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一般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开发票联系客服②教材,学习,考试类书默认有笔记(或做过)③其他类书一般无笔记,提前与客服沟通好再下单,否则本店不承担责任)④部分图书籍采用标准图片,可能存在不同印次不同封面,内容一致⑤出版时间过长的书都可能有自然发黄现象。
¥ 14.7 2.2折 ¥ 68 九品
库存2件
作者丰子恺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ISBN9787553508283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952132294490570759
上书时间2024-11-12
丰子恺先生一生移居过许多地方,飘泊的生活却始终没有扰乱他超逸的心灵和对家园的依恋。每到一地,他总要因陋就简营造一个宁静而温暖的家,并为这个家园取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 。
“小杨柳屋”是他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时住的陋屋;而“缘缘堂”的匾额,曾悬挂在他在上海江湾和故乡石门湾的寓所门楣上;遵义南潭巷的“星汉楼”和重庆的“沙坪小屋”是他在流离途中温馨的家。
1954年9月,丰子恺先生移居上海陕西南路,丰家二楼有个室内小阳台,三面有窗,上方还有天窗,室中可观日月星辰,别有一番兴味,他便将此寓所定名为“日月楼”。“日月楼”是丰子恺先生一生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他在此定居,直至终老。
丰子恺(1898—1975)
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师从弘一法师学习绘画、音乐,从夏丏尊学国文。出版绘画、散文、艺术理论、翻译等各类作品一百七十余种,代表作有《护生画集》《缘缘堂随笔》《音乐人门》,译作《源氏物语》等。
丰子恺的被誉为“现代中国zui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他的创作以童心为根本之要素,融童心和禅趣为一体;他的境界与粗劣的现实始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他的画和文,如同“一片片落英含蓄着人间的情味”,又如“一首带核的小诗”,未必字字珠玑,却是句句含情。其漫画谐趣入神,平实中寓深永之致;散文真率玄妙,灵达处蕴含对万物丰厚的爱。
“日月楼”私人影像
1954年9月,丰子恺先生迁居上海陕西南路一幢西班牙里弄房子,因二楼日月明亮,命名为“日月楼”。这里是《护生画集》的最后完成地,是他翻译《源氏物语》、写作《缘缘堂续笔》的书房,是他简朴、祥和的家……在“日月楼”,丰子恺先生度过了他人生最后二十一年的悲欢离合。
忆儿时
谁言我左额上的疤痕是缺陷?这是我的儿时欢乐的佐证,我的黄金时代的遗迹……好像是“脊杖二十,刺配军州”时打在脸上的金印,永久地明显地记录着过去的事实……但凭这脸上的金印,还可回溯往昔,追寻故乡的美丽的梦啊!
忆儿时/ 3
私塾生活/ 13
学画回忆/ 19
过年/ 29
梦痕/ 39
姓/ 44
我的母亲/ 46
忆弟/ 53
两个“?”/ 60
给我的孩子们
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爱子之心/ 67
取名/ 70
儿女/ 81
作父亲/ 87
儿戏/ 100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102
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115
给我的孩子们/ 127
家/ 135
送考/ 149
南颖访问记/ 155
美与同情
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视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艺术家的心,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
穷小孩的跷跷板/ 163
钱江看潮记/ 166
扬州梦/ 177
阿咪/ 183
蝌蚪/ 191
午夜高楼/ 199
闲居/ 210
颜面/ 213
美与同情/ 220
山水间的生活/ 224
谈自己的画/ 230
百年来别开生面的“儿童崇拜者”,丰子恺爱孩子、写孩子、画孩子一本满足。九十帧家庭影像,质朴温润;三十篇童心随笔,朴讷明亮;近百幅童趣漫画,舐犊情深。有诗意,有谐趣,有丰厚的爱。
女儿丰一吟授权,特别汇辑丰子恺与儿女亲故逾半世纪的旧影存照,丰家私人影像首次结集出版,尤为珍贵。私人影像与随笔、漫画互为对照、映衬,童心童趣,真淳深永。安详静心的生活日常,清澈真淳的儿女情长,悬念天下的美善温慈。一本书阅尽笔墨精华,浓缩有情人生:一个与人无争、无所不爱的人,一颗纯洁无垢孩子的心。
丰子恺先生的个人旧照,在过往的不同版本中时有所见,但他与家庭及儿女的影像则较少集中曝光。丰子恺先生的创作以“童心”为根本的要素,他的一群儿女是他诸多经典随笔与漫画的主角和原型,本书不仅首次将丰子恺先生的家庭影像结集出版,并以童心、孩子、舐犊情深为主题,编汇其备受推崇的童心随笔和脍炙人口的童趣漫画,随笔、漫画中的主角和原型,与影像中的现实人生对接,相映成趣,形成旧影、随笔、漫画的专题对读,构筑一种难得的阅读体验。“日月楼”是丰子恺先生在上海的旧居,是他一生中居住时间较长的地方,他在此度过了人生的最后21年。“日月楼中日月长”是丰子恺先生自撰的诗句,丰家旧影里的生活日常既透露着这位文人艺术家的情致,质朴的、温和的,与粗劣的现实保持适当距离,也散发着上世纪中叶上海住民的家常韵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