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9 8.9折 ¥ 3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王镇远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
上书时间2024-12-21
《中国书法理论史》的宗旨在于通过对我国传统书法理论的剖析而展示各个时代的艺术思潮、审美趣尚和批评方式。中国的书法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艺术。它是具体的造型艺术,通过点画的组合而构成千变万化的图像,表现出人们对平衡与倚侧、协调与矛盾、统一与变化、整齐与错落、疏散与紧密等种种形态美学的认识;它又是抽象的表意艺术,仅凭着线条的流动而展现作者的情感心绪与品格修养。它是实用的,每个文明社会的成员都依靠它交流思想、传递感情;它又是超实用的,历来论书者往往强调书家淡泊无为的心态和超乎名利的品格。
书法不同于其他艺术,如果以书法与绘画相比较,绘画直接取法于自然和生活,它通过图像来再现真实,绘画的重要原则是逼真,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抒情写意。而书法的象形意义已不再是模仿和再现文字意义所代表的物象,而是指书法创作中表现了自然之物所具有的美感,正如人们从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惊沙孤蓬和夏云奇峰以及公主与担夫争路、公孙大娘的舞蹈之中悟通了书法;相反,人们在书法作品中也看到了各种自然形态的美感,起自魏晋之间的书势赞与后人大量以各种自然景观比喻书法的诗文作品就是更好的证明。因而书法的魅力不在表现真实的物象,而在图像所造成的美感以及由此而体现的韵味意趣,故它比绘画更具有含蓄深蕴之美,更直接地展现作者的心灵气质与审美趣尚。
王镇远,1949年生于上海。十年动乱期间,从桐城叶葱奇先生学习古代文史。1982年获复旦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其后供职于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部,并研习中国文学批评史及清代文学。1992年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访问讲学,遂定居于新西兰。著述有《桐城派》、《两晋南北朝诗歌选》、《清代诗歌选》、《剑气箫心》、《朱彝尊诗词选注》、《姚鼐文选》、《桐城兰家文赏析》、《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清代卷部分)等。自幼酷爱书法,治学之外临池不断。本书为其二十年前所撰的一部系统的中国书法理论史,资料翔实,持论公允,出版后颇得好评。此次校订重版,以广流传。
序
第一编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章 汉代的书法理论
第一节 扬雄的“心画”说
第二节 许慎的“象形”说
第三节 崔瑗的《草书势》
第四节 赵壹的《非草书》
第五节 汉代书论的集大成者:蔡邕
第二章 魏晋的书法理论
第一节 钟繇的“用笔”与“流美”论
第二节 西晋的书势论
第三节 王羲之的前驱:卫铄与王廙
第四节 王羲之尚意的书法美学思想
第三章 南北朝的书法理论
第一节 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
第二节 虞稣的论二王书法
第三节 王僧虔的书法创作论
第四节 萧衍及其臣僚的书论
第五节 庾肩吾的《书品》
第六节 庾元威的“得法”、“得体”论
第七节 北朝的书论:王情、江式、颜之推
第二编 隋唐五代时期
第一章 隋与初唐的书法理论
第一节 隋代书论的代表:智永、智果
第二节 “唐人尚法”的典型:欧阳询
第三节 王羲之的继承者:李世民与虞世南
第四节 李嗣真的提倡“逸品”
第五节 孙过庭《书谱》
第二章 盛唐的书法理论
第一节 盛唐气象的代表:张怀瑾
第二节 道家崇尚自然的体现:《述书赋》
第三节 意象的崇拜者:李阳冰、张旭、蔡希综
第四节 清真与瘦硬:李白、杜甫的书论
第三章 中唐的书法理论
第一节 雄媚与务实:徐浩、颜真卿的书论
第二节 狂逸个性的表现:怀素及其他
第三节 笔法论的代表:李华、徐踌、韩方明
第四节 儒家人世精神的代表:韩愈
第五节 对于书法地位的再认识:刘禹锡与柳宗元
第四章 晚唐五代的书法理论
第一节 张彦远的书画同体论
第二节 笔法论的延续:林蕴、卢携、陆希声、李煜
第三节 禅意识的渗透:贯休、亚栖、菩光、吴融
第四节 徘徊于儒佛之间:司空图
第五节 晚唐的书体论:唐玄度、韦续
第三编 宋元时期
第一章 北宋的书法理论
第一节 学书为乐与嗜古尚法:欧阳修的书论
第二节 蔡襄以“神气”为核心的论书主张
第三节 人本思想的体现:朱长文及其《续书断》
第四节 道家艺术观的体现:苏轼书论
第五节 黄庭坚的以禅论书
第六节 米芾的“真趣”论
第七节 苏门的书论:晁补之、秦观、张未
第八节 李之仪的“神遇”论
第九节 黄伯思的尚古守法论
第十节 董迪的笔意论
第十一节 《宣和书谱》的书论思想
第二章 南宋的书法理论
第一节 赵构的趣味说
第二节 南宋理学家的书论:朱熹、张栻、魏了翁
第三节 陈槱的“神气”论
第四节 姜夔的《续书谱》
第五节 第一部系统的书法史:陈思的《书小史》
第六节 “心画”说的再现:岳珂的书论
第七节 赵孟坚的宗唐说
第三章 元代的书法理论
第一节 赵孟频的崇尚魏晋
第二节 重法的祈尚:韩性、袁桷、虞集
第三节 《衍极》的书论思想
第四节 陈绎曾的以法求变论
第四编 明清时期
第一章 明代前中期的书法理论
第一节 《书史会要》的书论思想
第二节 解缙的“工夫精熟”论
第三节 绳墨中之逸趣:祝允明、文徵明的书论
第四节 丰坊的《书诀》
第五节 风韵与婉媚:杨慎的书法美学
第六节 何良俊的以晋法为本
第七节 徐渭的“媚胜”说
第八节 王世贞的标举“古雅
第九节 孙鑛的“天趣”论
第十节 《书法稚言》的中和思想
第十一节 汤临初的“形势”论
第二章 晚明的书法理论
第一节 巧妙与古淡:董其昌的书法美学
第二节 赵宦光的《寒山帚谈》
第三节 李日华的“性灵”说
第四节 黄道周的书品论
第五节 《石墨镌华》与《金石史》
第三章 清初的书法理论
第一节 宋曹的“布置”与“神采”论
第二节 孙承泽的《庚子销夏记》
第三节 冯班的“本领”说
第四节 傅山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
第五节 笪重光的《书筏》
第六节 汉隶的重新认识:顾炎武、王宏撰、朱彝尊、万经
第七节 姜宸英的“神明”说
第四章 康熙、乾隆时代的书法理论
第一节 北朝占法的再发现:陈奕禧、何焯
第二节 王澍的书法理论
第三节 蒋衡、蒋骥的书论
第四节 对董其昌书法的崇拜:张照的书论
第五节 传统的叛逆者:郑板桥
第六节 梁同书的“不似而似”论
第七节 程瑶田的阴阳虚实论
第八节 王文治的“品韵”论
第九节 翁方纲的庸人楷书论
第十节 梁嶙的论执笔法
第十一节 汉学风气下对书史的再认识:钱泳的书论
第十二节 杨凝式之再发现:吴德旋的书论
第五章 晚清的书法理论
第一节 阮元的南北书派论
第二节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第三节 刘熙载的《书概》
第四节 周星莲与朱和羹
第五节 沈曾植之融合南北书派
第六节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
重版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