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
¥
34.62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俞正樑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6
上书时间2024-12-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俞正樑 著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9055917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7页
-
字数
29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复旦博学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系列
- 【内容简介】
-
《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以全球化为切入点,从国际体系转型的角度,阐述21世纪国际关系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向全球政治转化,军事安全扩大为全球综合安全,以经济发展为基调,涉及社会发展、人文发展的全球发展被提上了核心议程。国家不再是解决全球困境集体行动的唯一角色,传统的角色、问题与方式,被赋予新的内涵,建构新的观念和合作性行为,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导性趋势。人类文明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将取决于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的发展。
《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适宜作为高等院校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为相关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教学或科研时作参考。
- 【作者简介】
-
俞正樑,1943年生于上海市,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研究生毕业,曾任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名誉顾问。
- 【目录】
-
引言分析框架
第一部分总体观察
第一章学科与历史
第一节国际关系学的一般性问题
一、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二、国际关系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国际关系学:历史回溯
一、早期国际关系
二、资本主义与国际关系变革
三、西方国际关系学的理论渊源
四、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国际关系学在中国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关系理论
三、前进中的中国国际关系学
第二章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
第一节国际体系与体系转型
一、国际体系及其基本思想
二、现代国际体系的转型
第二节国际格局
一、国际格局的结构分析
二、国际格局:历史透视
三、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和平转移
第二部分国家利益:安全与经济
第三章国家利益、目标与实力
第一节世界民族国家体制下的国家
一、主权国家普世化
二、主权的层次分析
第二节国家利益
一、国家利益的内涵
二、国家利益的复合两重性
第三节综合国力
一、综合国力的构成
二、硬权力与软权力
三、综合国力的评估与比较分析
四、综合国力对国家和国际关系的意义
第四章外交与外交政策:塑造和平环境
第一节外交及其功能
一、外交的概念
二、外交的功能
第二节当代新外交方式
一、多边外交
二、经济外交
三、首脑外交
四、公众外交
第三节外交政策
一、外交政策及其结构
二、外交政策的决策模式
第五章武力的使用:最后的保障
第一节当代武器的突变
一、核武器与外交政策
二、高技术武器时代
第二节武力行使的方式
一、武力作为外交的后盾
二、武力干预与国际战争
第三节战争、道德与法律
一、正义战争的规范理论
二、对战争的道德与法律约束
第三部分全球综合安全
第六章全球综合安全:新的困境
第一节传统安全威胁
一、地区冲突与国内冲突
二、干涉主义战争及特别行动
第二节非传统安全威胁
一、非传统安全及其特点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
第七章全球综合安全:新的路径
第一节全球综合安全
第二节集体安全
一、安全对话机制
二、外交解决机制
三、法律解决机制
四、军控裁军机制
五、国际维和机制
六、地区安全机制
七、大国协调机制
第三节全球经济与社会安全
一、全球经济安全
二、全球社会安全
第四节全球环境保护
一、全球环境安全
二、保护我们共同的环境
第四部分全球经济、社会与认同
第八章经济全球化时代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秩序的重构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意义
二、经济全球化的扩散效应
三、经济区域化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与南北问题
一、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
二、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与挑战
第九章全球社会与全球治理
第一节全球社会是人类的发展逻辑
一、全球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全球公共问题
三、全球社会的建构
第二节全球治理
一、全球治理是时代选择
二、区域治理及其欧洲经验
三、联合国改革与全球治理
四、全球治理的现实有限性
五、善治
第三节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一、国家的发展逻辑
二、国家共同治理
第十章认同的力量
第一节认同及其意义
一、认同的内涵
二、认同的意义
第二节国际关系中认同的变迁
一、民族国家的单一认同
二、走向多元认同
三、创建新认同
第三节欧洲认同的启示
一、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认同
二、欧洲认同的历史经验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