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包邮】海派文的史转型(1927-1937)孙琳
¥
52.77
6.8折
¥
7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孙琳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75962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2306993
上书时间2024-06-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文昌论丛”序言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研究现状
三 选题意义及价值
四 研究目标、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章 从“海派”命名再出发
节 “海派”概念的历史多面性——重识“京海之争”
一 一种进入论争的方式:《文人在上海》
二 “商业竞卖”与“名士才情”的辩难
三 一个被省略的“注脚”:“何徐事件”
四 一个被忽略的语境:小品文的复兴
第二节 “命名”之争——兼论海派文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第三节 “历史化”如何可能?——海派文学研究与作为问题的20世纪30年代
第二章 遭遇“革命”:海派作家在1928年
节 “转换方向”后的张资平
一 对国民革命的摹写
二 “革命文学”的试笔
三 转向后的“尴尬”——兼及《青春》被湮没的始终
第二节 新感觉派同人的左翼文学实践
一 左翼文学的创作选择
二 “戏仿”抑或“真诚”
三 “文坛三剑客”的“赤色岁月”
第三节 革命“叫卖”——革命文学论争中的创造社“小伙计”
一 “海派”是“革命文学”阵营的主导部分之一
二 从《幻洲》到《戈壁》《战线》
第三章 分疏聚合:海派作家与文艺论争
节 《叛徒》的时代境遇——从一个角度看“第三种人”论争之后的杜衡
一 批评界的“冷遇”
二 革命的“情意结”
三 “一个被背叛的遗嘱”——《叛徒》与“事件”的互文
第二节 《庄子》《文选》之争中的施蛰存
一 四面“突围”的“集团意识”
二 “语文观”的殊途
第三节 穆时英的接受语境与文艺大众化运动
一 “当逢其时”:文艺大众化运动的“范本”
二 “二重人格”与“红萝卜剥了皮”
第四章 情色女体的生成:海派文学的叙事转移
节 日常化情欲的指归——叙事主题的偷换
一 对“社会-反抗”主题的偷换
二 两性之爱的“乌托邦”演绎与日常困境
三 “娜拉走后”的三种结局
四 虚置的“革命”
第二节 日常情境中的激情女性——叙事重心的转移
一 日常情境中的激情女性
二 女性形象的情欲化书写
三 女性形象的妖魔化书写
第三节 想象中国的新途径
一 日常生活的重建与情欲的极致想象
二 激情女性与女性形象的改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京海之争”相关史料目录(1933年10月至1934年5月1935年4-5月)
附录二 《庄子》《文选》之争相关史料目录(1933年10-11月)
致谢
内容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消费文化的兴起和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海派文学的研究已经成为“显学”。由于海派文学自身所具有的消费主义和都市文化特质,多数研究都仿照本雅明式的“物质文化-思想文化”范式进入讨论。这样的研究对凸显海派文学自身特质卓有成效,也描摹了较为生动活泼的物质文化背景,但是这种研究范式本身所潜藏的“预定论”色彩也从某种程度上了问题的深入:单纯从都市文化和消费文化视角进入海派文学研究,有意地凸显海派文学“消费”、“摩登”的一面,对海派作家严肃、真诚的一面缺少辨析;强调现代物质文化对文学创作的沁入,淡化了文化政治语境对文学生成的影响;“影响论”和“因果论”的预设易于造成“静态”描述的偏好,对作家创作的内在流变缺少观照,对作家身份的转换言之寥寥,更对文学和文人难以逃匿的“政治性”有所“盲视”。为此,本书考察海派文学与左翼文学的“共生”与“离散”,呈现二者之间的复杂关联,力求深化对海派文学与左翼文学各自内部差异的认知,希望能够从海派文学与左翼文学的关系这一特定角度,补充对海派文学的整体性认识,丰富海派文学研究的思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