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狸的记号
①一般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开发票联系客服②教材,学习,考试类书默认有笔记(或做过)③其他类书一般无笔记,提前与客服沟通好再下单,否则本店不承担责任)④部分图书籍采用标准图片,可能存在不同印次不同封面,内容一致⑤出版时间过长的书都可能有自然发黄现象。
¥
6.44
4.2折
¥
15.5
八品
库存3件
作者 (美)伊丽莎白·乔治·斯皮尔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543474987
出版时间 2010-03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定价 15.5元
货号 1670684364847567360
上书时间 2024-11-1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前言 世界上有不少的文学家。他们写书给我们看。 他们写诗、写小说、写童话,让我们过上了文学的生活。 那真是一些才华横溢的人,多么能够想象和讲述! 他们编出吃惊的故事。他们说啊说啊总能说出吃惊的感情。 他们成功地写了一个人,无数的人就知道了这个人,这个人就成为世界的人。 他们智慧地表达了一种思想,这个思想就成了灯光,我举过头晃动,你也映照,大家都提在手里照来照去了。 他们写出一个个句子,连成一个个段落,语言,文字就这么变为了完美的一篇、完整一本。在文学里面,我们能读到语言、文字为自己兴奋的表情,它们为自己的妙不可言吃惊! 文学的阅读、文学的生活就这样让我们平常的日子里能有喜悦掠过,能有诗意荡开,能有些渴望,能有很多想不起来的爱…… 我们开始讲究情调了,注意斯文,注意轻轻地呼吸。 看见了天空的颜色,看见了风筝。 看见黑夜平淡地接在白天的后面,可是活着是不能马马虎虎的。 看见人是活在人格里的,人格都是有一个方向的,文学里好人也是我们的友人,因为我们喜欢他们的方向:文学里的坏人也是我们的仇敌,因为我们憎恶他们的方向。 导语摘要 1984年纽伯瑞银牌奖。这是一本以《鲁滨逊漂流记》为反省对象的小说。白人小男孩儿马特独守缅因州一个小木屋,等待父亲接母亲及刚出生的婴孩一起来团聚,但父亲却迟迟未归。幸亏有印第安人阿天祖孙俩的帮助,他才渡过了许多难关。两个小男孩儿也渐渐成为好朋友,马特教那个印第安男孩儿读书,而印第安男孩儿教他如何用印第安的方式捕猎……在此过程中,马特认真思考了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差异,懂得了尊重别人的文化及价值观,也警策自己不要让白人的傲慢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 作者简介 伊莉莎白·乔治·斯皮尔(Elizabeth George Speare 1908~1994)是美国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1908年11月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梅尔罗斯。她在马萨诸塞州北安普敦的史密斯学院上过一年学,并从波士顿大学获得文科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她做过多年的中学英文教员,并为杂志社写文章,创作独幕话剧,后来又撰写多部获奖的少年儿童小说。1989年,斯皮尔夫人被授予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奖章,以表彰她“对儿童文学所做出的杰出而持久的贡献”。 斯皮尔夫人的童年是在马萨诸塞州的森林、原野与海边度过,没有玩伴的她,很早就懂得孤独的好处。也就是这样的环境,奠定了她写作的基础。从小,斯皮尔夫人就喜欢写作,但高中毕业以后,她便没有时间从事这项嗜好了。她在波士顿大学念完学士与硕士学位,接着担任高中英文教师。在英文课堂上,她可以与学生分享她所爱的书籍。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内容摘要 马特和爸爸先来到美国西部开垦荒地,后来爸爸回去接妈妈和妹妹来此团聚,留下马特独自在小木屋里等待。马特逐渐和一名印第安男孩成了好朋友,对方教他如何用印第安的方式捕猎,马特也教那个印第安男孩读书认字。在两个人日益频繁的交往中,马特开始认真思考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差异,懂得了尊重别人的文化及价值观,也警策自己不要让白人的傲慢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 主编推荐适读人群 :7-10岁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是由美国图书馆协会于1922年为纪念“儿童文学之父”纽伯瑞而创设的奖项。”纽伯瑞奖”每年颁发一次,评选对象为上一年度出版的全球优秀英语儿童文学作品,金奖一名、银奖一名或数名。评选重视的是文本,插图、美术设计和纸张质量都是次要的标准。这一奖项设立八十多年来,获奖作品的水准已为世人所瞩目,对美国以及世界的儿童文学有着极大的影响。 由于这个奖项对文本的重视,凡获得纽伯瑞奖的图书,皆被列入青少年必读之书目,一直是全球少年儿童学习阅读、写作的参考范本。 纽伯瑞奖少年小说主题包罗万象,有谈死亡与恐惧的,有谈少男少女情感的,有谈种族问题的,有谈动物与自然的,有谈探险与奇遇的,有谈亲情与友情的。作品既有写实风格的,也有充满奇幻色彩的,但都是从少年儿童的视角出发,内容都紧紧地围绕着青少年的启蒙与成长,对跨世纪的少年儿童在现代社会中的智力、情感、个性与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 《海狸的记号》荣获多项大奖: 1984年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银牌奖。 1983年美国司卡特·欧德尔奖。 中国台湾“好书大家读”推荐好书。
精彩内容 等到第二天早晨的时候,他肚子里的那个硬疙瘩就已经消失了。等到又过了一个早晨,马特已经觉得一个人生活非常有意思了。他喜欢一觉醒来有一整天的时间都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感觉。他可以给自己分配一些必要的活儿去做,而且无需听从任何人的建议。他原先怎么会觉得时间会过得慢呢?随着一天天的过去,他在棍子上刻了一个又一个的印子。他发现,在日出和日落之间其实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所有该做的事。 尽管小木屋盖成了,但爸爸留了一项任务,让他用小溪岸边的粘土抹平木头之间的缝隙。完成这个任务看起来是那样地遥遥无期。在屋前空地的边上有一些树需要砍伐,好让正在成长中的玉米能够多吸收一些阳光,还有那树林下正在往空地边缘蔓延的草丛也需要清除。这些活儿倒是给他提供了充足的木头,不过,他得把它们劈成段,再摞成摞堆在墙边。 为了给自己一天做一两次饭,他得设法让火一直着着。刚开始的几天,有两次,他醒来的时候发现火灭了。在昆西家中的时候,一旦火灭了,妈妈会派他或者萨拉拿着铁铲去邻居家借一块烧着的炭。可在这儿他没有邻居。他得去捡一些小树棍堆成堆,再把切碎了的雪松皮团成团,然后敲打火石,待小火星落下后用嘴吹,直到它变成火苗。在把那颗小火星吹成做饭用的火焰之前,人就已经饿得发慌了。 那片玉米地需要不断地呵护。这几天天气晴朗炎热,那些绿色的苗儿所需要的每一滴水都得用水壶从小溪里打来。在浇灌玉米的同时,杂草也 跟着疯长,他前脚刚拔过,后脚就又跟着长了出来。乌鸦拍打着翅膀飞来飞去,搅得他心烦意乱。一天十好几次他都要愤怒地冲向它们,一边大喊,一边挥舞着胳膊,可它们只是懒洋洋地飞走,在旁边的一棵树梢上等着 ,他刚一转身就又飞了回来。他不敢把珍贵的火药用在它们身上。等夜晚来临的时候,野兽们会来吃玉米苗儿。有一次他把来复枪横在膝头在那里坐了整整一宿。他不断地和蚊子作斗争。到了早晨,他跌跌撞撞地回到小木屋,倒头睡了半天。那是他第二次让火熄掉。 他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饿。木桶里的面粉下得和爸爸在的时候一 样快。他得指望着来复枪来填饱肚子。他依然为拥有这杆枪而感到自豪,但已经不再诚惶诚恐了。他把它扛在肩头,信心满满地跨进森林,每一天都会走得更远,心里很有把握一定能带回一只野鸭或是一只野兔来做晚餐。为了换换口味,他还会拿起鱼竿到弯曲的小溪或是顺着爸爸开辟的小路到远处的池塘去钓鱼。没多久他就能捉到足够的鱼儿。有两次他都看到了在林中走动的小鹿,只可惜它们是在来复枪的射程之外。他告诉自己,这两天一定要打一只回来。 日子过得还不错,只是有几件小事像蚊子似地在他的头脑里转悠,让他心烦。一个就是对印第安人的担心。他并不是害怕他们,爸爸已经得到了地产商的保证,说这片居住地是安全的。自打和印第安部落签订了协议,还没有听说缅因的这个地区出现过什么针对白人的攻击行为。不过,人们还是不能完全忘记那些恐怖的传说。他自己也不喜欢有时候会有被人暗中窥视的感觉。他不能证明这个人的存在。他最多只看到过一个一闪而过的影子,而且那可能只是一根树枝。不过,他还是摆脱不了有人在那里偷看他的感觉。 爸爸最喜欢给他的建议之一便是关于印第安人的。“他们不会打搅你的,”他说,“他们大部分都去了加拿大。留下来的也不想制造麻烦。不过,印第安人非常注重礼貌。你要是见到他们,就像在家中跟牧师说话那样跟他们打招呼就可以了。”马特见过爸爸这么做。有一次,他们离开小木屋在森林里走了很久,结果看见一个黑皮肤的人独自站在远处。爸爸和这个人相互严肃地点了点头,然后各举起一只手向对方致意,真的就像是教堂里的两个执事在小镇的广场上相遇。但是,他怎能对一个不愿露面的影子表示敬意呢?这让马特觉得有点别扭。 他已经习惯了静寂。实际上,他现在知道森林里是很少安静的。当他在树丛中行走的时候,陪伴他的是鸟儿的啾啾声和松鼠间的闲谈,还有成千的昆虫让人心烦的叫声。现在,到了晚上,他已经能分辨出往常会吓他一跳的声音了:豪猪的咕哝,长嘴猫头鹰的低鸣,森林中被别的动物捕捉到的小动物的尖叫,还有远处池塘里潜鸟的颤颤巍巍的长鸣。他第一次听到潜鸟的叫声时还以为是狼嚎呢。现在他已经喜欢上了它的叫声。虽然听起来有点哀伤,但这毕竟是另一个活着的生命所发出的声响。每天晚上,马特都会把肩膀挪到铁杉树的床板上一个比较舒服的位置,把毯子拉过头挡住蚊子,然后带着对他的这个世界的满足进入梦乡。 不过,他还是时不时地希望能有个人跟他说说话。他原先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有这个愿望。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满足于一个人待着,或在树林中穿梭,或在小溪边垂钓。在这方面他有点像他的爸爸。但有时候他会有某种想法希望与某个人分享。任何人都行,哪怕是妹妹萨拉。要知道,在缅因家中的时候他对萨拉可是不怎么答理的。 正因为如此,当一个陌生人不期而至时,他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警觉。 P8-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