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
①一般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开发票联系客服②教材,学习,考试类书默认有笔记(或做过)③其他类书一般无笔记,提前与客服沟通好再下单,否则本店不承担责任)④部分图书籍采用标准图片,可能存在不同印次不同封面,内容一致⑤出版时间过长的书都可能有自然发黄现象。
¥
43.5
7.5折
¥
58
八品
仅1件
作者刘博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76385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798228896593334272
上书时间2024-11-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自序
人生若按百年算,分成上下各一半,就像踢足球一样,前五十年叫“上半场”,后五十年叫“下半场”。2011年年初,我在人生上半场结束不久,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下半场换一个活法。
我的投资和创业生涯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的日子因为身兼两职过得十分怪异。一边是创业企业的创始人、领导者,另一边又是风险投资企业的创始合伙人,所以就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早上去见风险投资人,为自己的创业企业谈融资,要么被人家问得面红耳赤,要么被人家教育得无话可说,要么被人家客客气气地请出门;下午在办公室接见找我融资的企业创业者,要么客客气气谈半个小时后给人家请出门,要么把人家的业务问一个底儿掉,要么把人家批得眼含怒火。下班之前,还有可能面试一个基金所需的投资经理。有时候我还会突发奇想:要不要把上午拜访的那家投资商的投资经理拉来面试一下?
这种有趣的角色转换,让我形成了一种从两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所以在后来的投资工作中,我自己觉得,我对创业者的理解是比较深刻的。
所以,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写给创业者和有创业梦想的人的。
起初的意愿并没有这么明确,至少不像我的前几本书那么明确。譬如第一本,《一个外企经理的管理札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就是写给中层经理和小经理们的;第二本,《悟道——一个IT高管20年的职场心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就是写给企业员工的;而第三本,《总裁教练》(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顾名思义,是写给成长期的企业老大的。而眼下的这一本,是写给创业者和有创业梦想的人的,有点误打误撞,冥冥之中注定的意思。
因为做风险投资的缘故,所以要花很多时间看项目。所谓“看项目”,就是和创业企业的创始人和他的管理团队见面开会,看有没有投资的可能。说实话,做风险投资,或者叫创业投资是一种非常辛苦的活儿。所投的项目在所看的项目中的占比很少,也就是说,做风投,选项目有沙里淘金的感觉。当然对我来说,看项目的时间远远比不上那些整天在写字楼里上窜下跳谈项目的投资经理们。
谈的多了,自然是越来越有感觉,也越来越有体会。这些感觉和体会经常会在和新的创业团队见面的时候交流。一方面是印证自己的感觉和体会是不是正确或者是不是有价值,另一方面是我深刻地了解创业者,尤其是创业企业的创始人经常有的那种孤独感和无助感,所以很希望自己的这些感悟能够帮助到大家。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年轻的合伙人说:“您把您的这些体会记录下来吧,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岂不是很好?”
虽然他后来说这话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时绝对没有给我“加任务”的意思。但是我还是很认真地听了,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如果真的做了,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因为写东西不算少,所以整理出一个思路不是很难。但是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最初的时候,曾经想过从创业和创新的角度来总结,写了一摞纸之后,今年的两会召开,一大把新说法、新政策扑面而来,紧接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政府的引导、带动和推进下,形成了巨大的浪潮席卷中国。前面一摞纸写的东西,很快就被各种声音发布了。在自得其中很多观点“我早就这么认为”的同时,那一摞纸也就进了废纸篓。
和前几本书不同,这本书其实并没有很多“指导”的性质,如果有一些,也只是前面写作风格的延续而已。这本书实际上是在观察到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给世界带来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之后,对“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做企业”这样一个命题的各种思考。所以,在某程度上,这本书是提出一些问题和想法,供大家来讨论的。
事实上书中大多内容,在投资圈、创业圈、经济圈等都有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在写作过程中,借助今天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利,我也在不停地阅读、吸收、分析、思考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是和以前写的书一样,我不会照抄任何人的观点,所有的思考都是从自己的所见所闻中产生、凝聚、沉淀。
另一种启发不是来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而是来自不少的传统企业家,在面临互联网大潮的时候,他们很是茫然。不知道应该是自己的业务“+互联网”,还是应该“互联网+”现有的业务,不知道互联网是应该在前头“带动”他们的业务转型,还是应该在后面“推动”他们的业务转型。他们花很大力气去开发各种貌似跟互联网相像的东西,加上若干时髦的词汇,以为这就是“互联网+”了。
和这些人的交流非常费力气。因为他们中很多都是成功的企业家。在他们看来,互联网不过就是一个工具罢了。当年马云和王健林、雷军和董明珠的赌约都是因为这种认识的冲突。这些企业家们不知道,人类历史发展恰恰是工具的发展来推动和改变的,远到四大发明,近到电力的出现,然后是PC,现在是手机。他们把“互联网+”想得太过简单。
之所以在这本薄薄的小书中把“商业逻辑”分成“用户、需求、产品、模式、营销、人才、融资、企业”8个方面,除了想让创业者们能够从中理出自己的商业逻辑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想让那些期待“互联网+”的传统企业家们知道,要想真正升级,就要从思想上革自己的命,重新认识你脑袋中的这8个方面的概念和观念。至于是不是能够认识到,并且按照新的理念做一些改革,就看各自的悟性了。
写作过程中的最烦恼之处是经常会在写完一段之后发现对这个话题有了新的想法,就已经写成的这个版本来说,我相信有一半的话题我有新的想法,就算是把这些新想法都写进去,也还会产生更新的想法。我自己知道,这个过程是没有穷尽的,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就算这区区十多万字的书里,也会存有一些您看起来相互矛盾的说法,那就是因为上述的原因。对于这些,您不必在意,也许两个对立的观点您都不同意,或者您有更好的看法,这其实是我最期望的结果。
在几年前写的《悟道》一书中,有一篇“胡说八道”,说的是道家修行的8个境界,分别为:入道、学道、访道、修道、得道、传道、了道、成道。世界的每一个进步,都含有深刻的“道”在其中,要参悟这个道,绝非易事。但总是要有人做。这一本小书,可以看成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的一个最基本的“道修”。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也许真正的道,是说不出来的,大家心领神会罢了。
最后,必须感谢我的投资合伙人——本书最早的提议者李剑先生,合伙人、老朋友施志坚先生、张业炎先生。感谢已经投资的所有创业公司的老大们,感谢那些虽然没有投资但是一起讨论过,尤其是被我批判过的创业者们,感谢我所有的企业家朋友们。书中的所有观点、灵感,以及真实的故事都是来自他们。
刘 博
2015年8月
作者简介
刘博,IT界老兵,投资界的新丁。曾任微软中国副总经理、IBM大中华区战略区企业发展部总监、中科红旗创始CEO;曾受聘担任北京市软件发展战略高级研究室主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MBA导师、北京市“挑战杯”创业导师;前后签约成为“天涯在线”和“中文在线”的战略与管理顾问。五年前启动“人生下半场”,与合伙人创立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创业企业数十家,更是与数百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有过或浅或深的交流。曾经出版《一个外企经理的管理札记》、《悟道――一个IT高管20年的职场心经》、《总裁教练》均很受读者欢迎。
目录
第一章 用户 /001
01 用户不一定是客户 /002
02 客户和用户之间 /007
矛盾
转换
财务目标和战略目标
03 用户才是上帝 /012
04 “值”客户和“量”客户 /016
05 选择用户群 /020
谁是用户?谁是客户?
用户群的选择
选择用户群的依据
用户群选择的不同维度
第二章 需求 /035
01 从一个争论开始 /036
02 所谓“刚性需求” /039
03 非刚性到刚性的转变 /042
04 转变的代价 /047
05 人文与人性 /050
06 “伪需求”分析 /054
存在但价值不高的需求
存在但还不到时候的需求
想象出来的需求
眼下难以实现的需求
07 满足需求的层次 /059
08 老板,用户的需求是你的命根子 /064
第三章 产品 /067
01 什么是产品 /068
02 产品VS商品 /070
03 先有需求,再有产品 /072
04 开源软件和硬件模块化的启示 /075
05 产品的标准化与个性化的选择 /078
06 服务作为产品 /081
07 技术不等于产品 /084
08 单品系战略 /087
09 产品经理 /090
第四章 模式 /095
01 经典的商业模式理论:商业模式画布 /096
02 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 /101
共赢
创新
03 就是要“挂羊头卖狗肉” /106
04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09
05 O2O,成也败也 /112
第五章 营销 /117
01 某些技术创业者的缺失 /118
02 什么是新营销 /121
03 口碑传播与饥饿营销 /124
04 品牌第一 /128
05 精准营销 /132
一个经典段子
什么是精准营销
精准营销的实用场景
大幅度提高营销效益是精准营销的核心
免费用户向付费客户的转换,是精准营销的另一个方面
说说大数据
06 炒作 /143
07 未来的营销 /146
最离谱的猜测:无媒体营销
最科学的猜测:最精准推送
最期待的猜测:智能内容营销
第六章 人才 /151
01 三代人 /152
02 首要的人才是自己 /158
03 重要人才是合伙人 /162
04 用人的新观念:不求永久,只求拥有 /166
05 一山不容二虎 /169
06 尽量少养人 /171
第七章 融资 /173
01 股权融资成本最高 /174
02 投资人是你的客户 /180
03 风投最担心的若干问题 /183
04 融资是不是价格越高越好 /191
05 如何对付风投 /194
06 融资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200
07 对投资人的选择 /205
08 股权众筹 /208
第八章 企业 /211
01 “基业长青”不是目标 /212
02 企业的五大核心能力 /217
03 新时代的竞合 /221
04 小鱼吃虾米 /223
05 说说上市 /226
后记 /230
内容摘要
移动互联网改变和正在改变世界。做企业如果没有新的理念就会被淘汰。本书从8个方面论述移动互联网环境中新的商业逻辑,包括:用户、需求、产品、模式、营销、人才、融资、企业,主要面向两大读者群:创业者、想创业的人们,以及期待“互联网+”的传统企业家。书中利用大量作者亲历的真实故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商业逻辑组成的各个部分,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和应对措施。书中很多案例,可以让读者对号入座,启发读者对自己的企业和业务做深入的思考。本书继承了作者一贯的幽默、睿智、简洁、亲切的表达风格,没有引经据典,没有高深理论,行文流畅,浅显易读。
主编推荐
适读人群 :正在创业和打算创业的人士,企业在面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人士、传统企业期望与互联网接轨的人士、研究
刘博老师从自己“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双重身份来讲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的商业逻辑,深入浅出,行文轻松幽默。相信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业者和期待“互联网+”转型的传统企业家们读完会很受启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