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
  •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
  •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
  •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

内页干净无笔记

8.47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冬林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G55-5-2

上书时间2022-09-22

抱诚守信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宋冬林 著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5876019
  • 定价 6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2页
  • 字数 47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内容简介】
课题研究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基于大局观和开放意识来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问题。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分析框架下,以沉淀成本理论为主线,深入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必要性,沉淀成本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消除沉淀成本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负面影响等问题,进而研究产业进入和退出的一般与特殊规律,探讨资源开发补偿和沉陷区援助的理论根据和实施机制,发展衰退区域和产业振兴的路径与模式。
【作者简介】
宋冬林男,1957年12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税务学院院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应用经济学学科规划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博士后流动站评审专家、国家留学人员项目评审专家、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会议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资本市场理论、企业理论等。著有《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研究》、《资本市场引论——西方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践》、《企业并购——契约权利重组与资本市场运作》等十余部著作。
【目录】
第一篇历史与现实考察篇
第1章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演进
1.1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与近代资源开发历史
1.2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与产业发展
1.3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与分布
第2章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
2.1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2.2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社会基础现状和问题
2.3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
2.4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政府作用现状和问题
第二篇理论探讨篇
第3章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的理论回顾
3.1国外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的状况
3.2国内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的状况
第4章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框架
4.1资源型城市兴衰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4.2自然资源危机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4.3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反思
4.4丁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自然资源补偿机制
第5章沉淀成本范畴及其理论意义
5.1基于沉淀成本理论的研究视角
5.2沉淀成本的形成、分类及其性质
5.3沉淀成本研究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意义
第三篇国际比较与借鉴篇
第6章国外老工业基地兴衰过程的考察
6.1资源型工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
6.2国外老工业基地的衰退及其原因
第7章国外资源型城市改造模式的比较研究
7.1国外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改造模式的考察
7.2国外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改造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篇案例和实证研究篇
第8章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研究
8.1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发展方式
8.2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方法
第9章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实证研究
9.1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研究
9.2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以大庆市为例
第10章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案例研究
10.1“由工转农,退二进一”——阜新发展模式
10.2“油化立市,多业并举”——大庆发展模式
10.3“生态为本,延伸扩展”——伊春发展模式
10.4“立足实际,创新特色”——辽源发展模式
第五篇政策建议篇
第11章黔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对策建议
11.1从市场层面完善资源价格体系
11.2从企业层面加快企业改组改造
11.3从产业层面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1.4从生态层面加强生态技术创新
11.5从创业层面培育和发展新兴经济
11.6从政府层面创建良好的转型环境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