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思集 作者签赠
  • 清思集 作者签赠
  • 清思集 作者签赠
  • 清思集 作者签赠
  • 清思集 作者签赠
  • 清思集 作者签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思集 作者签赠

11.01 1.9折 58 九品

仅1件

河南信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婉京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9-1

上书时间2023-06-05

墨香访古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婉京 著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6391085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332页
  • 字数 25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艺术品收藏的百科全书。艺术记者、作家周婉京的首部艺术访谈书籍《清思集》近日首发。作者在将近三年的时间内走访了大中华地区重要的艺术家、收藏家、策展人、博物馆从业者等过百位。《清思集》精选收入其中与40人的对谈和一些评论文章,这些人包括:冯博一、陈丹青、李立伟、希克、侯瀚如、小汉斯、何安达、黑国强、叶承耀、邓德雍、翟健民、李秀恒、仇国仕、梁义、常沙娜、黄孝逵、李禹焕、荒木经惟、张颂仁、苏法烈、杨腾集、刘家明、林璎、梁铨、刘建华、冯梦波等。和同类型的书籍相比,该书具有三个突出特点:一、这是从艺术记者专业访谈角度出发,专访著名艺术界人士,深层次剖析艺术圈现象,及反映艺术市场发展的图书;二、这是从古董艺术一路贯通、涵括至近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的书籍。三、本书将探讨艺术市场的投资、购买、运作等问题,相信除了给予读者艺术品欣赏的知识,还会为他们的艺术投资指明方向。

 

 

《清思集》是周婉京继《一个人的欧洲》之后针对艺术鉴赏的全新力作,书中收录了百余帧海内外珍稀艺术品图片。作者结合艺术文本由一个当代的视角提出问题,通过对谈与分析逐层抽丝剥茧,着力展现现今中西方艺术界原真的生态,反映萦绕在当代人身上矛盾的困扰。这困扰中除了关于美的疑惑,还关乎着观者、读者、作者在欣赏中自处中的种种反思。

 

 


【作者简介】

周婉京

 

作家,艺术评论人,古器物收藏者。本科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硕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二〇〇九年至今,发表剧本创作、文艺评论将近百万字,访谈时间超过五百小时。曾任香港《大公报》收藏版主编。长期为《明报月刊》《典藏·今艺术》《艺术新闻/中文版》《Yishu》(典藏国际版)撰稿。著有《一个人的欧洲》等。

 

 


【目录】

辑一为何纪念

 

陈丹青:“纪念”才刚开始/2

 

何安达:吉金旧藏见微知著/17

 

黑国强:香江藏木古朴幽香/25

 

仇国仕:持鸡缸杯捧长颈瓶/32

 

侯瀚如:陈箴与上海的聚散离合/40

 

常沙娜访谈之上:两代人的敦煌情/48

 

常沙娜访谈之下:石窟作画恰同学少年/55

 

黄孝逵:再忆黄胄废笔不废/62

 

 

辑二空间与人

 

李立伟:失去公信力博物馆将一无所有/70

 

台北故宫:谿山行旅北宋巨碑/86

 

叶承耀:攻玉山房世外明园/92

 

荷李活道有两个“老古董”/99

 

希克:四十年著一本当代艺术“百科全书”/107

 

“抽象”和“挪用”交错而成的中国当代艺术反思/119

 

冯博一:就地取材,造一个乌托邦出来/128

 

 

辑三进行时

 

苏法烈:当“天真一代”遭遇“外国骗子”?/144

 

张颂仁:从艺术推手到水墨学者/151

 

常玉:静物无言玫瑰有情/159

 

李禹焕:用“非也”阐述身份/165

 

荒木经惟:“吻”过香港的男人/173

 

杨腾集:“跳出来的”才是好作品/179

 

刘家明:与艺术家共同成长/186

 

小汉斯:科技带来新的“展示特性”/192

 

 

辑四闻弦歌知雅意

 

翟健民:公道杯不能失公道/204

 

邓德雍:冰肌玉骨不鬻于市/211

 

密韵楼:一页宋纸一两黄金/219

 

梅景书屋:收藏绘画兼修并重/228

 

李秀恒:明清官窑锦瑟华年/235

 

吉庆堂:轻轻捋一遍“灯草口”/242

 

白石书画:闲步归来旧日老屋/249

 

承砚堂:岭南风月古砚养墨/255

 

梁义:君子字画雅集之趣/261

 

 

辑五变奏曲

 

致艺博会时代的信:“强心针”不能救命/270

 

“触”是组序的基础

 

——由洪浩个展“反光”引发的思考/277

 

林璎与她的诗意针灸/282

 

域外的“空”:分析梁铨艺术创作中的“自我放逐”/288

 

潜意识的瞬间致未来的自己/295

 

白纸非纸:刘建华书写可感知的温度/301

 

媒材上的跨度,记忆上的承接

 

——浅析冯梦波艺术作品中的“光韵”/306

 

闲话“文青”生活/314

 

 

后记:谈一场不空泛的“恋爱”/326

 

参考资料/32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