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暖梦:夏目漱石散文随笔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暖梦:夏目漱石散文随笔集

全新正版书籍,多仓就近发货,节假日正常发出,具体可私信客服咨询。

13.63 3.8折 36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目漱石 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71919

出版时间2014-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23573455

上书时间2024-10-24

休闲图书吧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是“慢读译丛”之一,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日本有代表性小说家夏目漱石鲜有出版的散文随笔集,收入从未译介过的《永日小品》的大部分和《往事漫忆》的全部及一些散篇译作。夏目漱石的散文记述人情往来、家庭生计、读书属文以及疗病养疴等生活的琐末细事,如小院闲花,风情自在,在明治、大正时代别开一方胜景。其中,《永日小品》不少篇目和鲁迅笔下的小说风格极为相似,实写的人情物事淡而有味,虚写的文字想象奇诡、丰富,笔墨轻松自然,行文游刃有余;《往事漫忆》则描写了作者引人关注的“修善寺大患”(修善寺原名修禅寺,是伊豆半岛北部的温泉之乡,作者两度在此医治修养)。此节充分体现作家写实主义派的风格,同时可见日本的写实派又受到同时代的自然主义影响。对于夏目漱石来说,生病既是生死的考验,也是心灵的净化,从而孕育了作家晚年所逐渐成形的则天去私的人生理想。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明治、大正时代文豪,小说家,英国文学学者,俳句和汉诗诗人,并长于书法和绘画。生于江户(今东京)牛込。本名金之助。少年时代做过养子。帝国大学(东京大学)英文科毕业,辗转四国和熊本,历任中学国语和英文教师。年,由政府派遣赴英留学,研究英国文学。三年后回国,教授英文。年,发表讽刺小说《我是猫》,鞭挞明治时代功利主义,揭示了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获得很大反响。其后,又陆续发表《伦敦塔》《哥儿》《草枕》等著名小说。年,辞去东京大学教职,进入《朝日新闻》社任专业作家;一面创作,一面培养文学新人。夏目漱石是日本具有世界影响的一代大家,他的文学艺术活动,对于现代日本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 







  译者简介: 



    陈德文,南京大学教授。1965年北京大学日本语专业毕业。1985年赴早稻田大学学习和研究。1989年和1994年,两度应邀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特别研究员,分别于国学院大学和东海大学研究日本文学。现为日本爱知文教大学专任教授、大学院国际文化学科日中文化文学专攻前后期指导教授。翻译出版日本十数个文学名家的长中短篇小说、散文专集和数百名日本作家的散篇作品。出版个人学术著作《日本现代文学史》《岛崎藤村研究》和散文随笔集《我在樱花之国》《花吹雪》《樱花雪月》等。







目录


辑永日小品

 元旦

 蛇

 小偷

 柿子

 火钵

 下宿

 过去的味道

 猫之墓

 暖梦

 印象

 人

 山鸡

 蒙娜丽莎

 火灾

 雾

 挂轴

 纪元节

 往昔

 声音

 心

 变化

 库莱格先生

第二辑随想

 长谷川君和我

 克贝尔先生的告别

 战争造成的差错

 正冈子规

 子规的画

 三山居士

 初秋的一天

 愚见数则

 入社辞

第三辑往事漫忆

 再度住院

 院长和病人

 詹姆斯教授

 往事的情趣

 吟诗作句

 读《列仙传》

 病中的书

 呕吐

 殿下的问候

 洪水

 妻子的信

 裸客

 死而复生

 病危

 生死

 病卧

 死后的意识

 病床上的天地

 情谊

 疾病的幽趣

 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衣护士

 我们的社会

 我和画

 孩子们

 病馋

 艺术和职业

 胡子

 寺鼓

 花草

 白发人生

 病愈回归

 病院的新年

译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慢读译丛”之一,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日本有代表性小说家夏目漱石鲜有出版的散文随笔集,收入从未译介过的《永日小品》的大部分和《往事漫忆》的全部及一些散篇译作。夏目漱石的散文记述人情往来、家庭生计、读书属文以及疗病养疴等生活的琐末细事,如小院闲花,风情自在,在明治、大正时代别开一方胜景。其中,《永日小品》不少篇目和鲁迅笔下的小说风格极为相似,实写的人情物事淡而有味,虚写的文字想象奇诡、丰富,笔墨轻松自然,行文游刃有余;《往事漫忆》则描写了作者引人关注的“修善寺大患”(修善寺原名修禅寺,是伊豆半岛北部的温泉之乡,作者两度在此医治修养)。此节充分体现作家写实主义派的风格,同时可见日本的写实派又受到同时代的自然主义影响。对于夏目漱石来说,生病既是生死的考验,也是心灵的净化,从而孕育了作家晚年所逐渐成形的则天去私的人生理想。



主编推荐
夏目漱石()明治、大正时代文豪,小说家,英国文学学者,俳句和汉诗诗人,并长于书法和绘画。生于江户(今东京)牛込。本名金之助。少年时代做过养子。帝国大学(东京大学)英文科毕业,辗转四国和熊本,历任中学国语和英文教师。年,由政府派遣赴英留学,研究英国文学。三年后回国,教授英文。年,发表讽刺小说《我是猫》,鞭挞明治时代功利主义,揭示了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获得很大反响。其后,又陆续发表《伦敦塔》《哥儿》《草枕》等著名小说。年,辞去东京大学教职,进入《朝日新闻》社任专业作家;一面创作,一面培养文学新人。夏目漱石是日本具有世界影响的一代大家,他的文学艺术活动,对于现代日本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 


  译者简介: 

    陈德文,南京大学教授。1965年北京大学日本语专业毕业。1985年赴早稻田大学学习和研究。1989年和1994年,两度应邀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特别研究员,分别于国学院大学和东海大学研究日本文学。现为日本爱知文教大学专任教授、大学院国际文化学科日中文化文学专攻前后期指导教授。翻译出版日本十数个文学名家的长中短篇小说、散文专集和数百名日本作家的散篇作品。出版个人学术著作《日本现代文学史》《岛崎藤村研究》和散文随笔集《我在樱花之国》《花吹雪》《樱花雪月》等。




精彩内容
出了大门,广阔的道路笔直地从宅子前头穿过。我试着站在路中央环顾四周,映入眼帘的房舍一律四层建筑,又一律同一种颜色。邻居和对过都是相似的结构,很难区分开来。刚才出来的是哪一家呢?走出五六米再回来,就弄不清楚了。好奇怪的城镇啊!

昨夜睡在火车的轰鸣声里。过了十点钟,又在马蹄声和铃声的陪伴下,梦一般驰骋于黑暗之中。那时,千百个美丽的灯影,点点灼灼,往来于眼眸之间。此外,什么也看不到。所能见的,现在刚刚开始。

我两三次站在这座奇怪的城镇上,仰望和俯视之后,接着向左走了一百米光景,来到十字路口。可要好好记住,向右拐,这回来到比刚才更加宽阔的道路上。几辆马车从路上驶过来,每辆马车车顶上坐着人。那马车的颜色有红的,有黄的,也有绿的,还有茶褐色和深蓝色的,不间断地越过我的身旁,向前驶去。透过远方遥望,那五彩的颜色真不知要延续到哪里啊!回首远眺,犹如彩云飘动。他们从哪里载上人,又要驶向哪里?我正想停住脚步细细思考,身后走来一位高个子,好像猛扑过来似的,推拥着我的肩膀。我正要躲避他,右边也有一位高个子。左边也有。后边推拥我肩膀的人,他的身后也被别人推拥着肩膀。于是,大家都一声不响。顺其自然地向前移动。

我这时才明白,自己沉溺于人海里了。这海弄不清有多广大,但却是无比静谧的海。不过,一切都无能为力了。向右转,有人挡道,向左看,拥塞难行。向后看,人头攒动。于是,只好静静地向前蠕动。只有一条命可以支配自己,千万颗黑色的头颅,不约而同地迈着一样大小的步子向前行进。

我一边走,一边想着刚才走出来的那座宅子。一律四层楼房、一样颜色的奇怪的城镇,一切都变得遥远了。回去要在哪里拐弯儿,应该经过哪里,几乎全然不记得了。纵然归去,也摸不到自己的家了。那个家昨晚还黑魆魆伫立于暗夜之中呢。

我心里不安地思虑着,拥挤在一群高个子的人流之中,身不由己地转过两三条大街。每拐一次弯儿,心里就觉得同昨晚黑魆魆的房子是反方向,只能越走越远了。身在令人眼睛疲劳的人海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感。这时,缓缓下坡了。这里似乎是五六条大街交会的广场。一直在一条街上涌动的波浪,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静静地回旋着。

高坡下边有巨大的石狮子,浑身灰色。尾巴细小,但头部深藏在团团蜷曲的鬣毛里,看上去有大酒桶那么粗。它们前腿并在一起,躺卧在波涛涌动的海洋里。石狮子有两只,下边铺着石板。两只狮子中间竖立着粗大的铜柱子。我静静伫立于人海里,抬眼仰望柱子的梢顶。柱子笔直地高高耸立,一眼望不到尖儿。上面是广袤的苍穹,无边无际。柱子不知还有什么。我又被人流簇拥着离开广场,顺着右侧的道路一直向下走去。不一会儿,蓦然回首,竹竿般的细细的柱子上,站着一个小小的人影儿〔〕。

〔〕指霍雷肖·纳尔逊()铜像。英国提督。年起,同法军转战各地,失去右眼右臂。年,于尼罗河口击沉法国舰队;年,击沉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自己也战死疆场。



媒体评论
夏目漱石是明治四十年代知识阶层中富有人气的小说家,他自明治三十八年起写作的《我是猫》《哥儿》和《草枕》等,尤其是前两作,是日本现代文学中首次出现的高级幽默文学中的典型作品。而在后者《草枕》里,创造了一种美文体的思想小说,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了卓越的文学天才,为世人所瞩目。
  ——伊藤整(日本小说家、著名文学评论家)
  漱石文体是从恋爱到深奥的论文都可以运用的*文体。
  ——司马辽太郎(日本著名作家)
  漱石于“生”中感到痛苦,无疑是厌恶“生”的。然而,他相信“即便死也还存在个自己……死后才开始回归本来的自己”,这便是漱石的光明之处。漱石断定“选择我之死并非是悲观的”。对于他来说,“生”的意味正在于“生”与“死”相一贯这一点上,因此对“生”没有理由产生绝望。
  ——小宫丰隆 (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漱石研究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