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习录—中华经典藏书(精装珍藏本)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习录—中华经典藏书(精装珍藏本)

38.88 8.6折 45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明]王阳明 著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5-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2

上书时间2024-11-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明]王阳明 著
  •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15-12
  • 版次 1
  • ISBN 9787544281218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并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传习录》是王阳明门人弟子所记录的王氏讲学言论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论学书信的汇编,包含了王阳明思想的哲学体系及基本主张,是研习王阳明心学的最基本的著作。其与孔门的《论语》相似,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书对《传习录》原典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从各个角度阐发蕴藏其中的真理,以便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传习录》中所包含的智慧,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目录】
上 卷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八月,王阳明的门人薛侃刊刻《初刻传习录》于江西赣州。刊本内容包括正德七年(1512年)至正德十三年(1518年)的王阳明语录,分“徐爱录”“陆澄录”和“薛侃录”。此初刻本正是今本之上卷。

《传习录》上卷是王阳明讲学的语录,由徐爱、陆澄和薛侃所辑并经王阳明本人审阅而成,主要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为物及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

 

一、心即是理——徐爱录

 

1.徐爱引言5

2.亲民与新民7

3.寻找至善的两个歧途9

4.求孝道于内10

5.此心纯乎天理之极12

6.知行合一13

7.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15

8.格物致知,止于至善17

9.尽心即是尽性19

10.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20

11.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21

12.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22

13.“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23

 

14.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24

15.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25

16.敦本尚实,反朴还淳28

17.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31

18.事即道,道即事33

19.孔子删《诗经》34

20.结语——徐爱跋35

 

二、格物无动静之分——陆澄录

 

1.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37

2.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38

3.相下得益,相上则损39

4.人心天理浑然,固有所不能传40

5.圣人之心如明镜,无物不照40

6.义理无定在,无穷尽42

7.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43

8.“上达”只在“下学”里43

9.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45

10.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46

11.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47

12.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边48

13.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49

14.心即性,性即理50

15.理不容分析,又何须凑合52

16.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53

17.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54

18.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55

19.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56

20.定者,心之本体57

21.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政于天下58

22.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60

23.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61

24.阳明释易经62

25.圣人不消说“夜气”62

26.动静无端,岂有向邪63

27.圣道广大中正,无所谓上下64

28.仁者恻隐心怀66

29.权变之道,须是因时制宜67

30.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68

31.更觉“良工心独苦”69

32.“儒者以治生为先”之说误人70

33.精、气、神,三者为一71

34.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71

35.哭则不歌,圣人心体自然如此72

36.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在则众恶来72

37.学者须先从礼乐本原上用功73

38.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74

39.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74

40.私欲如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75

41.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日见之精微76

42.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77

43.自然有发便能中正平和,自然无所不可78

44.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79

45.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数尺有源之井水80

46.贯通古今,一日便是一元80

47.心统五官,外物才不扰乱内心81

48.知与充与遏者,志也82

49.寂然不动,感而遂通82

50.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84

51.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85

52.理在心性中,只于涵养省察上用功86

53.中只是天理,无所偏倚87

54.望道未见乃是真见,颜子没而圣学亡89

55.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90

56.心之本体,原自不动91

57.主客消融,万象森然92

58.心外无物,孝亲便是物92

59.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93

60.“格”为“正”,正其不正以归于正94

61.功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95

62.孝悌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96

63.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98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