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74 9.5折 ¥ 4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郑永年 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8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A4
上书时间2024-11-08
由于在社会政策和体制层面缺乏有力跟进,中国改革已有陷入停滞之忧,并因此累积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民众的不满日益积累,伴随着“精英寡头化”的,是愈益严重的“下层民粹化”,社会面临失序危机。尖锐的矛盾如何化解?社会怎样才能走上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多年来,作者疾声呼吁“保卫社会”,调整政策思路,进行以社会改革为主的整体性改革,以保护人民的基本社会权利,让社会成员共享改革的成果。本书对涉及社会改革的各个重要、紧迫的问题提出了睿智、冷静、独到的建设性思想。
郑永年,国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荣誉教授和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中国研究杂志》(China:An International Journal)共同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
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先后出版英文学术专著13部,包括《技术赋权》《中国的“行为联邦制”》《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在中国发现中国民族主义》等。主编中文学术著作十多部,包括《中国模式》《保卫社会》《民主:中国如何选择》等。先后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年来,其独立而深入的中国研究以及视角独到的专栏文章,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而广泛的影响。
【目录与正文】
修订版自序
第一部分 从GDP主义到保护社会
“发展”不一定就是硬道理002
中国的GDP主义及其道德体系的解体006
GDP主义摧毁中国政权基础011
GDP主义是“中国梦”的最大敌人017
资本权力挑战中国和谐社会023
盯着老百姓钱袋的经济政策028
中国必须进行一场社会改革的攻坚战034
第二部分 中产阶级与中国社会秩序
“小康社会”和中共的“中产阶级”观040
社会稳定需要大力扶持中间力量043
谁“偷”走了中国的中产阶级?049
中产阶级的厄运和社会的不稳定化055
知识和财富的“退出”潮说明了什么061
政府官员为何缺乏社会改革动力?067
中国改革政策的困局073
第三部分 收入分配和社会正义
中国的公平经济学080
为什么中国的收入分配得不到有效改善083
中国社会的利益博弈要求社会正义087
限制特权091
社会如何才能变得更加公平一些?097
提高劳动者收入与中国的未来103
第四部分 房地产与社会改革
目录住房政策的症结在哪里112
“圈房运动”弱化执政党社会基础118
房地产改革当是中国社会建设大工程124
中国需要实现房地产的彻底转型129
房地产改革的下一步134
中国建设内需社会需要什么139
第五部分 教育改革和中国人才培养困局
中国教育改革的三大败笔146
教育改制面临制度制约150
中国教育体制的官僚化及其后果154
教育部门的GDP主义及其后果160
改变“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局面165
官僚化教育评审制度的恶果170
教改要直面政治和教育自治问题175
第六部分 土地、农村和农民工
农村的出路在于结构性政治变革182
土地流转制度与中国政治社会的改革186
资本虎视土地如何确保赋权农民191
农民工问题与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196
如何避免城市化陷阱201
中国的城市改革和城乡统筹210
第七部分 社会思想与道德危机
是什么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崛起218
“中国墙”224
谁应对年青一代的权钱膜拜负责229
为什么一个道德国度面临道德解体危机234
道德解体的根源241
如何重建社会道德体系249
中国当进行人本主义教育运动256
第八部分 社会矛盾、冲突与暴力
群体性事件的突显说明了什么262
对社会冲突要有清醒的认识266
解决权、钱、民冲突刻不容缓271
社会基层无政府状态令人担忧276
暴力蔓延的社会起源281
当代社会暴力的制度基础292
中国面临三大宗教困境299
第九部分 如何保护和重建社会
国家发展权如何转化为社会民生权306
强政府、强社会当是社会管理的方向312
行政体制改革要迈向小政府、大社会318
如何建设中国大社会329
土地问题是农村社会秩序建设的核心问题335
摆脱司法衰败和社会不信任的恶性循环342
中国需要建设一种安静的文化34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