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敕勒与柔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敕勒与柔然

70 八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伟洲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r231

上书时间2024-05-10

武强县大陆书吧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伟洲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5
  • 版次 1
  • ISBN 9787563359967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55页
  • 字数 112千字
【内容简介】
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民族,继匈奴、鲜卑之后,主要就是敕勒和柔然。这两个古代民族,不仅对我国北方和中亚发生过较大的影响,而且也是历史上形成的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历史也是我国历史的一个部分。因此,研究他们的历史,就成为我国史学工作者义不容辟的任务。

  可是,关于这两个古代民族,除了我国历史文献有一些简约的记载外,其它各种资料(包括文物考古、外国资料)也是寥寥无几。这给研究他们历史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截至目前,国内对他们的研究,还十分薄弱,甚至远远落后于对匈奴、鲜卑、突厥等古代民族的研究。这种情况不应长期继续下去。

  敕勒和柔然主要活动在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这正是中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分裂割据的时期。在南方,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等政权;在北方,先后有十六国、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其中北方各政权,大都是由鲜卑、匈奴、羯胡、氐、羌等兄弟民族建立的。我们所要讨论的敕勒和柔然,在这一时期内,也建立过自己的政权。

  三八八年,早已入居黄河流域的敕勒(丁零)翟辽,曾在今河南滑县建立“魏”政权,史称“翟魏”,存在约四年,于三九二年为后燕所灭。四八七年,在漠北受柔然统治的敕勒(高车)副伏罗部阿伏至罗等,脱离柔然,西迁至今新疆北部阿尔泰山一带,建立了一个“高车国。(或称“阿至罗国”、“阿伏至罗国”),一共存在了五十四年,后被柔然所灭。

  柔然自四〇二年摆脱北魏的统治后,在漠北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其最盛时,北达贝加尔湖,西至新疆北部,东到朝鲜之西,南隔戈壁与当时北魏相接。柔然政权存在时间最长,约一个半世纪之久。最后,为其奴役的突厥部所灭,敕勒与柔然所建政权的性质,完全同这一时期国内其它割据政权的性质一样,都是我国历史上暂时处于分裂时期的产物。自秦以来,我国就逐渐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短时期出现分裂,形成一些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或割据政权,是常有的现象。敕勒所建的“翟魏”、“高车国”及柔然在漠北所建的政权,都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暂时分裂时形成的割据政权。它们不仅在政治上与内地政权有一定的臣属关系,而且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情况的产生,是自秦、汉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最后,随着这种情况的发展,又必然导致隋、唐时期大一统的出现。因此,研究敕勒、柔然与内地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就是本书试图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我国古代民族的族源、迁徙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是研究民族历史十分重要的问题。敕勒和柔然都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民族。在历史文献中,可以把他们的族源和早期话动,追溯到公元前五-前四世纪。以后的七、八百年时间,我们都可以从文献上找到他们活动的踪迹。到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他们更是活跃在黄河以北,包括蒙古草原的广大地区,与汉、鲜卑、匈奴以及西域各族人民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有数十万在漠北的敕勒和柔然人,因各族统治者之间的相互战争或其它原因,迁徙到了漠南或内地。在北方各政权统治者的压迫、剥削下,他们曾不断地掀起了反抗压迫的斗争,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与内地的汉族或汉化了的鲜卑族错居杂处,最后,均融合到汉族之中。

  敕勒和柔然及其所建的政权,还对我国西北及中亚等地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漠北的敕勒曾在五世纪八十年代迁徙到今新疆北部,建立了政权,一度控制了高昌、焉耆、鄯善等地,引起当地人民的迁徙。这可算是属突厥语族的民族(敕勒)进入我国西北地区较早的一次。而大批入居漠南和内地的敕勒人,不仅积极参与了当时北方历次政治斗争,而且同其它民族一起,建设了漠南地区,使我国漠南之地畜牧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至于柔然,由于他建立的政权时间长,实力雄厚,因而对我国北方以及中亚的影响更为巨大。柔然政权继承了漠北地区自匈奴、鲜卑以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传统,并吸取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把我国漠北地区历史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柔然的一些政治制度,为以后崛起于我国西北及中亚的突噘所继承。蒙古草原佛教文化的传播,可以说首先是从柔然时代开始的。柔然对原居住于我国西北及中亚的嚈哒(滑国)、乌孙、大月氏等的进攻和压迫,迫使他们南移或西迁,影响所及,直达中亚,波及东欧。

  此外,作者根据现有的资料,对敕勒、柔然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作者简介】
周伟洲,一九四零年生,广东开平人.一九六二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考取该校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民族学家马长寿教授。一九六五年毕业后,先后在陕西省博物馆及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从事中同民族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一九八六年由讲师破格提升为教授。
【目录】
敕勒篇

  第一章  敕勒的称谓起源及其向黄河流域的发展 

    一、敕勒的称谓及其变化 

    二、敕勒的起源及其向黄河流域的迁徙 

    三、五胡十六国时期敕勒的分布和翟魏政权的建立 

  第二章  南北朝时期的敕勒及其所建的“高车国” 

    一、四世纪末五世纪初敕勒的居地种姓部落和社会情况 

    二、高车国与柔然北魏等的关系 

  第三章  北朝统治下的敕勒 

    一、北魏对丁零的压迫及丁零的反抗斗争 

    二、北朝统治下的敕勒及其反抗斗争 

柔然篇

  第—章  柔然的兴起及其内部的氏族部落组成 

    一、柔然的族源族属和称号等问题 

    二、柔然的兴起及其政权的建立 

    三、柔然内部的氏族部落组成 

  第二章  柔然的兴衰及其与中原等地的关系 

    一、柔然兴盛时期与北魏的关系(四〇二-四八七) 

    二、柔然衰弱和内乱时期与北魏的关系(四八七-五三四) 

    三、柔然复兴和衰亡时期与中原的关系(五三四-五五五) 

    四、柔然与南朝及其它地区的关系 

  第三章  柔然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 

    一、柔然的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 

    二、柔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形态 

  第四章  北朝统治下的柔然 

附录  柔然世系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