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偏好与制度变迁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政府偏好与制度变迁

38.69 8.6折 45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余亚梅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4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A19

上书时间2024-12-1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余亚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4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50362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114页
  • 字数 160千字
【内容简介】
作者试图解释和解决的问题是,政府偏好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到底处于何种地位,扮演着何种角色。通过对收容遣送政策的“渊源—制度化—变异—废止—后续创新”的变迁逻辑进行系统的考察。作者发现,在中国的制度变迁案例中,政府偏好的结构和选择,是理解有关制度变迁的一个核心变量或关键因素。为了理解政府偏好的形成及其变化对制度变迁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具有相当解释力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由四个维度所构成,即以国家为中心、偏好伪装、分权化、路径依赖。这四个维度,既很好地解释了特定时期政府偏好的形成、性质及其相应的结构,也很好地解释了这种性质的政府偏好在多大程度上并以何种方式影响了制度的变化。通过分析,作者发现,虽然引发和促进制度与政策变迁的因素是复杂的,但对于像收容遣送政策这样在很长时期里保持着某种稳定性的制度变迁的分析,肯定存在着某种关键性的因素或力量在主导着这种持续稳定的制度变化,这个主导力量是政府偏好及其本身的变化。由于政府偏好是一个经济学、政治学甚至法学的重要概念,加上作者对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里所面临的现代化、国家建设、治理等方面的任务及其困境进行了详细的历史学方法论上的叙述,使得本书的研究体现出了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特色或优点,也为分析中国的制度变迁提供了某种恰当的和有益的解释框架。
【作者简介】
余亚梅,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和公共事务学院,获法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指挥处副处长。长期关注中国公共治理和相关制度变迁问题的研究,先后围绕现代警务机制、社会管理创新等问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在《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新疆大学学报》、《上海政法学院学报》等核心期刊和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序  林尚立001

 

第一章导论001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001

第二节研究目的和选题的意义005

第三节本书的基本观点010

第四节方法与框架013

 

第二章政府偏好与收容遣送制度的变迁:

文献综述018

第一节政府偏好与制度变迁:简要的文献

回顾019

一、 对政府偏好的经济学解释019

二、 代议制民主下的政府偏好问题:

有关的政治理论文献024

三、 制度变迁理论中的政府偏好问题027

第二节文献世界里收容遣送制度的变迁

032

一、 2003年前管理部门的认识032

二、 学术研究:遗忘的角落035

三、 从收容到救助的学术争论:是制度的

变迁吗?038第三章政府偏好与收容遣送制度的变迁:一个分析框架055

第一节政府偏好:概念、形成和变化056

一、 偏好及相关概念的界定056

二、 政府偏好及其形成058

三、 政府偏好是变化的061

第二节政策偏好结构中的政府偏好063

第三节收容遣送政策的变迁:基于政府偏好的解释066

一、 以国家为中心067

二、 偏好伪装072

三、 分权化075

四、 路径依赖079

 

目录0000政府偏好与制度变迁:以收容遣送制度为案例的研究第四章收容遣送制度的起源与规范结构088

第一节制度渊源与政府偏好089

一、 制度的发端090

二、 政权巩固:改造与救助090

三、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双重压力:限制人口流动094

第二节收容遣送政策的制度化:规范结构101

一、 制度的规范结构103

二、 制度化中的政府偏好107

第三节制度的有效性:观察和评价的困难性113

 

第五章由“扭曲”而“废止”:政府偏好的变化121

第一节扭曲的轨迹122

一、 制度功能的转换122

二、 收容经济与组织内部的量化管理131

三、 警察权的失控135

第二节扭曲的必然性:政府偏好的原因139

一、 以国家为中心的秩序塑造139

二、 分权化过程中的地方冲动143

三、 路径依赖的制约147

四、 无效的制度何以持续:基于执法者个人偏好的

分析149

第三节孙志刚事件:中国制度变迁中的政策议程

设置153

一、 孙志刚事件153

二、 社会舆论的形成与公众议程的建构155

三、 公众议程与领导的决心159

四、 政府偏好与制度转型162

五、 本节小结166

 

第六章后收容遣送时代的政府偏好:代结束语174

第一节新制度的错位174

第二节后收容遣送时代:政府偏好的相对稳定性180

第三节结论186

 

参考文献191

后记21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