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与未来出行
¥
43.69
4.5折
¥
9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0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A13
上书时间2024-1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4686558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2页
-
字数
310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2049年中国科技与社会愿景以及中国科协高端科技智库丛书之一,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研究编写的、面向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一部预测图书。书中在梳理汽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未来社会经济社会及相关领域对汽车行业的影响,重点预测了我国2049年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关键技术,并对未来汽车出行的场景和模式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汽车技术发展与未来出行提出了基于美好未来的对策建议。本书对了汽车技术与未来出行发展,判断汽车未来产业结构变化,把握未来汽车与出行科技发展,洞察财富机遇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作者简介】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hina-SAE)成立于1963年,是由中国汽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法人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国际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会(FISITA)常务理事;是亚太汽车工程年会(APAC)发起国之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得到了国内外汽车行业、社会各界、政府部门和广大科技人员的认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目前下设39个分支/代表机构,并与各个省级汽车工程学会建立了业务指导关系。目前拥有个人会员数万人,团体会员数千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是中国汽车工业传播新思想、交流新技术、宣传新观念的重要力量和增进国际汽车行业交流的重要桥梁。
- 【目录】
-
总 序
前 言
第一章 汽车与人类社会
第一节 汽车发展史回顾
一、蒸汽汽车是古代与近代交通工具发展的分水岭
二、内燃机汽车为现代汽车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节 汽车深刻改变人类社会
一、汽车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二、汽车与现代交通息息相关
三、汽车与城市发展呈现高度互动和相互支撑
四、汽车丰富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第三节 人类社会深刻影响汽车
一、能源和环境压力迫切要求汽车更加节能环保化
二、交通安全和拥堵迫切要求汽车更加智能安全化
三、新时代消费需求迫切要求汽车更加便利舒适化
第二章 未来经济社会及相关领域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第一节 经济社会
一、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
二、人口老龄化日益凸显
三、第三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四、对汽车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能源环境
一、能源结构和效率不断优化提高
二、分布式能源成为发展重要趋势
三、二氧化碳排放到 年或提前达到峰值
四、城市空气质量不断提高
五、对汽车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城镇化
一、城镇化率峰值达到%
二、城市群形态进一步发展
三、紧凑城市为未来城市发展模式
四、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智能化是城市数字化、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六、对汽车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城市交通
一、多元化综合交通实现优化交通资源与低碳出行
二、智能交通是综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安全的主要手段
三、对汽车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城市建筑
一、低碳建筑与可再生能源一体化
二、智慧建筑是智慧综合体
三、城市建筑多元化和集约化发展
四、对汽车发展的影响
第六节 材料
一、材料数量和种类持续增加
二、能源和环境材料受到高度关注
三、纳米新型材料等不断涌现
四、高性能、低成本、多功能材料是发展方向
五、材料设计越来越重要
六、对汽车的影响
第七节 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普惠全民,泛在网络无处不在
二、信息器件和系统的变革性升级换代
三、人机物三元世界促进信息科学发生本质改变
四、网络服务根据用户可自适应和优化
五、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
六、对汽车的影响
第八节 制造业
一、绿色制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智能制造将引发制造业革命性变革
三、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并存
四、微纳制造助力传统制造业升级
五、对汽车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面向 年的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一、低碳化
二、信息化与智能化
第四章 面向 年的汽车关键技术
第一节 基于德尔菲法的关键技术识别
一、德尔菲法专家调查
二、主要调查结论
第二节 影响未来汽车发展十大关键技术
一、超高能量密度新体系动力电池技术
二、高度安全、零事故无人驾驶技术
三、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互动融合的纯电动汽车技术
四、智能机器与自主控制生产系统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五、自动驾驶汽车的信息安全保护和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六、汽车产品的全过程绿色设计
七、低成本碳纤维制造及应用技术
八、支持无人驾驶的智慧公路关键技术
九、基于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十、基于互联网的汽车设计、制造和服务一体化技术
第五章 未来汽车出行场景与展望
第一节 未来的汽车产品形态和服务
一、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出行变革的重要载体
二、未来汽车产品具备完全自动驾驶功能
三、未来汽车是超越交通工具的智能移动终端
四、未来汽车全产业链将依靠大数据进行连接
五、未来汽车来自智能制造
六、汽车将赋予更强、更丰富的功能
第二节 未来交通形态和出行模式
一、全路况无人驾驶,车辆高度安全
二、流行智能化接驳的共享出行
三、新能源汽车普及,绿色环保出行成为主流
四、出行成为更美好、更智能的生活体验
五、私家车高端定制化,成为个人辅助工具
六、销售使用过程更加互联网化,更为便捷友好
七、全域交通出行,交通工具无缝衔接
第三节 未来出行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人们对车辆的认识与使用发生改变
二、智能交通和智能车辆让出行生活更加丰富、更为自由
三、未来汽车带来新的经济形态
四、未来能源使用和利用方式发生巨变
五、城市规划与格局将发生重大调整
第六章 实现美好愿景的策略
一、鼓励科技企业进军汽车产业,推动跨界融合
二、引导汽车制造商与供应商加速转型
三、以电动化、智能化变革为突破口加快建设世界汽车强国步伐
四、加强产业政策、技术路线图以及科研资助的引领与扶持
五、加快建立成熟完善、跨界融合、矩阵互联的汽车产业创新体系
六、加快建设新型汽车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
七、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迎接美好汽车社会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