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艺术治疗心理学
①一般下午5点前订单,当日发货,开发票联系客服②教材,学习,考试类书默认有笔记(或做过)③其他类书一般无笔记,提前与客服沟通好再下单,否则本店不承担责任)④部分图书籍采用标准图片,可能存在不同印次不同封面,内容一致⑤出版时间过长的书都可能有自然发黄现象。
¥
26.25
7.5折
¥
35
九品
库存2件
作者林昆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78037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1032916154735771659
上书时间2024-11-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儿童在婴儿期学习第一个游戏,就是玩“玩具”。玩具就是拿来玩的对象。某些对象在生产时,已被定义为:玩具。不同年龄的儿童,不同性别的儿童,不同地区的儿童,都在其所属文化中被“规定”玩一些特定或不同的玩具。玩玩具就是在玩游戏。一个人玩玩具就是“自己玩”,几个人一起玩同一个玩具就是“一起玩”,接替着玩玩具就是“轮流玩”。看人家玩玩具就是“看人玩”,自己连玩具都不玩就是“不玩”。
(一)游戏的初体验
父母成人先玩玩具给婴儿看和听,拿玩具去触碰婴儿身体,或用婴儿的手去触碰、去抓玩具,又把玩具塞在婴儿的手中,摇动手(手把手)去玩玩具。婴儿只要做出符合“玩”玩具的动作,就会得到父母成人大量的正增强。父母成人买各种玩具或把某些对象当作玩具,玩给婴、幼儿看,去教会婴、幼儿一起玩亲子互动小游戏(没有玩具),并对婴幼儿类似行为给予正增强。
(二)游戏的学习与练习
被父母逗着玩,而出现的条件反射(如摸鼻子、摇下巴、脸贴近……,婴幼儿就笑),是婴幼儿一生中第一个“一起玩”,玩的是“游戏”。父母亲拿着玩具一边玩一边逗孩子笑,这种刺激—反应程序,是婴幼儿一生中第一个“看人玩”与第二个“一起玩”,玩的是“玩具”。玩具挂在婴儿床(车、椅)或幼儿身边,婴幼儿练习去抓、摇、拉、转、甩、敲—玩“玩具”,是婴幼儿一生中第一个“自己玩”,玩的是“玩具”。
作者简介
? 现任台湾大观心理治疗所院长,自杀防治协会秘书长。
? 数十年来在台湾地区致力于企业、学校、家庭、社区积极心理教育与自杀防治的推展,在生命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自杀防治、灾后心理重建与团体动力学等领域自成一家,著述丰硕。
? 开创**本土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派:非事件量化S-R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派,在台湾地区已成功举办非事件培训42期,大陆第8期培训于2015年4月上旬圆满结业。
? 因其在心理与教育方面卓越的贡献,获台湾“教育部”推展社会教育有功个人奖。
? 担任广告业、餐饮业、营建业、制造业、服务业、流通业、印刷业、彩券业、数十家公司企业经营管理顾问、EAP顾问。
? 举办各种企业团体动力培训,心理治疗技术课程、心理治疗、生命教育工作坊与大型动力团体训练营数千场。
? 台湾临床心理师证号00544号
? 台湾“内政部”警政署 心理辅导委员
? 台湾大观心理治疗所 院长
? 台湾自杀防治协会 秘书长
? 台湾中山医学大学 讲师
? 台湾“行政院”地方研习中心 讲座
? 台湾乐安医院临床心理科 主任
? 台湾冈山秀传医院前心理治疗室 主任
? 台湾人爱医院前临床心理科 主任
? 上海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 会员
? 上海海关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学术顾问与高级督导
? 上海中医药大学 心理健康学术顾问暨高级督导
? 上海SR非事件心理治疗研究院 院长
? 湖南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客座教授
? 中国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编号:1404000008200144)
? 中国(师资级)团体心理培训师(师资证PXSZ00111080664)
? 中国心理干预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 国际亚健康协会 特聘专家
希望24热线 ? 华人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中心学术总监
目录
第一篇 游戏心理学与游戏心理治疗
一、游戏心理学
032 二、游戏的种类与本质:自我、角色、经验、希望与重构
047 三、游戏的动机与目的
055 四、个别游戏治疗的四个操作性疗效
062 五、儿童游戏操作的特质:量化技术
072 六、团体游戏治疗的操作性疗效
095 七、亲子游戏治疗的疗效
第二篇 美术心理学与美术心理治疗
一、艺术治疗的历史
111 二、艺术治疗的种类
112 三、艺术治疗的“表达性”迷思
113 四、艺术治疗与语言心理治疗的六个假说
115 五、美术心理治疗
118 六、儿童画作的内涵:私人记号、组装、自我观与世界观
123 七、儿童美术心理发展课程(APDP)的心理学成就
125 八、儿童艺术治疗的10 种目标儿童及策略
128 九、儿童艺术治疗师七种具有疗效的能力
141 十、 儿童美术心理发展课程教师与儿童艺术心理治疗师的专业
知能
144 十一、艺术治疗与美术心理治疗工具化的操作窗体
内容摘要
艺术治疗的核心疗效,是创造――美感的作品。面对美感的作品,儿童**创伤,**过去的自我,获得崭新的积极的自我观与世界观。而在毕生生涯发展历程中,儿童也将操作「创造美感作品的能力」,来面对、重构与**生活与生命的创伤。本书通过儿童游戏、亲子游戏及艺术等方式进行心理学研究与个案治疗。
主编推荐
适读人群 :心理学专业人士
全新的理念、独特的视角,经过近百年时间洗礼的儿童游戏与艺术治疗,在21世纪的今天,再次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团体动力学、脑神经生理心理反馈技术、非事件SR量化咨询与治疗技术,与原有的理论相融合,诞生了当代更为完美的艺术与游戏治疗。更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
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
将团体动力学融合入艺术与游戏治疗中;
用量化的方式精确地判读疗效;
协助儿童在艺术创作与练习中,发展正向的自我观与世界观;
如何从四个功能层次,*越事件的内容,植入“美感形式与经验」、「作品」与「治疗师」三种「疗愈因子」,协助儿童*越创伤因子,发展成长因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