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和谐观的转换与建构
  • 儒家和谐观的转换与建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儒家和谐观的转换与建构

72 八五品

仅1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世梅、贺利平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2532

上书时间2022-07-04

斗轮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魏世梅、贺利平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80716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4页
  • 字数 32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儒家和谐观的转换与建构》在对儒家和谐观念进行较为深入分析之基础上,挖掘出了其现代价值和历史局限性,并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提出对儒家和谐观进行现代转换。经过现代转换和辩证扬弃的儒家和谐观如仁爱观、中和观、义利观、诚信观、天人合一观等对我国今天科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魏世梅,女,1965年生,198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政治教育专业、2006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现为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副教授,参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执法用法全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执法用法全书》(各50000字),在《社会主义研究》、《理论导刊》、《中州学刊》等核心期刊及其他期刊上发表文章近30篇。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贺利平,女,1974年生,硕士,讲师,2004年任教于河南科技大学。毕业院校:山西大学政治学院,研究方向:精神文明建设,毕业论文:《制度伦理初探》。任教以来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序言
上篇儒家和谐观的基本内涵
第一章儒家的仁爱观
第一节孔子的“仁爱”观
一“仁者爱人”
二“仁者爱人”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孟子的“仁民爱物”和“仁政”思想
一孟子仁爱观的性善论基础
二“仁民而爱物
三“仁政”思想
第三节荀子的“行礼为仁
一荀子“礼”的“人性恶”理论基础
二荀子的礼治思想
三荀子“礼”的本质在于“等差有序
四行礼为仁,仁本礼末
第四节汉代及以后儒者对仁爱观的继承和改造
一陆贾是汉代儒学改造的先驱
二董仲舒对孔孟之“仁”的继承和改造
三汉代以后儒者对仁爱观的发展

第二章儒家的“中和”思想
第一节“中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一中和是儒家的最高价值原则
二中和在儒学中兼有世界观的意义
三中和又是儒家的方法论
第二节儒家“中和”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其内涵
一儒家“中和”思想的历史渊源
二儒家“中和”观的文化意蕴及特征

第三章儒家的义利观
第一节先秦儒家义利观的主要内容
一孔子提倡“先义后利”、“见利思义”
二孔子、孟子提倡舍生取义
三承认追求私利是人的本能欲望
第二节先秦儒家义利观的演变一以董仲舒为代表,儒家义利观发生了
第一次蜕变
二宋代儒家义利观发生的第二次蜕变:宋明理学对儒家义利观的扭曲
三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复归

第四章儒家的诚信观
第一节儒家诚信之“诚
第二节儒家诚信之“信
第三节儒家的诚信观

第五章儒家的“中庸观
第一节对孔子“中庸”基本内涵的误解
第二节孔子中庸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孔子“中庸”的“中”的含义
二孔子“中庸”的“庸”的含义
三孔子“中庸”含义的准确定位

第六章儒家的“德治”思想
第一节孔子“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
一以“礼”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
二为政以德,德主刑辅
三重“人治”,轻“法治”,主张贤人治国
四视民为本,追求理想的和谐社会
第二节董仲舒的德治思想
一“以义正我”、“以仁安人”
二施“教化”,守“等级

第七章儒家的“天人合一”观
第一节儒家“天人合一”观的历史发展
一儒家“天人合一”之天
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天人合一”思想的三重意蕴
一“天人合一”思想是政治管理之策
二“天人合一”是理想的生存状态
三“天人合一”是超拔的道德境界和高远的审美境界

第八章儒家的人口思想
第一节儒家多子多福、早婚早育思想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儒家人口思想略述
一儒家以“仁“作为其人口思想的核心
二儒家以“足”作为其人口数量的主张
三儒家以“教”作为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
四儒家以“孝”作为维护亲属因缘的纽带
五儒家以“心”“德”作为划分人口结构的标准

中篇儒家和谐观的历史局限与现代价值
第一章儒家“仁爱”观的历史局限与现代价值
第一节儒家“仁爱”观的历史局限性
一儒家“仁爱”观的不平等性
二儒家“仁爱”观的虚幻性
第二节儒家“仁爱”观的现代价值
一儒家“仁爱”观中几种仍须弘扬的宝贵精神
二儒家“仁爱”观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章儒家中庸观的历史局限和中和观的现代价值
第一节儒家中庸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儒家中庸思想只是一种相对“平等”,其中包含着最大的“不平等”
……
第三章儒家义利观的消极影响和现代价值
第四章儒家诚信观的局限与现代价值
第五章儒家德治思想的历史局限与现代价值
第六章儒家“天人合一”观的历史局限和现代价值
第七章儒家人口思想之辩证观

下篇儒家和谐论的现代转换与科学建构
第一章把儒家的仁爱观转化为现代的以人为本
第二章把儒家的义利观升华为新型的社会主义
第三章把儒家诚信观转换为现代和谐社会的诚信友爱
第四章扬弃儒家的中庸思想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第五章完善儒家的德治思想,构建和谐道德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