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光改革论集
¥
21.47
7.2折
¥
30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刘国光 著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8
上书时间2024-11-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国光 著
-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9
-
版次
1
-
ISBN
9787802342019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1页
-
字数
16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经济学家改革论丛
- 【内容简介】
-
《刘国光改革论集》所选的文章大多是过去30年间对中国经济改革和政策制定发生过直接影响的调研报告、政策建议、理论著作。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公开发表过的。向读者展示了刘国光对当时改革方向的思考和阐述,对中央政策的解读,以及在政策探索中的理论交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献价值和理论价值,值得收藏和精读。
- 【作者简介】
-
刘国光,1923年11月23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46年毕业于云南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
1946-1948年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任助教。
1948年9月-1951年南京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51-1955年苏联莫斯科经济学院国民经济计划教研室研究生。
1955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所长和《经济研究》杂志主编等职务。
1975-1980年借调到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工作。
1981-1982年兼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1982-199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1982-1992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1993年11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
1993-1998年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1988年5月27曰被波兰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2001年9月20日被俄罗斯科学院选为荣誉博士。
2005年3月获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
2006年7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推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现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理事会理事,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名誉理事长及其评奖委员会主任委员。
曾兼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大学教授。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等职。
多年来,参加和领导过中国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重大课题的研究、论证和咨询,是当前中国最著名和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 【目录】
-
作者自序
一、计划与市场——改革初期的理论探索
论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979年)
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1982年9月)
二、双重模式转换——“两个根本转变”决策(1995年)的先行论证
略论两种模式转换(1985年8月)
试论我国经济的双重模式转换(1985年11月)
三、双向协同,稳中求进——中期改革(1988-1995年)规划思路
稳中求进的改革思路(1987年12月)
附录:谈谈中国经济学界对近期和中期经济改革的不同思路(1988年)
正视通货膨胀问题(1988年3月17日)
四、社会主义商品一市场经济理论——为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策作理论宣传准备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问题(1991年10月15日)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几个问题(1992年9月19日)
五、宏观调控三段论——抑通胀、抑通缩、中性双防
论“软着陆”(1997年1月)
略论通货紧缩趋势问题(2000年2月)
宏观调控若干问题的思考(2004年2月、5月)
六、淡出“优先兼顾”,突出“社会公平”——为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七大更加重视社会公平的决策鼓与呼
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在200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春季座谈会上的讲话(2005年4月)
把“效率优先”放到该讲的地方去——在2005年经济形势分析与经济秩序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2005年10月)
七、近期文选
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2005年7月)
关于分配与所有制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2007年6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