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春仍在——名家故居逸事
①一般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开发票联系客服②教材,学习,考试类书默认有笔记(或做过)③其他类书一般无笔记,提前与客服沟通好再下单,否则本店不承担责任)④部分图书籍采用标准图片,可能存在不同印次不同封面,内容一致⑤出版时间过长的书都可能有自然发黄现象。
¥
11.93
2.7折
¥
45
九品
仅1件
作者海飞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515405780
出版时间2015-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1173607143849967634
上书时间2024-11-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从天而降的水声(代序)
我站在院子里,看一座大宅屋顶的黑瓦如沉睡的另一片大地。雨垂直地落下来,在黑瓦连绵的黑色之上跳跃奔踏,溅起阵阵水雾。我戴着巨大的笠,肩披蓑衣,站在季节最深处的院子里。天空中的水在我身边纷扬着落下,它们密密匝匝地包围我,打湿我童年笔直的目光。
我愿意长久站立,站成一棵树的形状,或者站成一块黑而木讷的石头、一扇吱呀与老旧的院门、一块结满青苔的灰砖,或者一张挂在屋檐下的生锈的犁。从天而降的安静的水声,像是从另一个世界奔突过来的梵音。我在想,假定我果真是一棵树,我的身体会不会发芽?肩窝处会长出一根树枝吗?手臂上会不会缠上绿色的藤。如果太阳升起,我的身体大抵是会被升腾的雾气笼罩的。这是我在童年辰光里经常想象的一个场景,演练多年,我的目光能娴熟地穿行在雾中,望着这些宅门缓慢而坚定地洞开,一个个表情散淡的人站在屋内。多年以后我终于明白,他们有一个称谓叫大师或名人,另一个称谓是茅盾、鲁迅、艾青、梁实秋、张闻天、柔石、夏衍、章太炎、马寅初、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
我以敬仰的目光,长久地注视着这样的人群。我觉得我应该邀约与集合一些作家朋友,让他们和我一起记取这些人和事,并以此作为纪念与回望的一种方式。当然,不仅仅是纪念,更是一种传达,让更多的人来认知此前的人和事。现在,这些文字集合完毕。让阳光均匀挥洒,让水汽蒸腾上升,让宅门无声洞开,让文字中的大家们站在门口,穿着各色的褂子、长衫、长裙、西装,衣着整洁,不染纤尘。他们就这样长久地集体站在这本叫作《故园春仍在——名家故居逸事》的书里,此书翻开,跃然纸上的是那时候泛黄的岁月。那时候的光影和光阴,是多么的陈旧和斑驳啊,每一个铅字上都铺满了从树叶缝里漏下的光。那样的光微小而闪烁,像游动的针,像活着的精怪。
鲁晓敏写了秋瑾,这个钟爱散文的年轻男人,把秋瑾用文字描摹得灵秀而完美,冷静地让当年的秋风秋雨,再一次呼啸着席卷而来,打湿多年以后这本翻开的书。秋瑾被捕,山阴知县李钟岳无力救庇,手捧墨书,老泪纵横,自己堂堂一个七尺男儿居然不如一女子忠勇刚烈。李钟岳向上司抗辩,力争保全秋瑾,最终却是徒劳。这位有良心的命官,也因同情革命党而遭革职。他离职前一边抡起杀威棒捣毁了陈设在公堂上象征正义公平的天平架,一边大骂政府禽兽不如。李钟岳被秋瑾巨大的悲情所击倒,三个月后以悬梁自尽的方式殉道,时年53岁。我想象那天也有着从天而降的水声,李钟岳手持白绫,一定是仰望着屋顶的黑瓦。良久,他知道黑瓦是望不穿的,黑瓦的另一面是春水浩荡,黑瓦的另一面,是灵魂游移的地方。
刘克敌在这散淡如烟的时光中,不急不缓地向我述说章太炎的许多旧事。国学大师章太炎,居然一生有着挥之不去的“国师”情结。1915年章太炎给浙江青田人杜志远写了一封信,请求死后可以埋在青田刘伯温墓旁。写此信时,章太炎因不满袁世凯帝制正被袁世凯囚禁,并数次以绝食抗争。刘伯温为世人所熟知的是他辅佐明太祖,献时务十八策,成就明朝伟业。他一生疾恶如仇,且自知“伴君如伴虎”之理,功成名就后便退隐青田,但终究逃不过春秋时期就已经有史可鉴的“敌国破,谋臣亡”的命运。忧愤而亡之时,我猜想也许正是阴雨连天,也许也是连绵的水声不绝。
1918年的初春,西湖岸边下着微小的阴雨,青蛙已经准备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在穴居的湖边泥洞里开始鸣叫。这样的天气里,微小的寒冷像四处游荡的魂魄,李叔同已在杭州虎跑寺削发,此刻他叫弘一。他的日本太太闻讯赶来,恳求他不要遁入空门。她泪眼唤他:……叔同。他手捻佛珠,答道:叫我弘一。后来黄炎培在《我也来谈谈李叔同先生》一文中写道,“船开行了,1918年的李叔同,放生的是半生人世浮华,放生的是彼岸的女子”。而我们呢,如今还是在尘世中无奈地挣扎吧?这是符利群告诉我的,像说一个遥远却又恍若在眼前的故事。我想到的却是另一层,我曾经被这自称弘一的和尚留下的四个字——悲欣交集,击中。我能透过这四个字的背面,看到苍凉微小却又无处不在,状若游蚁的人生。而他“长亭外,古道边”的歌声,在我耳畔响了四十余年,让我一次次想见夕阳下的荒草荒凉荒村荒道,荒的院落和树林,以及荒芜的心境……
潘爱娟的文字,让我也晓得了1920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为了安静地进行翻译,他躲进了经年失修破陋不堪的柴房。陈望道足不出户,就连一日三餐和茶水等也常常是由老母亲送来。母亲特地包了粽子送到书桌前,还在边上放了一碟红糖,催促儿子吃粽子是要趁热的。过了一会儿,母亲在屋外问他还要不要再添些红糖,他连声答话:“够甜,够甜。”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发现儿子满嘴都是墨汁,红糖却一点没动,原来他一边译书,一边蘸着墨汁吃了粽子,却浑然不觉。我想我大概是要表示一下敬意的,我必须敬重治学严谨的辛苦学人。或许他也是隔空而来的一滴水声……
水声不绝啊。我真想长久地站在院落之中,让水声把我所有的年龄淋得精湿。马寅初在嵊州浦口一间叫“马树记”的酒号降生,晚年他因《新人口论》遭受批判时,显示了一个学者的勇敢、自信、坚强和刚毅,他公开声明:“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京剧大师“麒麟童”周信芳是幼年在天一茶园演出时开始用“七龄童”这个艺名的,第一台打炮戏是《黄金台》,这是周信芳演艺生涯的转折点。至于从“七龄童”如何变为“麒麟童”,周信芳自己叙述:“是一位八十多岁的北方老先生,把七龄童误写作麒麟童。”还有写《雨巷》的戴望舒,杭州大塔儿巷如今早已难寻旧时光景,他“积着愁怨”的长长惆怅却一直还在巷内盘旋。自然,我们不应忘记蔡元培,这位与鲁迅同为绍兴老乡的北大校长,他如何借拜访同乡的名义从绍兴走向北大,以及如何带领一群浙籍文人占领20世纪中国文学半壁江山,其历程是那样精彩。还有许许多多,除却大家熟悉的鲁迅、茅盾、艾青、徐志摩,还有沈增植、马一浮、潘天寿、吴昌硕、林风眠、丰子恺、俞平伯、郁达夫、冯雪峰……
这些密集的已经故去的旧人,他们集中出现在一本书中,他们慢而从容地转过身去,留下了一个个白晃晃的叠影重重的身影。他们让我想到的是一场老掉牙的胶片电影,或者是从天而降的水声,仿佛他们也来自于某个深不可测的潭。其实我也能隔着时光看到童年的我披着肥大蓑衣的旧影,恍然之间人至中年,在书房里老气横秋地喝茶和制造文字,以及负责阅读一切喜欢的书籍。当然,从天而降的水声仍然是必需的安神良方,现在让我们都把目光抛得远远的。你是不是看到了一片青翠的狗尾草和茅草在路边的晨风中摇曳,天光已经变亮了,却仍然阴沉得没有一丝太阳。一个少年正用懵懂目光,打量着那些纤长灵秀的背影们。他转过身朝你笑了一下,岁月就开始变得荒芜起来。田园里有烂掉的木头,院门上有明亮而晃荡的蛛网,一口井在那个年代冒水的声音轻到我们听不到,却在真实地发生着。
水声再一次从天而降。2013年11月23日凌晨2时31分,作为此书主编,写下与水声有关的以上文字。是为兴致所至的胡言乱语,是为装腔作势的引言导读,是为不成样子的序言。
作者简介
海飞,小说家,编剧。曾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等刊物发表小说500多万字,大量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多种选刊及各类年度精选本选用。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等多个奖项。著有小说集《麻雀》《青烟》《像老子一样生活》等多部;散文集《丹桂房的日子》《没有方向的河流》等多部;长篇小说《花雕》《向延安》《回家》等多部;影视作品《旗袍》《大西南剿匪记》《隋唐英雄》《花红花火》等多部。
目录
遥想蔡东藩——访蔡东藩“临江书舍”
中国文化高标——访鲁迅故里
朋友,你是我最初和最后的爱——访许寿裳故居
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没有水的池塘——访夏丏尊“平屋”
落落人间啼笑寂,霜叶红似二月花——访茅盾故居
书香旧内阁,嘉荫后咫园——访胡愈之“敕五堂”
新文化运动的骁将——访胡愈之“敕五堂”
自我剖析的斗士 ——访郁达夫“风雨茅庐”
新月的清辉沐浴了康桥——访徐志摩故居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访丰子恺纪念馆
杨柳屋,缘缘堂,日月楼——访丰子恺故居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访朱自清旧居
“孤岛”书痴——访郑振铎故居
故园春仍在——访俞平伯“俞楼”
应修人的歌哭与歌笑——访应修人故居
故园有迹绿苔深——访夏衍旧居
消逝的乡土——访鲁彦故居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吗?——访王任叔故居
血在沸,心在烧——访柔石故居
我们离家上了路,走到夕阳伴山红——访潘漠华纪念馆
北京、青岛、重庆、台北,一路走来的浪漫——访梁实秋故居
青山仰雪——访冯雪峰故居
巴金祖籍拾遗——访巴金“李家祠堂”
走不尽的雨巷——访戴望舒故居
天涯归客——访陈学昭旧居
前驱者的爱的大纛——访殷夫故居
我爱这土地——访艾青故居
诗侣莎魂——访朱生豪故居
迢迢天涯路——访唐弢故居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访苏青“冯家大院”
爱国诗人穆旦的辗转一生——访穆旦故居
内容摘要
《故园春仍在:名家故居逸事》以鲁迅、郁达夫、徐志摩等29位现代文学名家的故居为切入点,追述了这些故居的前世今生,详述了发生在故居的悲欢离合,讲述了这29位文学名家的跌宕人生和那个时代的波谲云诡。《故园春仍在:名家故居逸事》人文底蕴丰赡、文字清丽隽永,千头万绪,娓娓道来,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
主编推荐
1.对于鲁迅、郁达夫、徐志摩等文学名家及其故居,本书绝无枯燥、繁琐的罗列性介绍,文笔清新,文风多样,文字灵动,文学性强,文化底蕴深厚。对于青少年学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散文典范,读来沁人心脾、清丽可喜。
2.《故园春仍在:名家故居逸事》涉及故居、故人、故事三方面,却不是单纯的记物、记人或记事,而是让故居还原故人,听故人讲述故事。内容丰赡,资料翔实,可读性强。对于文学爱好者,更是必不可少的文学参考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