酷烈的战争中,它伤亡惨重。那时,经过了阿戈纳、杰马普和瓦尔米等战役,本来有六百志愿兵的巴黎师团第一营仅剩二十七人,第二营仅剩三十三人,第三营仅剩五十七人。那是史诗般的战斗年代。
从巴黎派到旺代来的师团,每营有九百一十二人[ 所译版本原文为“从巴黎派到旺代来的师团有九百一十二人”。从上下文看似不对。——译注],配备有三门大炮。这个师团是仓促组建的。当时的司法部长是戈耶,军事部长是绍特,所以邦康赛区[ 巴黎的行政区划,大革命之前分为六十一个districts,1790年改为四十八个sections,名称不同,其实都是区。四十八个区每个区起了一个名字,而且多有革命含义。邦康赛区是音译,按意义可译为“忠告区”。
]议会4月25日建议向旺代省派志愿兵师团;公社委员吕班做了报告;5月1日,桑特尔已做好准备,命令一万二千士兵,三十门野战炮和一个炮兵营开拔。这个师团虽然成立仓促,但组织严密,至今堪为楷模。现在的战斗部队,就是仿效其编制组建的,改变了以往士兵和下级军官人数的比例。
4月28日,巴黎公社向桑特尔的志愿兵下达命令:“绝不宽大,绝不饶恕。”到5月底,从巴黎出发的一万二千人战死了八千。
深入索德莱林子的营高度警惕,并不急于前进,每个人同时观察前后左右,正如克雷贝尔[ 克雷贝尔(1753—1800),法国将军,是革命军镇压旺代叛乱的著名将领之一。
]所说:“士兵们背后也长着一只眼睛。”他们搜索了很长时间。现在是几点钟,什么时辰了?谁也说不清。在这样的深山密林里,总觉得是黄昏时分。这座林子里从来就不明亮。
索德莱林子是悲剧的发生地。就是在这座林子里,从1792年11月起,内战开始了种种罪行。残暴的瘸腿穆斯克东,就是从这座阴森森的密林里出去的。这里发生的杀人罪行之多,令人毛骨悚然。没有什么地方比这座林子更可怖,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步步深入。遍地鲜花盛开,瑟瑟抖动的树枝像墙壁一样包围着他们,树梢上扑下来阵阵爽人的凉意;树叶间漏下的阳光,点点洒落在绿色的阴影上面;到处生长的菖兰,沼泽鸢尾,草地水仙,预告明媚春光的雏菊的小花,还有番红花等等,织成厚厚的植物地毯,上面点缀着一丛丛苔藓,形态各异,有像毛毛虫的,有像星星的。士兵们轻轻地拨开灌木丛,悄无声息地一步步向前搜索。鸟儿在刺刀上空啁啾鸣啭。
过去和平时期,人们常常在索德莱林子里“围什笆”,即夜间猎鸟;现在这里进行的是猎人。
整个林子全是桦树、山毛榉和橡树;平坦的地面长满苔藓和厚厚的杂草,人行走在上面,没有什么响声;见不到小径,即使有,也是一小段就不见了;到处是乱蓬蓬的枸骨叶冬青,野李树,蕨草,密麻麻的芒柄花和高大的荆棘,十步之外就看不见人。
不时有鹭鸶或水鸡从树枝间飞过,表明附近是沼泽。
士兵们向前走着,冒险地向前走着,心里惴惴不安,害怕遇到他们搜索的人。
他们不时见到扎过营的痕迹:焦黄的地面,踩倒的草,扎成十字架的木棍,血迹斑斑的树枝。这里有人烧过饭,做过弥撒,包扎过伤员。可是,打这里经过的人早已无影无踪。他们去哪里了?也许逃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也许就藏在附近,手里攥着火枪。林子里看上去根本没有人。全营上下更加小心。树林里越来越荒僻,就越要高度警惕。一个人也没见到,就更让人担心会遇到什么人。他们搜索的可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林子。
很可能遇到伏击。
三十名投弹兵独立组成尖兵队,由一位中士带领,与全营主力拉开相当大的距离,走在最前边。随军的女酒倌也在他们的行列里。女酒倌们都喜欢随尖兵队一起行动。这当然要冒危险,但可以开眼界。好奇心是女性勇敢无畏的一种表现形式。
突然间,这一小队尖兵紧张起来,就像猎人走近野兽巢穴时一样。他们似乎听见一丛灌木里传来喘气声,而且似乎看见那丛灌木的树枝动了动。士兵们相互打手势。
尖兵们在完成这类侦察和搜索任务时,是用不着军官指挥的,而会自动完成该完成的事情。
不到一分钟,有动静的地方就给包围了。所有枪口形成一个包围圈对准了它。士兵们手指扣住扳机,从四面八方瞄准了黑乎乎的树丛中心,只等中士一声令下就一齐扫射。
这时,女酒倌大着胆子朝树丛里面张望,在中士正要喊“开火”的刹那间,她叫道:“慢!”她冲进灌木丛,士兵们跟在她后面。
树丛里果然有人。
在树丛最稠密处,一个烧炭窑形成的圆形空地的边缘,有一个树枝搭成的洞,一个枝叶筑成的房间,里面覆盖着苔藓的地面上,坐着一个女人,胸前一个婴儿正在吃奶,膝盖上搁着两个睡熟的孩子金发蓬松的脑袋。
这就是伏兵。
“你在这里干什么?”女酒倌问道。那女人抬起头。
女酒倌怒气冲冲加一句:“待在这里面,你疯了吗?”随即又补充一句:“差点儿连命都没了!”接着,她回头对士兵们说:“是个女人。”“没错,我们早看见啦。”一个尖兵说。
女酒倌又冲那女人说道:“跑到这林子里来找死!怎么会想到干这种傻事!”那女人魂飞魄散,早给吓呆了。她环顾四周,看到的尽是步枪、军刀、刺刀和一张张凶恶的脸,还以为是在噩梦中呢。
两个孩子惊醒了,闹起来。
“我饿。”一个喊道。
“我怕。”另一个喊道。
婴儿继续吃奶。
女酒倌对婴儿说:“你倒挺心安理得哩!”母亲吓得说不出话来。
中士冲她喊道:“别害怕,我们是红帽子营[ 当时的革命党人戴红帽子,穿长裤,被称为“红帽子”或“长裤佬”。
]。”女人从头到脚直哆嗦,望着中士,望着中士粗犷的脸,而看到的只有中士的眉毛,胡子和炯炯发光的眼睛。
“就是以前的红十字营。”女酒倌补充一句。
中士接着问道:“你是什么人,太太?”女人惊恐地打量着中士。她年轻,瘦削,苍白,衣衫褴褛,戴一顶布列塔尼农妇的宽大风帽,脖子上挂着一条用细绳子捆住的毛毯;乳房裸露着,像一头母兽,谁盯住她看都不在乎;一双没穿鞋子的赤脚直流血。
“她是个穷人。”中士说。
女酒倌用实际上挺温和的女兵口气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女人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吞吞吐吐答道:“米什尔·弗雷夏。”女酒倌伸出粗壮的手抚摩婴儿的头。
“这孩子多大了?”她问道。
母亲没听懂,女酒倌重复道:“我问这小家伙几岁了?”“哦,”母亲答道,“一岁半。”“不小啦,”女酒倌道,“不必再喂奶啦,应该给他断了,我们可以用汤喂他。”母亲的恐惧开始消除。那两个刚醒来的孩子,则好奇多于恐惧,很有兴趣地打量着军帽上的翎毛。
“唉!”母亲叹息道,“他们饿坏了。”接着又补充一句:“我没有奶水啦。”“我们会给他们东西吃的,”中士大声说道,“也会给你吃的。不过,话还没问完。你的政治见解怎样?”女人望着中士,没有回答。
“听见我的问话没有?”女人嗫嚅道:“我从小被送进了修道院,后来我结了婚,就没当修女。嬷嬷们教会了我说法语。有人放火烧了我们的村子,我们慌慌张张逃了出来,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我问你的政治见解怎样。”“不知道。”中士解释说:“因为密探也有女的。女密探抓住了是要枪毙的。所以你要讲实话。你不是波希米亚人吧?你是哪国人?”女人仍然望着中士,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中士重复道:“你是哪国人?”“不知道。”女人回答。
“怎么!你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地方人?”“哦!什么地方人,这当然知道。”“那么,你是什么地方人?”女人回答:“我是西瓜尼亚田庄的,属于阿译教区。”轮到中士发愣了。他想了想,又问道:“你说是哪儿的?”“西瓜尼亚。”“这不是一个国家呀。”“这是我的家乡。”女人想了想补充道:“我明白了:先生,你是法兰西人;我是布列塔尼人。”“怎么?”“不是同一个家乡。”“可是,是同一个国家呀!”中士嚷起来。
女人只满足于回答:“我是西瓜尼亚的。”“就算你是西瓜尼亚的吧。”中士说,“你家住在那里?”“是的。”“干什么营生?”“人全死光了,我一个亲人也没啦。”中士略有口才,紧逼不舍地盘问。
“见鬼!谁能没有亲戚?不是过去有,就是现在有。你到底是什么人?说!”中士这句“不是过去有”,女人听了,简直像是野兽在号叫,而不是人在说话,她吓呆了。
女酒倌觉得有必要介入了。她又开始抚摸吃奶的婴儿,拍拍另外两个孩子的脸蛋。
“吃奶的这个小丫头叫什么名字?”她问道,“看得出来,她是个女孩。”母亲回答:“乔治特。”“老大呢?这小鬼是个男孩。”“勒内-让。”“老二呢?也是个男孩,长得胖乎乎的。”“胖子阿兰。”母亲回答。
“都挺乖,这几个小鬼!”女酒倌又说道,“而且都长得人模人样啦。”可是,中士继续盘问:“说吧,太太,你有家吗?”“本来有的。”“在什么地方?”“阿译。”“你为什么不待在家里?”“家给烧了。”“谁烧的?”“说不清。是打仗。”“你从什么地方来的?”“就从那里来的。”“到什么地方去?”“不知道。”“你不知道你是什么人?”“我们是逃难的。”“你属于哪个党派?”“不知道。”“你是蓝党还是白党[ 白党即保王党,蓝党即共和党。
]?你和什么人在一起?”“我和我几个孩子在一起。”盘问停顿了一会儿,女酒倌说道:“我嘛,没有孩子,没有时间养孩子。”中士又开始盘问:“可是,你的父母呢?喂!太太,对我们谈谈你父母的情况吧。我叫拉杜,是中士,家住舍什米迪街,我父母也住在那里。我可以谈我的父母,请你也谈谈你的父母,告诉我们你父母是什么人好吗?”“他们是弗雷夏夫妇。就这个。”“当然弗雷夏老两口就是弗雷夏夫妇,就像拉杜老两口就是拉杜夫妇一样。不过,每个人都有职业。你父母从事什么职业?他们过去干什么?现在干什么?你的弗雷夏夫妇究竟是干啥的?”“他们是种田人。我父亲是残疾人,不能干活儿。那是老爷,他的老爷,我们的老爷叫人用棍子打的。还算是发善心呢!因为我父亲捉回家来一只兔子,照理是应该处死的。老爷开恩,说:‘权且打一百棍。’那之后我父亲就落了个残疾。”“还有呢?”“我祖父是胡格诺派[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兴起于法国,而长期惨遭迫害的新教教派。
]教徒,本堂神父叫他去做苦工。那时我年纪还挺小。”“还有呢?”“我父亲是私盐贩子,国王下令绞死了他。”“你丈夫呢,是干什么的?”“前些日子在打仗。”“为谁打仗?”“为国王。”“还为谁?”“当然也为他老爷。”“还为谁?”“当然还为本堂神父先生。”“真他妈的愚蠢透顶!”一个侦察兵嚷道。
女人吓了一跳。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