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教材) 唐明燕 中华书局 978710115653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教材) 唐明燕 中华书局 9787101156539

9787101156539

65.04 全新

库存999件

上海嘉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明燕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56539

出版时间2008-01

装帧平装

货号691963551376

上书时间2023-04-24

俊俊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书 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教材) 
作 者:唐明燕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2-09-01 
版  次:1 
页  数:326 
 ISBN :9787101156539 
定价:68 元 本店价:53.04 元 
折扣:【78】 节省:14.96 元 
分类:文化 → 文化 
货号:2209310 
内容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教材)》以“儒学”为抓手,以“传承创新”为线索进行内容架构,力图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与鲜明特色。以“儒学”为抓手是因为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中国历史上的各主要思想流派几乎都与儒学存在着互动消长的关系,近代乃至现代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思也均与儒学相关;以“传承创新”为线索,意味着该书以动态视角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注重分析各主要思想流派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影响,更注重分析不同思想间的交锋碰撞。目录前言\

\

第一章 追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一、孕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然环境\

二、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政治环境\

三、塑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主力\

(一)儒家思想\

(二)道家思想\

(三)佛教思想\

\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色\

一、理性务实\

(一)以人为本的理性精神突出\

(二)求实务实的精神浓厚\

二、崇尚道德\

(一)贵仁、尚义、明礼\

(二)肯定人具备道德完善的潜力\

(三)以道德作为价值评判的依据\

三、注重群体\

(一)在群体中定位个体\

(二)以责任担当作为衡量个体价值的尺度\

(三)追求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的有机统一\

四、追求和谐\

(一)以和为贵\

(二)和而不同\

\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代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时期\

(一)儒学的创立\

(二)墨、法对儒学的挑战\

(三)儒学的拓展\

(四)儒道互补\

二、两汉时期\

(一)黄老学兴盛与势微\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四)对今文经学的批判反思\

三、魏晋隋唐时期\

(一)魏晋玄学的兴起\

……\

第四章 近代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唐明燕,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在该方向上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一项、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一项、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主持建设的课程“先秦儒家哲学六讲”入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主持建设的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在线试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创造和智慧结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到了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视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厚滋养,视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经历了明末清初以来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几度批判反思以及转化创新,产生了诸多思想学派,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鸿篇巨制和文化遗产。本书试图站在宏观角度,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力图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诚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在有限的篇幅中达到上述目的是不容易的,必须找到合适的抓手和有效线索。为此,本书在对孕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简要分析、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色进行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以“儒学”为抓手,以“传承创新”为线索进行内容架构。之所以以“儒学”为抓手,是因为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各主要思想流派几乎都与儒学有一定的渊源,都存在着与儒学互动消长的关系,在近代乃至现代,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思,其所涉内容也与儒学高度相关;以“传承创新”为线索,意味着本书从动态视角看待中华传统文化,那些在历史进程中产生过重要社会影响、与其时代前后期思潮发生过交锋碰撞的思想家的相关思想被突显出来,而那些尽管也属于该思想家思想的重要方面,但是社会影响不够深入、后世思想家在进行理论创造时较少借鉴或批判的内容则被适度省略。所以,尽管本书对中国各学术繁荣时期都有论述,对中国思想史上重要的思想家都有涉及,但却并非面面俱到,而是更注重分析其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影响,更注重分析不同时期思想的起承转合。\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严格来讲,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并不重合,中华传统文化显然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更为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那些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经过实践检验和历史选择被积淀下来,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迄今仍然具有传承价值,能够提升新时代中华民族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能够助力中华民族更好地走向未来的文化。从这一角度来讲,区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必要的。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由于立论角度不同、时代背景差异,甚至诠释方法的不同,都有可能导致对某一具体思想理念在多大程度上属于“优秀”产生争议。事实上,许多思想理念本身的历史影响是多元的,其优秀特质的一面,往往需要借助诠释者基于当下时代需求从某种具体角度进行阐发,才能得以彰显并赢得认同。而论述该理念在其提出阶段的原初样态时,若直接给其冠以“优秀”字样,似乎不够周全。另外,现代中国学人从正面意义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化时,在行文中往往将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在同等意义上使用,这也被学术界普通接受。对本书而言,考虑到上述因素,很多时候各章节在具体行文时并没有特意强调“优秀”二字。但是,整部著作立论的基点、研究的目的均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域和框架下进行的,所以章标题大多仍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字样。\

本著作除包含作者多年来在中华传统文化领域的研究心得之外,亦在撰写的过程中参阅了诸多学术大家和研究者的相关成果,力争体现出专业性、学术性、严谨性。此外,作者近年来一直在面向公众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在理论宣讲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大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因而在确保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在遣词造句方面又特别注重可读性。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期待这部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的小册子能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其二,佛教否定此岸世界的真实性: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两点体现了佛教“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谓“诸行无常”的“诸行”,指的是动态视角下世间的一切现象,“无常”指的是不常在和不真实,“诸行无常”即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变化无常的幻像。所谓“诸法无我”的“诸法”,指的是静态视角下世间的一切现象,“无我”是指一切现象都“依他起”,都没有自性,佛教“诸法无我”的意思是一切现象都依因缘而起,是不同因缘构成的某种关系的体现,任何事物和现象都不存在自身真正的规定性。佛教认为,如果人无法参透“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把虚假当作真实,便陷入了“法执”和“我执”之中,便会造成无尽的痛苦。\

其三,佛教认为因果报应推动下的六道轮回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因果报应论是佛教用以说明世间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佛教认为“因”必然产生“果”,“果”一定事出有“因”,佛教将这个因果过程称为“业报”,“业”指的是众生的身心活动,大致可分为由身体行动造成的身业,由言语造成的口业和由内心意念造成的意业。其中,善业会招来善报,恶业会招来恶报,非善非恶的无记业则不招果报。业报的实现方式并非局限在现世,而是三世因果,即谓:“一日现报,二日生报,三日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①具体来说,在业报的推动下,依据所作“业”的不同,生命会落入不同的“道”中,佛教认为有“六道”,分别是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但即使在最好的“天道”中,仍然有苦、仍有堕入恶道的危险,因此,佛教讲人生就是苦海。在佛教看来,生命形态至少要经历八种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其四,佛教的终极追求是跳出轮回,进入涅槃寂静的极乐世界。既然六道轮回中的任何一“道”都是苦,只不过苦的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那么,只有超越这种生死轮回才能够获得彻底解脱。佛教把处于六道中的生命形态称为“凡夫”,把超越轮回者称为“圣者”,凡夫处于“迷”的世界中,而圣者处于“悟”的世界中。由“迷”转“悟”的方式便是修习佛法,持守佛教戒律,灭除贪、嗔、痴,以增长智慧等。通过佛教的一系列修持实践,最终目标是跳出六道轮回,彻底超越生死,进入到“常、乐、我、净”的理想境界,“常”是永恒、永久,“乐”是安乐、幸福,“我”是自我、自由,“净”是清净、高洁,这种境界就是涅槃。\

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它满足了中国人的精神需求。首先,佛教具备强大的精神安慰功能。佛教从生、老、病、死等让人深受困扰的人生痛苦讲起,能够打动人心;佛教突破了实际的时间观念,构造出往世、现世、来世三个时间观念,因果报应通过三世轮回来实现,这就为人世间福德不一致现象提供了解释,解决了世人的困惑;同时,中国本土文化没有设置彼岸世界,中国人原来只看重现实世界,而佛教却帮助人们拓展出一个彼岸世界,佛教关于来世的承诺,关于佛国、净土、极乐世界的描绘,对深陷苦难之中的普通民众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其次,佛教的教义对社会治理也有价值。例如,佛教讲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倡导不杀生、不奸淫、戒贪、戒嗔、戒痴等戒律,并通过地狱构想和报应理论,建构了较强的威慑力,这使得佛教具备了维护伦理道德、净化社会风气、劝善止暴的功能,对统治者维护统治秩序很有益处。正是在统治者的扶植下,佛教才得以在中国迅速发展开来。魏晋南北朝乃至隋唐时期,寺院造像无数,且极尽雄奇华美,著名唐诗《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便描绘了佛教在中国的繁荣程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