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创新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
¥
29.57
6.3折
¥
46.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何克抗 著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5
上书时间2024-12-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克抗 著
-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10
-
版次
1
-
ISBN
9787107340932
-
定价
46.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6页
- 【内容简介】
-
《中国特色创新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创新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阐明中国特色创新型教育信息化六大支撑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创新性
这些理论是在虚心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与经验,并批判、摈弃其弊端,再结合中国国情和自身多年参与中小学深化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是完全属于我国自主创新的教育信息化理论,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领域。
(1)创造性思维理论-一内外双循环加工模型的建构与论证
这是在总结、借鉴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脑科学、脑神经生理解剖医学与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的关于“灵感”与“顿悟”如何形成(即“创造性思维”如何形成)的全新理论。该理论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与作用,是支持中小学各个学科深化教学改革、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所必需的、不可或缺的四大核心理论之一。
(2)新型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认知个体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而不是通过别人灌输),但激进的建构主义代表人物戴维·乔纳森等人错误地把纯主观主义认识论作为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还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突出学生认知主体地位这二者完全对立起来(乔纳森认为只要是关注教师主导作用,就一定会影响和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因而西方建构主义在教学过程中,包括在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全都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在借鉴、批判的基础上,对建构主义理论的文化渊源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最终发现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才是建构主义早的文化基因(而西方学术界一直普遍认为杜威的“儿童中心”与“活动中心”说,才是建构主义的由来和起源)。
这绝不是我们团队的主观臆想或假说,而是经过严格论证的科学结论(详见《中国特色创新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第2章第三节)。由此我们才能顺理成章地提出以“主导一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并以“主客观统一”的认识论作为自身哲学基础的新型建构主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通过在中小学众多试验学校的教改实践探索证明,正是新型建构主义已经成为在教与学理论方面支持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新型建构主义也就成为支持中小学各个学科深化教学改革的四大核心理论之二。
(3)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
这是在批判继承目前西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基础上,由北京师范大学自主创立的、能实现课堂教学结构根本性变革的“深层次整合”理论,也就是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实际上,这个理论是支持中小学各个学科深化教学改革的四大核心理论之三。
(4)新型教学设计理论
这是中国学者对传统教学设计理论进行两个方面的创新研究后形成的全新教学设计理论。首先创新,是在系统科学由“老三论”(包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发展到“新三论”(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以后,在分析“新三论”基本内容及系统方法特征的基础上,就“‘老三论’对教学设计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支持”“如何运用‘新三论’促进教学设计理论和应用的深入发展”“当前学术界在运用‘新三论’建构新一代教学设计理论过程中所存在的误区”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与研究后形成的。
第二个创新,是在加涅的“以教为主”和乔纳森等激进建构主义者所倡导的“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吸纳二者之所长,摈弃二者之所短,并在“新三论”倡导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设计理论——“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是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能取得的好的教学效果,因而也是受教师们欢迎的教学设计理论。事实上,各个学科深化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都离不开教学设计,所以这个理论是四大核心理论的第四个。
- 【作者简介】
-
何克抗,广东省大埔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终身教授)。长期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先后出版专著、主编教材20多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50多篇。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首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作为首完成人获教育部教育学科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获教育部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拥有发明专利一项;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名师;2012年被评为首都教育界“十大有影响人物”,同年被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授予“杰出贡献奖”;2015年被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2017年荣获当代教育名家称号;培养博士53人,硕士80多人。1995年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 【目录】
-
绪论
一 中国特色创新型教育信息化的宏伟目标及重大意义
二 本书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
三 为何本书未涉及软硬件基础设施及教学资源的设计与研发
第一部分 实现中国特色创新型教育信息化的六大理论支撑
第1章 支持创新人才培养的奠基性理论——创造性思维理论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的主体与核心——人类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基础——显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加工过程模型——DC模型
第四节 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2章 支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与学”理论——新型建构主义
第一节 西方建构主义的起源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对西方建构主义的反思——新型建构主义的兴起
第三节 新型建构主义的文化渊源——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与因材施教
第四节 新型建构主义秉持的教学观念
第五节 新型建构主义倡导的教学模式
第3章 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效果
第三节 中国学者创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
第四节 国际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
第五节 新兴信息技术对各级各类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影响
第4章 支持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型教学设计理论
第一节 新型教学设计的“新”体现在哪里
第二节 “老三论”对教学设计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支持
第三节 运用“新三论”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
第四节 运用“新三论”建构新一代教学设计理论的误区
第五节 创立“学教并重”的新型教学设计
第5章 支持母语教学质量提升方面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教学理论——儿童思维发展新论
第一节 为何要研究“儿童思维发展新论”
第二节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第三节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影响
第四节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对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第五节 语文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第6章 支持外语教学质量提升方面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教学理论——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
第一节 什么是“语觉”和“语觉论”
……
第二部分 实现中国特色创新型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战略举措——大力倡导与实施中国特色刨客教育体系
第三部分 推行体现中国特色创新型教育信息化理论特征与优势的教学模式——中国式翻转课堂
结束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