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的教师教育新教材:课堂评价
¥
19.5
5.1折
¥
3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王少非 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4
上书时间2024-1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少非 著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1
-
版次
1
-
ISBN
9787567513051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9页
-
字数
395千字
-
丛书
基于标准的教师教育新教材
- 【内容简介】
-
当前的教育评价领域正在发生着范式转换,从“对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of Learning)到“为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也就是,因将评价的核心功能定位从对学习的判断转向对学习的促进,从而引发评价目标、方法方式、结果运用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当评价从“对学习”转向“为学习”时,教师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出来了:在原有的教育评价范式中,要对学习做出判断,那些与学生学习有直接利害相关的教师似乎是不可信任的,只能有“专业人士”来实施;而且,评价建基于心理测量学——一个高度关注自己的“专业性”以至于有很强排他性的领域——之上,教师们通常只能作为门外汉围观“专业人士”的工作。在这种范式中,教师们无权评价或者只需要模仿专业人士的评价,或者会主动游离于这一专业。可是,在新的促进学习的评价中,教师成为评价的主体了。因为只有当教师依据应有的教学目标设计、实施评价,并以评价结果作为自己教学决策的基础、为学生提供作为学习决策基础的反馈时,评价促进学习的功能才能真正得到发挥。也正因为如此,教师日常实践层面的评价,也即课堂评价(Classroom Assessment),成为新的评价范式中的关注焦点。
从实践来看,教师们经常在进行各种各样的评价活动:课堂提问、安排课堂练习、布置家庭作业、实施课堂小测验,以及单元测验、期中考试等。按美国著名评价专家斯蒂金斯的说法,教师们的专业实践中大概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花在评价及其相关活动上。问题在于,尽管教师们花大量时间实施课堂评价,但课堂评价应有的促进学习的功效却未能充分得到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绝大多数的教师并不拥很高的课堂评价素养。当然,这不能归罪于教师,因为我们的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都没有提供相应的专业知识基础——我们的教师培养课程框架中,评价方面的课程长期缺失;即使有相关课程,也是基于心理测量学的、旧的评价范式框架内的课程;教师培训中同样没有相应的课程——教师们拥有的关于课堂评价的认识其实大多来自于对外部实施的大规模评价的模仿,而这种外部的大规模评价从其遵循的范式上恰恰与课堂评价相冲突。
评价范式的转换让一些敏锐的有深厚心理测量学背景的评价专家开始转向关注教师日常实践层面的课堂评价,并在这一领域发展了众多新的知识基础。我们也尝试基于这些新的知识基础发展课堂评价的知识,并与教师的日常课堂评价实践联系起来,以为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的发展提供一个素材框架。这就是我们编写这本教材的初衷。
核心观点是,评价目标一定与学习目标相匹配,所用的评价方法一定要收集到关于学生学习的准确信息,评价的结果一定要成为教师教学决策和学生学习决策的基础,学生也一定得参与评价过程。基本的内容框架是:
第一章课堂评价概述,厘清课堂评价的边界,在新的评价范式之下明确课堂评价的定位与功能,进而探讨了良好的即能有效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应有的特征。
第二章评价目标的设定,强调了评价目标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让学生知道评价目标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知道评价目标的一些有效策略。
第三章到第七章,关注评价方法问题,即收集关于学生学习的信息的方法。在总体强调评价方法与评价目标的匹配之后,分别介绍了四类具体的评价方法: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交流式评价和档案袋评价。
第八章和第九章都关注评价结果的运用,强调评价结果的正确运用是评价促进学习的关键所在。第八章讨论如何让评价结果成为学生学习决策的基础,即反馈;第九章关注教师如何运用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决策。
第十章学生参与评价,讨论学生在以促进学习为指向的课堂评价中的角色,强调学生对评价过程的参与。
最后以“附录”的方式提供了关于“课堂评价技术”和“教师评价素养”的相关内容。
本教材契合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在职教育建议模块中直接建议设置《课堂评价》,而其职前教育课程部分虽然没有直接规定《课堂评价》课程,但规定了其他相关课程,如《课程设计与评价》,“课堂评价”就是这门课程中“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本教材适用于教师职前教育,在当前教师课堂评价素养普遍缺失的情况下,同样适用于教师在职教育。
- 【作者简介】
-
教师在日常教学层面实施的评价即使不是影响学习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也至少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遗憾的是,教师们将相当大的一部分教学时间花在评价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上,但未能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习上的巨大潜力。
然而,这种情况并不能归咎于教师。教育理论界一直传播的“教育评价”,实际上源于基于心理测量学的大规模评价研究,并不能有效地支持教师的日常评价实践。课堂评价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实施的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课堂评价需要新的知识基础,本教材就期望提供这样的知识基础,回答“如何恰当地运用课堂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的问题。本教材的答案是,课堂评价必须关注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运用适当的方法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必须将所收集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和自己,以为学生的学习决策和自己的教学决策提供基础。这个答案也提供了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的一个基本框架。
本教材依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而编写,旨在为职前教师提供未来课堂评价实践的知识基础,也为在职教师反思并改善课堂评价实践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
- 【目录】
-
第一章 课堂评价概述
第一节 课堂评价的概念
第二节 课堂评价的定位
第三节 课堂评价的功能
第四节 良好课堂评价的特征
第二章 评价目标的设定
第一节 评价目标的内涵与作用
第二节 设定评价目标的依据
第三节 让学生知道评价目标
第三章 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一节 评价方法及其类别
第二节 课堂评价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 评价方法选择的核心原则
第四章 纸笔测验
第一节 选择反应题
第二节 建构反应题
第三节 试题整合
第五章 表现性评价
第一节 表现性评价的涵义与类型
第二节 表现性评价的设计
第三节 表现性评价的实施
第六章 交流式评价
第一节 交流式评价概述
第二节 课堂提问
第三节 课堂观察
第七章 档案袋评价
第一节 档案袋评价的特征和类型
第二节 档案袋评价的设计
第三节 档案袋评价的实施
第八章 评价结果的运用(上)
第一节 评价结果的多重用途
第二节 给学生反馈
第三节 有效反馈的原则
第九章 评价结果的运用(下)
第一节 教学决策的基础
第二节 基于评价结果的决策类别
第三节 基于评价结果的教学决策
第十章 学生参与评价
第一节 学生在课堂评价中的角色
第二节 促进学生参与课堂评价
附录一:课堂评价技术
附录二:教师的课堂评价素养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