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重庆行记 朱自清 001
飞 001
热 003
行 005
衣 006
重庆一瞥 朱自清 010
重庆的印象 薛子中 012
从吃茶漫谈重庆的忙 李劼人 015
四位先生 老 舍 018
吴组缃先生的猪 018
马宗融先生的时间观念 019
姚蓬子先生的砚台 020
何容先生的戒烟 021
八方风雨 老 舍 024
一 前奏 024
二 开始流亡 025
三 在武昌 028
四 略谈三镇 030
五 写鼓词 032
六 组织“文协” 034
七 抗战文艺 036
八 入川 040
九 由川到滇 046
十 写与游 049
十一 在北碚 052
十二 望北平 056
自巫峡至重庆 侯鸿鉴 058
重 庆 侯鸿鉴 069
北碚之游 侯鸿鉴 075
由重庆至成都 侯鸿鉴 083
自宜宾至重庆 侯鸿鉴 088
重游重庆 侯鸿鉴 094
由重庆至宜昌 侯鸿鉴 109
重庆观感录 徐蔚南 116
衣着的故事 徐蔚南 122
食三题 徐蔚南 132
茶和咖啡 132
点心与茶食 138
重庆的水果 140
单身汉的住屋 徐蔚南 143
风雨一庐 徐蔚南 150
重庆的花 徐蔚南 154
猫的故事 徐蔚南 158
手杖与电筒 徐蔚南 162
《寄云妹的信》序 徐蔚南 170
(一) 170
(二) 173
(三) 175
苏曼殊的小说 徐蔚南 177
胜利杂忆 徐蔚南 188
归 来 徐蔚南 192
睡前漫笔 徐蔚南 197
一 记马彬龢 197
二 记高罗佩 200
买书的癖好 徐蔚南 202
《从上海到重庆》跋尾 徐蔚南 208
山城回忆录 张恨水 212
上下难分屋是楼 212
出门无处不爬坡 212
摇曳空箩下市人 213
不堪风雨吊楼居 214
夜半呼声炒米糖 215
安步胜车 215
望龙门缆车 216
茶肆卧饮之趣 216
机器水供应站 217
担担面 218
排班候车 219
山城回忆录补编 张恨水 221
让我回忆一下 221
飞机响着过去 222
五五早起书怀 224
洞 谊 226
洋楼外之露尸 226
隔江商女对什么 227
穷人有谁管 228
路旁的刺激 228
螃蟹每只四千元 229
街头卖旧衣 230
拦街一索是关城 230
临江门火灾后 232
野菊瓶供 233
赶场的人 234
槐荫呓语——沱茶好 234
忆重庆碧桃 235
海棠溪之路 236
晚香玉花下 237
三六九处处 二五八家家 238
焦大流亚之言 239
文稿千字大力度优惠血本 240
陈独秀之新夫人 240
别矣海棠溪 241
夜宿綦江 242
由东溪到松坎 243
去年今日别巴山 244
给重庆朋友 245
山窗小品 张恨水 247
序 247
短 案 248
涸 溪 249
竹与鸡 249
泥里拔钉 250
野花插瓶 251
珊瑚子 252
断 桥 253
雾之美 255
虫 声 255
秋 萤 256
晚 晴 257
蒲 草 258
鸡鸣声中 259
金银花 259
待漏斋 260
贵 邻 261
贱 邻 262
天河影下 263
劣 琴 264
愚 贩 264
购《两当轩集》者 265
蕻菜花 267
小紫菊 267
猪肝价 268
手 杖 269
余之马褂 270
养 鸡 271
种 菜 272
鬼 扯 273
昼 晦 274
苔前偶忆 275
忍也忍也 276
埋 葬 277
苗文彝文 278
路旁卖茶人 279
农家两老弟兄 280
儿时书 281
吴旅长 282
对照情境 284
《长生殿》《桃花扇》合刊本 285
冬 晴 286
跳 棋 287
建文峰 288
禾雀与草人 289
斑鸠之猎取 290
忆车水人 291
耙草者 292
疗贫之铭 293
月下谈秋 294
劫余诗稿 296
小月颂 297
另一山窗 298
断桥残雪 299
果 盘 301
杜鹃花 302
除夕苦忆 303
跋 304
重庆旅感录 张恨水 306
重庆旅感录续篇 张恨水 313
红球挂起 张恨水 318
疲劳轰炸 张恨水 337
人间惨境 张恨水 368
轰炸以后 张恨水 392
西餐厅 张恨水 407
重庆一角大梁子 张恨水 416
艺术与战争 张恨水 427
内容摘要
本书是“老城趣闻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书中集合诸多名家关于老重庆的经典文学著作,主要描写了老重庆的风土人情和作者的感悟。全书行文流畅,可读性很高,其中不乏朱自清、老舍、张恨水等大家的诸多文章,既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又具有较好的通俗性,展现了中国二三十年代城市的风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的重要著作。
精彩内容
这是一本关于老重庆的城市记忆,忘不掉的鲜香麻辣、道不尽的逸闻轶事、苦中作乐的重庆人、巴渝印象等,生动有趣地展示了老重庆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鲜活地再现了老重庆及老重庆人的生活。书中文章都是出自大家之手,图文并茂、语言生动精练、用词准确传神,引导读者驻足观察生活中细微的美好。老城是丹青的记忆,新墙是史卷的蓝图。一座老城的文化也是一部中国文化,内中有一种沧桑,有一种悲凉;有一种劲拔,有一种向上。本书不仅使读者领略到老城风采、又可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中华文化的璀璨与恢弘。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