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的镜子:文学与现实世界
¥
60.43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英]迪克斯坦 著;刘玉宇 译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8-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3
上书时间2024-12-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英]迪克斯坦 著;刘玉宇 译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08-04
-
版次
1
-
ISBN
9787542627339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4页
-
字数
34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途中的镜子:文学与现实世界》中莫里斯·迪克斯坦对司汤达的隐喻进行重新诠释,追踪20世纪大量作家笔下的不同世界,范围涵盖从提奥多·德莱塞、辛克莱·刘易斯、伊迪丝·沃尔顿和薇拉·凯瑟等现实主义作家,弗兰茨·卡夫卡和萨缪尔·贝克特等现代主义作家,直至索尔·贝娄、君特·格拉斯、玛丽·麦卡锡、乔治·奥威尔、菲利普·罗斯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等大胆创新的战后作家。迪克斯坦认为,小说总是能够为其主题揭示出丰富的洞见,而文学也可以成为历史理解的一种形式。作家们透过他们作品的形式和感受力来折射世界。他向我们展示,这些作家的作品如何重新捕获——同时转化——他们身边的生活、内心的世界,以及他们与读者共同分享的语言和感受的空间。法国作家司汤达在《红与黑》的一个著名段落中,将小说描述为携带着上路的镜子。在20世纪,这一比喻被贬抑为天真的现实主义观念。现代作家转而以创造性的形式发明和颠覆来进行实验。解构主义理论家更进一步,质疑文学是否能够指向其语言之外的任何真实指称物。另一方面,传统的历史学家则怀疑小说是否令人信服地再现了历史和社会。
- 【作者简介】
-
莫里斯·迪克斯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耶鲁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纽约城市大学女王学院和研究生院英语教授。著作还有《双重间谍:批评家与社会》、《车行道上的镜子:文学与真实世界》等。
- 【目录】
-
中文版序言
前言
致谢
导言:途中的镜子
美国现实主义:时空感
作为文本的城市:纽约和美国作家
第二个城市(芝加哥作家)
厄普顿·辛克莱与都市丛林
激进的喜剧家(辛克莱·刘易斯)
矛盾的魔力:薇拉·凯瑟的《迷途淑女》
不一样的世界: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
失败的权威(弗·斯各特·菲茨杰拉德)
埃得蒙·威尔逊:三个阶段
一丝恶意(玛丽·麦卡锡)
沉默,流放,狡诈
被流放的现代作家
自己生活中的局外人(萨缪尔·贝克特)
恋爱中的卡夫卡
抵制希望的希望:奥威尔与未来
魔幻现实主义
关于权力的色情文学(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一个难以相信的故事(君特·格拉斯)
说话狗与先锋(S.Y.阿格农)
战后语境中的小说:系谱
跨越大洋的变迁:塞林纳在美国
犹太裔美国作家的复杂命运
镜中的面孔:当代小说中距离的消蚀
普通人:卡佛、福特和蓝领现实主义
记忆的纹理
后期贝娄:回想逝者
圣者与罪人:威廉·肯尼迪的阿尔巴尼系列
阅读与历史
被损害的读写能力:阅读的衰朽
寻找恰当的措辞
小说的社会功用
历史主义的局限:文学理论
与历史的理解
文献出处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