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少儿科普经典小品文名家精选·生活中的科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少儿科普经典小品文名家精选·生活中的科学

①一般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开发票联系客服②教材,学习,考试类书默认有笔记(或做过)③其他类书一般无笔记,提前与客服沟通好再下单,否则本店不承担责任)④部分图书籍采用标准图片,可能存在不同印次不同封面,内容一致⑤出版时间过长的书都可能有自然发黄现象。

6.92 3.5折 20 八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尹传红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56037179

出版时间2015-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0元

货号1544970538354067456

上书时间2024-11-15

休闲图书吧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前言

  中国科学小品文的辉煌足迹


  ——主编寄语(代序)


  一


  即将付梓的“中国少儿科普经典·小品文名家精选”(分为三辑,每辑十册,计划三年推出),以其别样的风采与历史的厚重展示在广大读者面前。


  应该说,这是一种积累;


  应该说,这是一种成果;


  应该说,这是一种历史;


  应该说,这是一种力量。


  因为在这之前,纵观中国百余年的出版史,还从未有过这么多的科学小品文作者济济一堂,还从未有过这么多部作品汇集一起,自然,也就还从未有过如此辉煌的科学小品文集。


  二


  小品文以其精、短、小、美之特色,形成了多种表象。


  如戏剧小品,


  如文艺小品,


  如美术小品,


  如曲艺小品,


  ……


  当它依附于科学之时,科学百花苑便除了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诗歌、科学故事、科学美术、科学电影、科学电视等,又有了科学小品文。


  科学的出发点是真,艺术的出发点是美。换言之,科学与文学的结合是自然与人的结合,是真与美的结合,是理性与情感的结合。这既是科学的内涵,也是科学小品文的特征。


  科学小品文虽短,却将其从科学“宇宙”撷取而来的一粒微尘,予以放大,让其放出奇异的光彩,让人们认识到它的光辉。这便是科学小品文的功力。正如1935年鲁迅先生在一次小品文大讨论中所说的:


  “讲小道理,或没道理,而又不是长篇的,才可谓之小品。”


  三


  科学小品文,是伴随着科学普及的悠久历史缓缓走来的。


  有人曾撰文写道:“我国科学小品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先秦,至如南朝的郦道元,北宋的苏轼、沈括,明代的徐霞客、王圻,以至清代的小说家蒲松龄,更已有独立成篇、足以传世的科学小品。”


  如此说来,久远的历史不止满载着丰厚的中国科学、中国文学,科学小品文也体现在其中。


  然而,我们如今所说的科学小品文,是指现代的科学小品文,直至当代的诸多文章,洋洋洒洒近百年的“足迹”。


  四


  经查,在这近百年的科学小品文写作中,首见报端的当属沈雁冰先生发表在《学生》1920年3月七卷三号上的一篇,名为《脑相学的新说明》。


  在这篇不足3000字的短文中,作者首开先河,以设问开头,然后以步步作答的方式娓娓道来,自是引人入胜的。


  请看:


  加尔博士说的是谎话吗?


  勃洛加研究的是什么?


  人的知识高于禽兽——为什么?


  111年之前巴黎有个领袖医生叫做加尔的,发表了一篇关于脑筋的功能的理论,这理论后来被人称为脑相学,现在还有人研究,学报上也时常有人谈起。


  ……


  随之,一个个学者、智者便相继跟来,写出了篇篇科学小品文佳作。


  请看作品(以发表先后为序):


  贾祖璋《鸥》,


  邹韬奋《看看宇宙何等的伟大》,


  夏丏尊《〈鸟与文学〉序》,


  顾均正《昨天在哪里?》,


  周建人《桂花树和树上的生物》,


  刘薰宇《一个最大的数》,


  高士其《大王,鸡,蚂蚁》,


  竺可桢《利害与是非》,


  叶至善《东南西北》,


  郑文光《怎样测量天体间的距离?》,


  秦牧《谈北京药材铺》,


  ……


  写到这里,似乎应停顿一下,说一说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生物学家贾祖璋先生。他除了撰写了多部生物学专著,从1926年到1928年,还先后发表了十几篇科学小品文,1931年结集出版,取名《鸟与文学》。可以说,这是我国出版史上最早出版的一部科学小品文集,成为中国小品文创作的范例。


  而1931年1月为这本集子作序的夏丏尊先生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是他首次在序言中提出了“科学与文学结合”的命题,为后来的“科学小品”诞生做出了最早的先导。


  在《鸟与文学》的序言中,他是这样说的:


  民族各以其常见的事物为对象,发为歌咏,或编为传说。经过多人的歌咏和普遍的传说以后,那事物就在民族的血脉中,遗下某种情调,呈出一种特有的观感,这些情调和观感,足以长长地作为酵素,来温暖润泽民族的心情。


  在这里,夏丏尊先生第一次提出了事物歌咏或编为传说,温暖润泽民族的心情的论述。说得通俗些,就是他将科学的物与文艺的歌咏相加,变成了另一种情调,经过出版与宣传,去更好地为百姓所需要。而这,也正是科学小品的特性所在。


  有了以上几位先人的探索与呼吁,科学小品文破茧而出了。


  1934年9月20日,陈望道先生在他主编的小品文半月刊《太白》创刊号上破天荒地刊登了周建人、贾祖璋、顾均正、刘薰宇的四篇科学小品文,设立了“科学小品”专栏。


  应该说,真正有了“科学小品”之名,则是1934年的这一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众多科学小品文作者相继涌现,并满载着他们的佳作流水般地“顺流而下”,直至今日。


  于是,今天的少儿出版界才会展出“中国少儿科普经典·小品文名家精选”这套洋洋几十册的“大书”。


  五


  科学是无处不在的。


  科学是五彩缤纷的。


  科学的发展决定了科学小品文的绚丽多姿。


  科学的发展决定了科学小品文创作领域人才辈出。


  在浩如烟海的科学小品文作品中,你会发现它们是与各种科学“同步而行”的,无论是医学、交通、军事、体育、教育,还是其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只要有科学的存在,便会有科学小品文的身影。从我们编辑出版的这套“中国少儿科普经典·小品文名家精选”的大型丛书的字里行间,便可看出科学小品文的无穷魅力。


  当然,科学小品文的写作同其他写作“行当”相同,也是流派多多。有的善于描写,有的精于叙述,有的重于抒情,有的多于讲理,但不管怎么“表述”,都会透出“科加文”的内涵,体现着科学小品文“短而精”的特色。


  有人说,科学小品文是科普大军中的“轻骑兵”;


  有人说,科学小品文是科学文艺里的“突击队”。


  不管如何称呼,科学小品文绝对是特色多多、魅力无穷的。


  愿这朵科学文艺百花苑中的“散文之花”,越开越鲜艳,散发出奇异的芳香!


  宗介华


  2015年12月北京



导语摘要
 科学小品文是科普作品中的精华,它包罗万象:引人的科学史、动人的科学家生平、千年未解的科学难题,还有许多精彩的科学故事……小品不小,包罗万象。这一套科学小品范围十分广泛,有天文,有地质,有数学,有生命。看似很枯燥的科学,在这里却一点也不枯燥。因为这是科学专家,也是真正的科普作家讲给孩子们听的。希望你读了这些书,也成为小小科学爱好者。尹传红著的《生活中的科学》是《中国少儿科普经典小品文名家精选》之一。

作者简介

  尹传红,1968年生,科普作家,科幻研究专家。《科技日报》评论理论部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在多家报刊开设个人专栏,已发表新闻及科学文化类作品逾180万字。著有《吃的困惑》《樱桃树上的梦想》《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等十余部图书。其中,《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一书,入选“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目录。


  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奖、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奖。


  曾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国家科委青年业务标兵”“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辑 人问万象

在“苹果”和“肩膀”背后

生错了时代

自我实现的预言

超越时空的对“画”

“天才”的底牌

极刑背后的电流之战

病了何“罪”之有

要不要科学偶像

狼恶狼狼人

羞答答的性教育

别成“医学影像癖”

末日情结

第二辑 后望前瞻

假如“明天”来临

失之于“转折年代”

火星人“入侵”

地震预测为什么这么难

激素的“前世今生”

化学蒙冤

尚未出生就受污染

接种疫苗的社会学考察

阅读革命已然到来?

耐人寻味的教训

好梦还是噩梦?

生物能被远程操纵吗?

心有灵犀一点通

“非自然的选择”

疫情预报难在哪里

第三辑 思想灵光

不确定的世界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失语、失真与失度

乱象与真相

随意主观联想

“有趣的”奇谈怪论

假借科学之名传播的流言

老生常谈“通俗化”

一种“医疗病”

人为什么要吃动物的肉

“生态智商”与“环保筛选”

“排污交易”这活计

“急救教育”亟待补上一课

正视身份歧视的社会负能量

第四辑 探索发现

仰望星空

突然降临的“白夜”

探索未有穷期

科学“福尔摩斯”

意外收获哪里来

“变暖”变奏曲

用基因向疾病挑战

大脑是怎样工作的

记忆是怎么回事

人为什么会有情感

为什么有男女之分

重新“学会”快乐

病毒与疫苗:龟兔赛跑

进发,不仅仅是为了圆梦

求实,以小代价办大事情

第五辑 生活解鸸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所有物质都是毒物?

“氢化”产品:好吃问题多

吸烟与肺癌的迷雾

“隐形杀手”

如何减少食物中的农药残留

手机辐射危害有谱没谱

当灾难降临之时

“最困难的病例”

有机食品:推崇与质疑

是是非非转基因

身体有病还是心理有病

后记

内容摘要
  科学小品文作为重要的文艺科普体裁,在知识传播、写作技巧学习、学生考试等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种和学校教育、课外阅读高度结合的文体。从科普出版专业视角来解读的话,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因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和作家,构建了“中国少儿经典科普 小品文名家精选”丛书,整体规模估计在30到40册之间。它甄选在中国科学小品文创作领域中涌现出来的名家作品,它将是我社少儿科普出版专业领域的又一柱石性工程,计划以每年10册的速度出版。

  “中国少儿经典科普 小品文名家精选”第一辑收录了叶永烈、李毓佩、高士其、尹传红、刘兴诗、叶至善、董仁威、刘仁庆、赵世洲、尤异十位科普作家的作品。

  《中国少儿科普经典 小品文名家精选·生活中的科学》:

  《生活中的科学》是新生代科学小品文作家尹传红的代表作品。这围绕“确定目标—实现目标”这一轨迹,讲述了古今中外早立大志并最终实现理想的杰出人物典范。是一部融科学性与励志性为一体的优秀读物。

精彩内容
 超越时空的对“画”巴勃罗·毕加索刚一出生就带来不小的震撼:一
场窒息导致他被医生当成死婴弃在一边,而只去照顾他的母亲。所幸,他的叔父不死心,灵机一动往他的鼻孔里吹了一口雪茄烟,他竟然开始正常呼吸,活了过来。
毕加索在西班牙南部的一个港口城市马拉加长大,从小就跟着他做美术教师的父亲学画,并表现出了不寻常的天分。他随时随地都在画画,跟玩儿似的。
四岁的时候,他的涂鸦之作就已让家人感到非常惊讶。表妹玛丽喜欢叫他画驴子,他不管是从脚、背还是从耳朵画起,最后成形的东西都像极了实体。
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一个好学生,上课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此外,在读写方面他感到很费劲,对数字也觉得难以理解,因而常常被同学们捉弄和嘲笑,窝囊气受过不少。
毕加索快满11岁时,他的父亲决定让他接受正规的艺术训练,并把他转入自己任职的一个美术学院。
在完成一些基本的训练之后,毕加索的绘画水平就超过了他的启蒙老师。
1895年,14岁的毕加索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心灵创痛:他最喜欢的小妹康奇塔年仅8岁就因感染白喉而夭折,他亲眼看见她在痛苦、恐惧和依恋中咽下了最
后一口气。在妹妹病重期间,毕加索曾祷告,只要上帝肯救活他的小妹,他愿意把自己的全部绘画天赋还给上帝,从此不再摸画笔。
可是,许过愿之后他又一度动摇,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小妹最终离去让毕加索充满了负罪感:难道艺术不足以交换小妹的生命?抑或上帝根本就不想让世间失去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大师?毕加索认定是自己的摇摆态度导致了小妹的离去,并以此作为一种象征
,满怀神圣的使命感去绘画。
此后不久,毕加索与父母移居巴塞罗那,见识了当地的新艺术与新思想。这座城市所弥漫的反叛和无政府主义情绪使毕加索深受感染,他更加厌恶那种刻板僵化、令人窒息的传统绘画教育,独立的意识也越来越强。这时发生的一件事情,又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看过他近期的一些画作后,他的父亲拿出自个儿的调色板和画笔,交给了年仅16岁的儿子,然后宣布自己再也不画画了。父亲不无悲凉的选择,同样给毕加索带来了某种负罪感。
1904年,心高气傲、贫穷而又落魄的毕加索终于定居在他梦寐以求的巴黎,住进了一处怪异而破旧的居所‘铣衣舸’。这幢破楼因外形特别像塞纳河上洗衣服的船而得名,当年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会场所
,也是各种新思想和新风格诞生的“作坊”。艺术家们彼此之间,以及他们与慕名而来的各色人等闲聊侃谈的话题,除了前卫艺术,常常还有诸如第四维、空间几何学、n维连续统等新玩意。
就在这一年,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于美国发表的演讲,已经预见到一个“变化即将到来”的世界。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由于技术上的新进展,比如飞机、汽车、X射线、无线电报和电影艺术的出现及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此时在洗衣舫这个小地方,庞加莱的见解一度成为画家们的热议话题。按照庞加莱的解释,既然二维面的一个景象是从三维面而来的投影,那么,三维面上的一个景象也可以看成从四维面而来的一个投影。庞加莱提出,可以将第四维描述成画布上接连出现的不同的透视图。
画家们对此很感兴趣,因为他们都尝试通过同时展示许多不同的透视点去表现物体。他们也隐约感觉到,那些奇妙的数学和空间新观念对他们的艺术创作来说,似乎包含着一种新美学或新技法的种子。这艺术中的科学层面自然没有逃过毕加索的眼睛。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不同的透视图应该在时间“同时I生”里展示出来。可这又该怎样去表现呢?
1907年3月至7月间,毕加索一头扎进洗衣舫的一
个画室里,处在某种新事物的临界点上,经历了一番“可怕的精神孤独”和无尽的焦虑与煎熬。这种新事物是他全身心渴望着的,也绝对是突破性且惊世骇俗的。在创作过程中,他完成了上百件草图与习作,并不断地调整作品里的相关形象,还有其姿势与造型,终于绘就一幅超越时空视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__《亚威农少女》。
这幅巨作描绘的是巴塞罗那一家妓院的五个妓女,整个构图极具几何张力和视觉冲击力,同时又显出一种新奇、粗俗的立体感与错乱感。画中,看上去令人惊悸、姿势和神态各异的少女们都像浇铸出来的雕塑,其中一张脸(左边第二人)的正面同时画上了左鼻孔、右耳朵和两只眼睛——这是一个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可能看到的情景。
而右下蹲坐着的那个扭曲、变形的少女,乍看让人简直分辨不清到底是正面、背面还是侧面。实际上,其正面像和全侧面像被同时表现出来了,毕加索将其解释为第四维空间的一个投影。借当年时髦的神秘主义用语来说,这就好比毕加索找到了一种办法坐到“灵面”上。
《亚威农少女》这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一开始并未为人们所理解,曾一度招致很大的误解和恶评,甚至还有传言说画家已经疯了。的确,它以一种近乎几何形的构图法,将多种艺术流派的影响和观念融人一种新的艺术风格中,创造出一种与客观对象截然不同的新形态,构建了一个奇特的视觉世界,从而结束了用单一视角表现空间的模式,展现了所有视觉形式的可能性。
随后,它又导致日后形成一种重要的绘画风格——立体主义(立体画派),直至发展到最后的完全抽象主义。这从根本上撼动了西方的绘画艺术传统,使得绘域不必拘泥于那些一成不变、固定于一点或两点的透视法,同时也为艺术家们看待自然、描绘世界提供了新的思路。P17-1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