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一般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开发票联系客服②教材,学习,考试类书默认有笔记(或做过)③其他类书一般无笔记,提前与客服沟通好再下单,否则本店不承担责任)④部分图书籍采用标准图片,可能存在不同印次不同封面,内容一致⑤出版时间过长的书都可能有自然发黄现象。
¥ 46.92 6.9折 ¥ 68 九品
库存2件
作者顾爷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59649416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1384801131825842176
上书时间2024-11-14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这是我每次出新书时都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有想要和我随便聊聊的读者,有不知所措的签售会女主持人,以及只是为了拿车马费但实在不知道该问些什么的媒体记者。
这似乎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问题。毕竟没人会在还没想好的状态下,就打开文档开始写一本书吧?或许大家真正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要把时间花在写一本书上,而不是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出去和老同学喝两杯,或是站在翻斗乐门口看管自己小孩的鞋子……干嘛不把时间花在这些“正常人”都会做的事情上呢?
我不知道其他作者都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但实话实说,我还真的没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因此每当我遇到这个问题,总会回答得……过于实事求是(我的编辑是这么评价的)。
“呃……因为发在网上发觉有人喜欢,所以就集结出册了。”
“那您当初是怎么想到把这些内容发在网上的呢?”
“想红。”
……
这样的回答带来的反馈可想而知,通常是尴尬地笑声 情不自禁的白眼。几次三番下来(经历了出版社的编辑和书店的工作人员的一再批评指正之后),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一个冠冕堂皇的创作初衷,真的很重要吗?
好像是的。
如果乔布斯告诉你,他制造苹果电脑只是为了多挣几个钱,马云说他创办阿里巴巴只是为了在市区买套三房两厅的房子……这显然就太让人失望了。重要的并不是你的初衷究竟是什么,而是你的初衷能不能让别人鼓掌。于是你会发现,硅谷的创业精英们几乎每个都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世界”,才“一不小心”变得腰缠万贯的;参加总统选举的政客也没有一个会说自己是为了争夺权利才来参选的。
权力,金钱,名声,地位……这些都应该是你做一件事情的附属品,决不可以是终目的;否则,就会显得特别“不高级”。
你总得有个高级的初衷,如果实在找不到,那至少也得有一个别人听不懂的初衷。
我曾看过一个作家的专访,她当时写了一本“性侵题材”的小说;在专访中她多次提到“叩问”这个词,说她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为了“叩问读者,叩问社会,叩问灵魂。”……为此我还特地去“叩问”了下《辞海》,搞得自己就像个文盲。
归根结底,“叫人鼓掌的初衷”其实就是制造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就像艺术家只会告诉你他创作某件作品时受到大自然什么样的启发;而绝不会告诉你他近打牌输了一大笔钱,急需卖掉一幅作品回血。
在阐述自己的“创作初衷”时,你不能像一个正常人——因为把时间花在创作上,本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
我发觉自己的问题在于,从来没想过我的创作能为别人带来些什么,或者说我从没思考过自己究竟想要传达些什么给别人。这或许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也可能是对自我吹嘘的反感……总之,我并不觉得一本半虚构的小说终能“叩问”到任何东西。
但话又说回来,作为一个作者,如果你的创作初衷从来不考虑“别人”,确实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很自私,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狂。
内心无比矛盾。所幸,这个问题我总算在去年想通了。
在我上一本书的签售会时,我遇到了一个德高望重的记者(因为她进休息室时,其他记者都向她鞠了一躬);她问我下一本书打算写什么;我告诉她正在写一本关于梵高的书。她顿时表现得非常惊讶,说市面上已经有那么多关于梵高的书了,为什么还要写?
不得不承认,这又是一个我意料之外的问题。
但我这个人有时候就喜欢强词夺理。
我反问她:“市面上那么多梵高,有哪本是您看完的吗?”
她想了想说:“那倒还真没有。”(可能也是想给我个“台阶”下吧。)
于是我脱口而出:“我想写的,是一本别人能看完的梵高。”
……
说完这话,顿时觉得自己开窍了。仿佛瞬间摇身一变成了个政客——竞选口号和兑现承诺,其实完全可以是两回事啊。至于“别人”究竟能不能看完这本书,我不知道;但至少我从一开始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然而写一本能让人看完的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我并不奢望那些除了中学语文课本外没看完过任何书的人来看我这本书。只希望那些依旧将看书这项古老娱乐活动视为一种享受的人——在翻开这本书后不要立刻丢掉,那对我来说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按照我的个人经验,驱使一个人看完一本书的动力,往往是一个充满悬念的故事。而悬念,恰恰又是我这个故事所缺少的——梵高故事的结局,几乎人人都知道。
大半个世纪以前,在欧文•斯通出版《渴望生活》前,文森特•梵高不过是个在艺术圈内才有知名度的名字,而这本书却让无数“圈外人”了解到了这个苦命画家的悲惨故事。从那以后,一提到梵高的名字,就会让人联想到:穷困、生不逢时、疯狂、自杀等词汇。
其实我很能理解那位老记者的惊讶——一个已经形成既有印象的人物,还写他干嘛?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世界上有许多“已知结局”的经典故事——我们知道大侦探福尔摩斯终究会抓住凶手;超级英雄到头来一定会战胜坏蛋;而我们依然读起来津津有味,因为真正带给我们快感的,是福尔摩斯的推理过程以及超级英雄的蜕变过程。如果只是为了找到凶手或看坏蛋被绳之以法,何不去看《案件聚焦》?
同样,在梵高的故事中,我们都知道他终会死,甚至比法医还清楚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死亡。但相比他的结局,真正精彩的反而是他活着时发生的故事。
我并没有打算颠覆大部分人对梵高的既有印象。他毕竟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毫无根据的杜撰,只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毕竟我不是在写游戏脚本,不可能将他塑造成一个会挫大招的剑客)
而真实的梵高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对于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人来说,我自然不可能100%正确无误地还原一个19世纪的荷兰画家。事实上,他即使是个21世纪的中国画家,我也没有100%还原的把握。
我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关于他的一切,历史、传说、信件、绘画……像是在拼一幅巨型的拼图。然后再将这些真实的“碎片”用想象和推理串起来,整个过程有点像是在回忆一段别人的亲身经历。(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悬乎?)
其实每个人的回忆都是由“碎片”组成的。假设让你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你想起的不会是一个“大事年表”,而可能是教室天花板上的电风扇发出的嗡嗡声,生锈的窗框上剥落的油漆,以及数学老师抱着一摞卷子走进教室说“突击测验”时的心跳加速……回忆就是由这些“碎片”组成的,将这些“碎片”串起来,就成了故事。
所幸,文森特•梵高是个特别啰嗦的人——他生前几乎将所有与他有关的“记忆碎片”用书信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而我所做的,就是将他们串起来罢了。
……
后,让我们把开头的问题重新问一遍。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因为我觉得,将已知现实中的记忆碎片用自己的想象串起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它能帮你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一个人,一个我们本以为已经非常熟悉的人。整个过程,或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
这个初衷,听起来够高级吧?
在上一本书的签售会,
有一个德高望重的记者问我还打算写什么。
我说,梵高。
她非常惊讶:“市面上有那么多写梵高的书,为什么还要写?”
我反问:“市面上那么多梵高,有哪本您看完了呢?”
她想了想:“那倒还真没有。”
我说:“我想写的,就是一本大家能看完的梵高。”
穷困、疯狂、自杀、生不逢时……
在梵高的故事中,我们都知道他*终会死,甚至比法医还清楚。
但相比他的结局,真正精彩的是他活着时的故事——
一个个我们本以为熟悉却充满悬念的谜团。
比如,他要在巴黎颠覆印象派,为何又离开巴黎?
那一晚他原本在床上,为何忽然跑到街上割了耳朵?
小镇居民与他关系一向不错,为何翻脸联名将他驱逐?
如果他真疯了,为何主动请求去精神病院?
一年多之后他已经恢复正常,又为何开枪自杀?
他要杀的是自己,还是另有其人?
这本书并没有打算颠覆大部分人对梵高的印象。
他毕竟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
我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全面地搜集他的一切,
将这些真实的碎片用想象和推理串起来,
写一本让您能从头读到结尾的梵高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