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性引导生活:幸福的原理
  • 灵性引导生活:幸福的原理
  • 灵性引导生活:幸福的原理
  • 灵性引导生活:幸福的原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灵性引导生活:幸福的原理

正版现货 无笔记 无划线 后壳有瑕疵看图

30 7.9折 38 九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劲松 著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1

上书时间2023-07-04

晨轩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劲松 著
  •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5008042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9页
  • 字数 2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灵性社会工作之理论基础
【内容简介】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用灵性视角来看,“人而丧失灵性”(而仅具有感性能力或理性能力),又“如人何”?人的感性能力或许可以被消灭,人的理性能力或许也可以被磨灭.但是没有一种力量能够毁灭人的灵性。因为失去感性的能力,人不失其为人;失去理性的能力,同样,人也不失其为人。但是,如若失去灵性,人将失其为人;也就是说失去灵性,人将可能失去其“做人的基本资格”!这就是由陈劲松著作的《灵性引导生活:幸福的原理》。
【作者简介】
  陈劲松,安徽怀宁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日本一桥大学博士后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主要著作有《儒化中国的维度》、《儒学社会通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灵性社会工作之理论基础:灵性引导生活》等。多年从事传统中国社会思想、灵性社会工作的教学与研究。
【目录】
1.个体自然禀赋的3种能力
2.作为人的一种能力的灵性
3.灵性是一种个体追求幸福的能力
4.完整的人的图式
5.灵性成长的3个波峰
6.灵性成长的2个波谷
7.灵性成长的8个阶段
8.灵性成长的10个梯度
9.个体的意识结构
10.个体的情绪反应模式
11.灵性和物性相对立
12.个体“物性化”的可能
13.个体“固着”的倾向性
14.个体的“情结之网”
15.个体“自我实现”的舞台
16.止于至善
17.灵性生活的21条主张
18.儿童时期灵性成长的梯度
19.儿童的创造性态度
20.儿童的创造性行为
21.儿童的游戏
22.一种“空灵”
23.儿童期灵性成长可能受到的抑制
24.概念规训的意义
25.受教育过程中灵}生成长可能受到的抑制
26.由灵性引导的创造力
27.潜意识的触动
28.个体需要的层次与“可能的虚假创造”
29.生命的“轻”与“重”
30.最后的觉悟及其可能抑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