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包邮】树一部乡村的词典曹文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包邮】树一部乡村的词典曹文生

30.82 5.2折 58.8 全新

库存4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文生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1742951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8元

货号1202100667

上书时间2024-08-04

南京随园图书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曹文生,曾在《作品》《散文选刊》《延河》《山西文学》《时代文学》《奔流》《岁月》《河南日报》《华商报》《郑州日报》《开封日报》等杂志、报刊上发表多篇散文和随笔。本书包括植物笔记、动物映象、物之轻语。

作者简介
曹文生,1982年生于河南杞县,现居陕西洛川,延安市中学教师。曾在《作品》《散文选刊》《延河》《山西文学》《时代文学》《奔流》《岁月》《河南日报》《华商报》《郑州日报》《开封日报》等杂志、报刊上发表多篇散文和随笔。

目录
辑  植物笔记

故乡的野菜

树,一部关于乡村的词典

一棵树的编年史

植物笔记

与蒿草为邻

树的回忆

故乡“草”书

孤独的白菜

质朴的萝卜

植物书

植物日志

第二辑  动物映象

牛,乡村的书简

狗这一辈子

篱笆、女人和狗

动物映象

夜晚,一头驴的背影

对一只鸡的定义

羊群与喜鹊

乡野书

对一头猪的臆想

走失的蝉

故乡的麻雀

鼠,乡村的逃亡者

卑微的生命

第三辑  物之轻语

孤独的稻草人

被记忆淋湿的器皿

一些明亮的火焰

辘轳、女人和井

房子,乡村的胎记

母亲的灶台

布鞋

石头·剪子·布

清露白霜

露,民间的净水

暗色,草木灰

一个人的果园

父亲的麦田

故乡的棉花地

九格之窗

回眸门楼

以石为名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散文集。作者以娓娓道来的笔调讲述了回忆里的乡村生活,有儿时愉快的童年、珍贵的物品,以及血脉相连的亲人,还反应了当今时代下农村面临的一些无奈的现实问题。本书给我们呈现出当下乡村的真实面貌,摆明了个人及新一代年轻人的选择,即远离故土走向城市,还是留在故乡遵循传统生活方式。

精彩内容
 故乡的野菜很多时候,我都觉得野菜之于我,冥冥之中有种关联,每一个生长野菜的地方,我都是熟悉的。后来才明白,我之所以喜欢故乡的野菜,是因为喜欢野菜之前的那个修饰语——故乡。这些野菜,会钻进记忆的深处,与一个叫作故乡的念想,在野地里相遇。
之所以想起野菜,确切地说,是因为一些事物引起的,譬如这陕北春天的小蒜、夏天的灰菜、秋天的曲曲菜。
我将自己定义为无用之物,将野菜也定义为同类,两个无用之物,在一段虚拟的光阴里相遇,便会产生一些交集。
原是故交,却并行生长,互不打扰。
迄今为止,我仍不知道岁月的提篮里,会有一些野菜与我的宿命相连。野菜一旦冠以“故乡”二字,就将一个人的草木情结暴露无遗。故乡,总能打败一些浮躁,让一
个人安静下来,细细回忆一些细节,然后在纸上复活。
一夜春风,豫东的麦田醒了,土地里的许多旧物,开
始吐出闪亮的舌头。春风拂过的地方,都存在着时间的遗物,譬如一株草、一棵树。它们宽恕了迟到的春天,与温暖为邻。
就那么一场风,乡村开始风云突变,指甲盖大的野菜开始疯长,野茼蒿顺着麦田缝隙探出头来,呼吸田园之气,水萝卜也安于贫瘠的土壤。
春节后是野菜生长的最佳时机,一夜春风过,便野菜满地。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乡人晃动的影子。你看,妇女小儿,三五成群,手挎竹篮。他们蹲在地上,说笑间就剜了一篮。挖野菜也是人生一件有趣味的事。人对土地较为了解,更知道野菜的品性。“初春为菜,仲春为草。”这谚语谁都懂,这年过后,一肚子油水,趁着野菜鲜嫩,是该好好调理一下了。
野菜的苦,适合初春的肚子,素净,还有些返璞归真
。忆苦思甜之类的话,有些人为地拔高,村人吃野菜,不过是一种自然的习俗罢了,与强加的道德毫无关联。
吃野菜,也是种享受,豫东谚语:“水萝卜棵,打豆沫,也打也多。”“水萝卜棵,贴窝窝,不吃不吃吃两个。”“水萝卜棵,喝豆沫,客来了,盖住锅,客走了,三碗两碗可劲喝。”谚语是诱人的,但谚语的背后是女性的智慧。
女人把这些野菜带回家,择净,洗好,然后加上面粉拌匀,放在蒸笼里面蒸,蒸熟了以后,放点盐、酱油、味精、香油,最主要的是放点蒜泥,然后就可以享用了。吃惯了大鱼大肉,可能嘴里已索然无味,当舌尖接触到这份微苦时,就会萌发出一种想吃的欲望,这种清淡让人品尝到了家乡的味道,淡雅而不浮华,清静而不喧嚣,吃起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每年回家吃野菜,都能吃得痛快淋漓。野菜本来就不是高贵之菜,而是隐藏在庄稼下的卑贱之物。追根溯源,野菜本是远古时代农人果腹的食物,是饥饿时的救命草,因此野菜承载了很多苦难的往事。但是到我记事的时候,家家都已有充足的粮食,野菜倒是少有人吃了,或许是人们觉得野菜没有细粮好吃的缘故吧,再没人垂青野菜!可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